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僻字谈汉字起源

最近一首《生僻字》在网上火了起来,那你知道汉字的起源吗?

中国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经有6000年左右的历史了。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历代的中古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

从生僻字谈汉字起源

仓颉

我国老一辈的历史学家和古文学字家郭沫若,于省吾曾认为,我国文字的产生可以一直追溯到距今6000年前的半坡仰韶文化,而我国的汉字形成过程,是在公元前3000年的中期。一种比较折中的意见,则认为我国文字“在人民中萌芽”为6000年前的原始社会晚期。“形成比较完整的文字体系”则在距今4000年前的夏朝中、后期、

从生僻字谈汉字起源

近年,由于考古工作的迅速发展,已经为探讨中国文字的起源提供了大量的新线索、1963年出版的《西安半坡》发掘报告,便初步指出仰韶文化陶器上的刻画符号可能与文字起源有关。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绝对年代约为公元前4000年左右。

1984年到1987年,在河南舞阳县的贾湖遗址几座墓葬中,出土了三片刻有符号的龟甲和一件有符号的石器。符号的形状和商代甲骨文很相似。遗址年代要早于公元前5500年。

从生僻字谈汉字起源

贾湖遗址

最近几十年,中国考古界先后发布了一系列比殷墟甲骨文更早、与汉字起源有关的出土资料。这些资料主要是指原始社会晚期以及奴隶社会早期出现在陶器上面的刻画或彩绘符号,另外还包括少量的刻写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号。可以说,它们共同为解释汉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据。

汉字是独立起源的一种文字体系,不依存于任何一种外族文字而存在,但它的起源不是单一的,是经过了多元的,长期的磨合,大概在进入夏纪年之际,先民们在广泛吸收,运用早期符号的经验基础上,创造性地发明了用来记录语言的文字符号系统,在那个时代,汉字体系较快地成熟起来。

据悉,从考古发掘的出土文字资料来看,中国至少在虞夏时期已经有了正式的文字。商代文字资料以殷墟卜用甲骨和青铜礼器为主要载体,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