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樹上的老鍾

老樹上的老鍾

老家村頭,有一棵不知多少年的老樹,老樹上曾掛著一口鐘,那鍾也不知有多少年了,只是聽爺爺說,那鍾很老。我問爺爺:“爺爺,那鍾比你還老麼?”爺爺仰起佈滿皺紋的臉,用一種蒼老的聲音低沉地說:“比我的爺爺的爺爺都老!”聽到爺爺那低沉的聲音,我不禁又看了看那鍾,我似乎看透了滄桑的歲月,看到了那鍾蒼老的過去。

散文|老樹上的老鍾|趙清川

道光年間,我們村有人開始吸鴉片,身體變得虛弱,這時土匪又騷擾老家。虛弱的鄉親們沒能鬥過土匪,提議鑄一口鐘,掛在村頭上。土匪到村口,只要鍾一響,鄉親們就會群起而攻之。從此那鍾就開始了它的厚重的歷史。鐘的身上還有許多斑痕,那斑痕記載著為護鍾而死的村人。

後來,日本鬼子來了,只要鐘聲一響,鄉親們就會一起打鬼子。

散文|老樹上的老鍾|趙清川

農村合作化時期,白天鍾一響,鄉親們便扛著鋤頭去共同勞動;晚上鐘響,鄉親們便圍在打穀場裡開會。後來發生文化大革命,出現了保鍾派和毀鍾派,兩派為此發生了激烈的衝突。

散文|老樹上的老鍾|趙清川

鍾最終還是保存下來,轉移到學校,由一個老得不能再老的老教師看管。前幾年老教師死了,爸爸專門寫了一首名叫《老鍾》的詩懷念他——

黃昏

有一個老鐘敲響

敲響一個老人的青春

清晨

有一個老鐘敲響

敲響了一群少年的夢。

——一輪火紅的夕陽,一株蒼綠的老樹,一頂鏽跡斑斑的老鍾,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人——這幅圖一直記在爸爸的心裡,也遺傳在我的血液裡。

老教師死後,學校用了電鈴,這口鐘便沒有了用途,被一個收破爛的收走了。

作者:

趙清川,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 ,現任河南省獲嘉縣文聯主席 ,獲嘉縣作家協會主席 。近年來,趙清川發表100多萬字的文學作品,代表作品有《浮冰》《善惡有報》《錢上的牙印》等,部分作品被《讀者》《特別關注》《青年文摘》《意林》《文摘報》《小說選刊》《微型小說選刊》《小小說選刊》《小小說月刊》等140多家文摘類報刊轉載,有11篇小說被國家級報紙改編成連環畫。部分作品入選《感動你一生的小小說全集》《全國優秀法制作品集萃》《布老虎青春文學叢書》等八個專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