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日報40華誕隨想隨寫……

農民日報40華誕隨想隨寫……

時間真快,一晃我離開媒體已13年了。

歲月如梭,農民日報創刊也40個年頭了。

農民日報40華誕隨想隨寫……

創辦新農村建設週刊初期,張德修社長給予週刊厚望

我是2005年底到農民日報社的,參與了農民日報《新農村建設週刊》的創辦,策劃,採編工作,《週刊》是在時任社長張德修(後調任人民日報社編委、秘書長再升任人民日報海外版總編輯),總編輯王太(後調任中國農村雜誌社社長)的支持下,契合當時三農主題的一次有意義的嘗試。2005年11月成立週刊編輯部,孫維福任主編,我和王世東任副主編,當時週刊部記者施維,李海濤,趙經平,李朝民等都是年輕富有激情能跑能寫的青年才俊,我這個“小大哥”深受他們感染,部門充滿著幹勁與活力。如今,這四位除趙經平調任農業部任處長外,其他三位都成為報社年輕領導與採編骨幹,能與他們共事一場,也是老郭的榮幸!

農民日報40華誕隨想隨寫……

亦師亦友趙澤琨書記也曾任農民日報副總編輯,他的《八百公里跟車記》為農報紀實報道扛鼎之作

2006年全國兩會記者會上,由本報本部門記者施維首先向溫家寶總理提問,農民日報的首發提問,讓與會者感到了新班子對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的重視和工作力度。接下來我們一起採訪了杜潤生,陳錫文,鄭新立等多位三農專家,就當前三農政策展開了全面解讀。緊接著深入基層,採訪了北京高碑店,山西西溝村,山東壽光三元朱村,北京新發地村等新農村建設典範。在一系列耳熟能詳的三農題材中,我又挖掘出北京鄭各莊村的新村建設特色,這使得北京鄭各莊村,村企宏福集團在農民日報《新農村建設週刊》頭版頭條以“一切為了村民的利益”為題對外界首次展示了京郊新農村建設的風采,村帶頭人黃福水也從幕後走到了前臺。在總編輯王太批示下,由我和孫維福帶隊,與施維,李海濤對這個當時有些爭議的新農村建設案例進行了全方位的採訪,刊出了一系列稿件,從村書記黃福水的“昨天,今天,明天和後天”,到村民感受到不斷變化的幸福生活,以及對村企宏福集團職業經理人劉洋博士的採訪,推出“敢為人先,銳意進取”的新農村建設新形象,受到各界的廣泛關注。也為我從媒體人轉行到企業品牌職業經理人埋下了伏筆。

農民日報40華誕隨想隨寫……

亦師亦友唐園結社長,一位孜孜以求的報人,無私無畏的筆者

在與北京鄭各莊村黨總支書記,宏福集團董事長黃福水的多次採訪,攀談中,調侃玩笑變成了真實,2007年3月17日,我正式加盟宏福集團,擔任集團品牌負責人,而後,農民日報成了我的“孃家”,十幾年來,農報對我和我所服務的單位,一如既往地支持和幫助,從當年王太總編輯,趙澤琨副總編輯(後任中央電視臺農業頻道總編輯,中國農業影視中心黨委書記)到現任唐園結社長,都把我當成“嫁出去”的兄弟,在多年來的工作中,無私關心,出人出力,為我所服務的企業在三農行業中樹立了良好的形象,並幫助企業與各名村與同行業進行了更好的交流與溝通,由是北京名村鄭各莊響徹大江南北!

農民日報40華誕隨想隨寫……

新農村建設週刊創刊初期,孫維福(左一)主編,王太(左二)總編輯和我

2020年,我卸任宏福集團品牌負責人,轉任企業顧問,有了時間和相對自由的空間,我又可以經常回到農報,熟悉的同事和領導都已進入中年並挑起了重擔,我又結識的一批如李飛,王可依,李鵬等80,90後的才俊,他們和自己的師姐師兄一起,成為了農報新媒體的先鋒力量,這是我要學習的又一好氛圍,而唐園結社長的大膽用人,無私辦報也為農民日報的發展提供了更好的保障,拓寬了新路,鼓足了幹勁,我們有理由相信,農民日報的明天一定更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