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3個月大嬰兒因為睡眠訓練而永遠離開了.....

最近的一條新聞刷遍了各大育兒平臺,媽媽在所謂睡眠專家的引導下,對三個多月的孩子進行睡眠訓練,孩子用哭聲求救,但媽媽眼睜睜地在監視器裡看著,沒有及時處理,導致孩子永遠地離開了。


痛心!3個月大嬰兒因為睡眠訓練而永遠離開了.....


這一慘痛的教訓也給父母們提了個醒,對孩子進行睡眠訓練其實沒有任何意義,反而給寶寶帶來很大的心理傷害,甚至可能會危及寶寶的生命。


睡眠是一個自然而然的事情,寶寶發展到了一定的年齡,他就能夠睡整覺了,做家長的千萬不要操之過急!


痛心!3個月大嬰兒因為睡眠訓練而永遠離開了.....

圖片來源:攝圖網

每個寶寶都有他獨特的節奏,父母要尊重寶寶的差異性。有的寶寶從兩個多月開始就能夠睡上一個整覺(醫學上定義,小寶寶睡整覺是指:擁有一個連續五個小時的睡眠),但這樣的天使寶寶是不多見的。


而且,寶寶在兩個多月能夠睡整覺,並不說明寶寶會一直這樣。隨著寶寶月齡的增加,寶寶在長牙期、媽媽上班後、猛漲期、大運動能力發展期,生病期等等,夜奶都可能會有所增多,這都是非常正常的現象。


一般來說,嬰兒的睡眠週期比成人短得多,淺睡眠時間也較多,所以小寶寶更容易醒來,這是因為他們的大腦在高速發育中。


有研究表明,普通成年人的快速眼動睡眠(簡稱REM,這個階段的睡眠比較淺,眼球會快速移動,是大腦非常活躍、容易做夢的階段)只花費總睡眠時間的20%,而

新生兒的這一比例高於50%¹,隨著嬰兒年齡的增長,快速眼動睡眠的時間會逐漸減少,但是這種改變來得很慢。


痛心!3個月大嬰兒因為睡眠訓練而永遠離開了.....

圖片來源:攝圖網

對於一些9個月大的嬰兒,REM仍佔其總睡眠時間的50%²,這都是嬰兒大腦在高速發育,寶寶變得越來越聰明的體現。


此外,大自然的這一設置是為了讓寶寶遇到危險時能快速醒來向成人示警,減少了新生兒猝死綜合徵的風險。所以絕大多數的寶寶在夜間醒來多次是一種常態,經過父母的安撫或媽媽哺乳,才能夠再次入睡。


對於母乳餵養的孩子來說,夜奶是非常普遍的現象。夜奶的次數也都不太一致,有的寶寶要到三歲多才會出現一夜不醒的情況。


為了兼顧母乳餵養和夜間母嬰共享良好睡眠的情況,母嬰是可以選擇同床睡眠的。為了讓母嬰同床睡眠更加安全,可以參考“同床安全睡眠7條原則”。 ³



同床安全睡眠7條原則



• 不吸菸的父母

• 父母雙方沒有攝入酒精或使人睏倦的藥物

• 白天與夜晚媽媽母乳親喂


夜間母乳親喂的媽媽會自然的形成一個保護圈,不會翻身壓住寶寶。寶寶自然的待在與媽媽的乳房齊平的位置,而不會靠近枕頭。


• 健康的足月寶寶


• 寶寶仰睡


• 寶寶不過熱,沒有被包裹很嚴實


• 安全的平面


沒有很軟的床墊,沒有額外的枕頭、玩具與厚重的被褥等床上物品沒有鬆散的繩線沒有任何可能卡住寶寶的縫隙 被子只蓋住寶寶的身體,不要蓋到頭

這一原則是針對4個月以下的寶寶而提出的。4個月以後,一般寶寶都學會了翻身,如果有異物影響寶寶呼吸,寶寶自救的能力也增長了很多。這時候,寶寶與任何負責任的,不吸菸的成人同床睡眠,都跟把寶寶放在搖籃或嬰兒床裡單獨睡一樣安全。


“同床安全睡眠7條原則”是一個檢查清單,不是一個硬性的規定。7條原則中,符合得越多,寶寶就越安全,發生新生兒猝死和窒息的風險就越低。父母可以根據自己家庭的情況,做出適合自己家庭的睡眠安排。


既然夜醒是一個普遍的現象,那麼做父母的就不能操之過急,而去聽從所謂的嬰兒睡眠專家的意見,進行睡眠訓練。睡眠訓練是違背嬰幼兒的發展規律的,危害極大!


01、影響寶寶的生長髮育。


夜奶是寶寶非常重要的攝取食物的機會,對他的生長髮育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沒有夜奶,可能有的寶寶就會體重增長不良。另外即使寶寶的食物攝入是足夠的,但他還需要心理上的滋養。


寶寶的能量要麼用於生長髮育,要麼用於抵禦外界的壓力。如果寶寶缺乏照顧者的細心呵護,他的能量還要用於抵禦壓力,也會影響他的生長髮育。


02、對寶寶的心理造成傷害,開始不信任他人,造成嚴重的心理創傷。


嬰兒來到這個世界上,他是脆弱無依的,媽媽的每一次哺乳不僅僅是提供食物,還是與孩子的親密的連接,提供了溫暖,提供了安全感,滿足孩子的情感需求。


媽媽夜間給寶寶進行睡眠訓練,拒絕給寶寶哺乳或者擁抱安撫,這麼小的寶寶只能用哭泣來表達自己的需求。如果我們去測試他的壓力水平的話,他的壓力指數一定是處於很高的水平。有的寶寶可能會哭到嘔吐,有的可能放棄哭泣,但內心已經絕望到崩潰。父母忽略孩子的哭泣,甚至認為讓寶寶哭一哭不要緊,等哭累了他就會去睡了。這是多麼錯誤的認知!


孩子在黑暗中孤立無助,這會讓他覺得這個世界是不安全的,不值得信任的。這種心理創傷可能會持續一生,就像內心有一個黑洞,無論如何都無法填滿。這類個案報告在心理學上其實是很多的,很多延續到成年期的心理創傷都可以追溯到嬰兒期的睡眠訓練。最早提出這套睡眠訓練的哭聲免疫法,是來自美國的行為主義創始人華生。他的孩子經過這樣的訓練,都有嚴重的心理疾病,我們更不能重蹈覆轍。


03、父母不信任孩子,也失去了自己育兒的本能。


在所謂的嬰兒睡眠專家的洗腦之下,有些父母開始不相信自己育兒的本能,失去了與孩子之間的情感連接,認為孩子通過夜醒在操縱自己。


就像這個新聞中的媽媽,她在監視器裡發現孩子翻過身,一直在哭。她的第一反應不是跑過去看看孩子到底發生了什麼,而是在門外等著,不停的在群裡問其他的媽媽。整整一個多小時,她有過緊張,有過害怕,但她的本能被各種認為沒事的聲音蓋過,從而錯過了第一時間的干預。


痛心!3個月大嬰兒因為睡眠訓練而永遠離開了.....

圖片來源於本事件真實群聊


真心希望,這樣的悲劇不再發生,不符合人性的睡眠訓練也從此銷聲匿跡。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親密連接能夠讓父母積極回應寶寶的需求,在第一時間保證寶寶的安全。


夜間的哺育對父母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育兒時間,在最開始的頭幾年父母也許會辛苦一點。但是這樣的辛苦是值得的,你的付出將來會得到豐厚的回報,親子之間這種親密的連接將幫助你在今後的育兒路上更輕鬆,你也將擁有一個更獨立更自信的孩子!


參考資料來源:


1. Grigg-Damberger M, Gozal D, Marcus CL, Quan SF, Rosen CL, Chervin RD, Wise M, Picchietti DL, Sheldon SH, Iber C. 2007. The visual scoring of sleep and arousal in infants and children. J Clin Sleep Med. 3(2):201-40.


2. Montemitro E, Franco P, Scaillet S, Kato I, Groswasser J, Villa MP, Kahn A, Sastre JP, Ecochard R, Thiriez G, Lin JS. 2015. Maturation of spontaneous arousals in healthy infants. Sleep.38(8):1313-21.


3、Diane W,Diana W,Linda JS,Teresa P, Sweet Sleep, La Leche League International


文章來源於微信公眾號:寶媽島(ID:baomadao10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