疫情下的菸民群體變化觀察

電影《流浪地球》裡有這樣一句臺詞:

“最初,沒有人在意這場災難,這不過是一場山火,一次旱災,一個物種的滅絕,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這場災難和每個人息息相關。”

現實似乎比電影更加魔幻,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以我們始料未及的速度,徹底攪翻了2020年的開局。按照常理,放假在家又趕上年關,全國應該是張燈結綵、舉國歡慶的景象,可是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狀病毒打亂了所有生活常態,並且蔓延到世界各地。

這次疫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常態,全國數億人被封閉在家,見證了線下商業的休克,線上娛樂方式和工作方式的轉變以及生鮮電商的供不應求。

在各行各業不管是生產者還是消費者都受到衝擊的突變情況下,菸民這一特殊群體自然也不例外,不管是在消費習慣還是消費心態上都發生了不少變化。

菸民與多維度環境影響

一直以來,菸民並不是一個口碑比較好的群體,受制於香菸這個消費品的特殊屬性,以及“吸菸有害健康”理念的深入人心,菸民可以說是人人喊打,在輿論上先天就是弱勢。

疫情下的菸民群體變化觀察

明明香菸是合法的商品,菸民選擇吸菸也是自己的正當權利,菸草行業也為國家財政貢獻了巨大的稅利,但是在輿論場上這三方都是有理也不便說出口。根本原因在於一方面是快速鋪開的禁菸條例與國民日益重視度,另一方面卻是跟不上節奏的吸菸環境建設,此消彼長,一方聲音越來越大,另一方聲音自然越來越小。

人是環境的產物,社會環境不僅包括物質環境,也包括制度環境、文化環境、輿論環境。在物質環境方面,由於市民的生活習慣以及其他種種原因,菸草行業沒有來得及重視消費者包括室內外吸菸室、吸菸點等消費環境的建設。另一方面,伴隨著世界控煙浪潮的擴大和控煙立法直接改變了捲菸消費的制度環境,也對文化環境產生了潛移默化的深刻影響。

疫情下的菸民群體變化觀察

從2006年《世界衛生組織菸草控制框架公約》(以下簡稱《公約》)正式在中國生效,以《公約》簽訂為發端,中國控煙環境日趨嚴峻。再到2015年新《廣告法》也開始實施,禁止“在大眾傳播媒介或公共場所發佈菸草廣告,禁止菸草製品生產者或者銷售者在發佈的遷址、更名、招聘等啟事中“含有菸草製品名稱、商標、包裝、裝潢以及類似內容”。這些政策法令的推出,對於菸草行業的管制可謂是空前嚴厲,對捲菸消費的影響日漸凸顯。

國家政策方面,2016年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明確要求,“到2030年,15歲以上人群吸菸率降低到20%。”2019年由國務院出臺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中明確提出“菸草嚴重危害人民健康”。

制度環境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同時對文化環境產生的影響也是深遠的。隨著人們對“吸菸有害健康”這一共識的接受和認可、對自身健康的重視,傳統的敬菸習俗也被認為是老舊的、落伍的,人們對吸菸的態度變得更加謹慎。

受到多維度環境與控煙措施的影響,2019年底,世衛組織(WHO)的最新報告顯示,全球男性菸草消費者的數量正出現有史以來首次下降,預計未來幾年將持續下降。這可以說是一個標誌性的轉折點。

疫情下的菸民群體變化

中國是世界範圍內吸菸人口最多的國家,近年來,中國的控煙浪潮聲也越來越大,控煙舉措也日趨嚴格,機場、火車站等人流量大的公共場所相繼取消吸菸室,無煙城市陸續推進……菸民的生存空間日益逼仄。

然而,對菸民來說,這些控煙措施都是外部的、被動的影響,此次疫情對菸民心態的影響卻是主動的,而且對菸民的消費行為和消費習慣帶來的影響只會更加深刻。

在心態上,此次新冠疫情屬於“肺炎”,使得菸民群體天然地聯想到吸菸對肺的損害,加上疫情期間媒體、專家對吸菸危害的廣泛報道,進一步加深了菸民們出於對健康的擔憂而控煙或戒菸的意願。

疫情下的菸民群體變化觀察

同時,由於封城和出入受限制,菸民在消費行為和消費習慣上也受到了相當大的影響。根據某項針對菸民的網絡調查顯示,近一半的菸民因為小區封閉購煙受到影響,將近四成的菸民常去的煙店在疫情期間沒有營業,將近三成的菸民遇到過斷貨情況。這也導致大部分菸民們選擇一次性多囤一些香菸在家。香菸的另一個功能是社交屬性,菸民們見面互相遞一支菸是很常見的場景,但是在疫情的影響下,人與人之間自覺地拉開了距離,超過一半的菸民在疫情期間不再互相遞煙。

疫情下的菸民群體變化觀察

在疫情封閉期間,由於買菸不方便、擔心家人健康、個人衛生等諸多方面,已經有不少菸民在客觀上實現了戒菸,或者準備疫情結束後少抽一點、抽危害小一點的煙,我們去微博上搜一下菸民言論就能發現不少這種轉變。

疫情下的菸民群體變化觀察

(微博網友)


疫情下的菸民群體變化觀察

(微博網友)


疫情下的菸民群體變化觀察

(微博網友)

除了準備戒菸或者少抽一點菸之外,還有一部分菸民與這種態度持相反看法,突發的疫情讓他們更加重視現在、重視當下的選擇,所以想開了,準備疫情結束後想抽就抽,對自己不限量,或者是準備抽更好的煙。

結語

吸菸有害健康,這是不爭的事實。但作為成年人合法的嗜好,沒有人有權利禁止,吸菸者也不應該受到歧視。伏爾泰曾經說過一句名言——:“我不同意你吸菸,但我捍衛你吸菸的權利。”在這次疫情影響下,菸民群體的心態也出現了一些變化:有人戒菸、有人想抽好煙、有人想少抽菸、有人想開了對自己不限量……

事實上,中國的吸菸人群超過3億,不僅僅意味著一個極其龐大的數據,也蘊含著複雜的人群結構和心態。某種意義上說,他們抽的不是煙,而是焦慮。一個真正和諧的社會,是應該彼此接納,相融共生的,也希望社會能給菸民群體更多關注與包容。

來源:微薰 作者:簡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