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發現史的暗黑篇章——鐳女郎

1898年居里夫婦發現了釙和鐳,此後他們發表了很多論文,其中一篇論文中有“在一定劑量的輻射下,癌細胞比正常細胞死亡得更快”的論述。於是,一些醫療機構開始嘗試在一些淺表的腫瘤上放置鐳放射源,在輻射的影響下,腫瘤果然快速縮小,一些幸運的(或者說細胞修復能力強的)病人甚至獲得了康復。

科學發現史的暗黑篇章——鐳女郎

這下子社會輿論炸鍋了,鐳被宣傳成了“包治百病”的神物,簡直跟當年中國的茄子大蒜和現在的酵素量子一樣。鐳輻射被當時的歐美大眾稱做“天使射線”,人們對鐳的崇拜越來越玄乎,這讓精明的生意人看到了商機。

科學發現史的暗黑篇章——鐳女郎

一時間,各種含鐳的日用品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有鐳口紅、鐳粉底、鐳枕頭、鐳牙膏、鐳保健品,甚至還有含鐳的麵包和兒童玩具。

另外鐳還有一個特性,它能發光!於是美國的鐳發光材料公司研發了一種含鐳塗料,將它用在夜光手錶的錶盤和指針上。

科學發現史的暗黑篇章——鐳女郎

夜光手錶生產商僱了很多年輕女工給錶盤刷夜光塗料,她們根本想不到鐳輻射會嚴重損害健康(那時候幾乎沒人知道,理性的聲音早已被狂熱淹沒),所以為了趕工每天都要在毫無防護的情況下工作很長時間。更嚴重的是,刷塗料的毛筆經常開叉,影響塗刷效果,她們不得不時常將筆尖用嘴唇抿一下再繼續刷,以此保持筆尖的銳利。最極端的是,有些女工下班時會將鐳塗料塗在嘴唇和指(趾)甲上,以求在回家的路上大放異彩……

科學發現史的暗黑篇章——鐳女郎

現在我們知道,鐳會發射致命的高能射線,會電離人體細胞的原子或分子,破壞細胞核中的遺傳物質,引起基因和染色體的突變。這種傷害不光對自身產生難以挽回的後果,而且很可能會連續摧殘好幾代人。

女工們的災難開始降臨了。1921年,一些女工突然暴瘦,關節疼痛,接著是吐血,下頜異變畸形。她們在經歷了三年的痛苦折磨後終於以死亡的方式得以解脫,那時還沒人知道這慘狀是怎麼造成的。

科學發現史的暗黑篇章——鐳女郎

此後,鐳的毒性開始不斷在其他女工身上顯現,乏力、貧血、粘膜組織潰爛、癌症……許多女工下巴畸變,不得不手術切除,但即使如此也沒能挽回多數女工的生命。

1925年,暫時倖存的受害女工們對鐳發光材料公司發起了訴訟。到1928年3月某一天,法醫們為了取證決定對第一個死者——艾米莉進行開棺驗屍。棺木打開時,圍觀者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陰沉的天色下,艾米莉的屍骨竟然發出了隱約的藍綠色熒光。暗房中,法醫用X光底片包住遺骨,十天後底片上就佈滿了白點,這些點就是骨頭中輻射的成像,是鐳塗料危害的鐵證。

關司打贏了,賠償拿到了,但這些二十多歲的女工無法扭轉自己暗黑的命運——她們大多將於十年內死於輻射相關疾病。

科學發現史的暗黑篇章——鐳女郎

這一事件毒害的人並不是太多,主要原因是鐳這種物質製備相當困難,所以非常昂貴。即便少量含鐳的鐳牙膏,其價格也不是普通人能消費得起的。這些鐳產品大多是“上流社會”人士用於炫富的玩具,無辜的貧困女工們卻成了唯一一群受害者。

科學發現史的暗黑篇章——鐳女郎

我並不反對嘗試新鮮事物,人類就該有勇於嘗試和探索的精神。但是,在一種新生事物被迅速地、莫名其妙地推上神壇,吸引一大批瘋狂追隨者的時候,我們該做的是理智思考它的本質,學習它的原理,徹底搞清它的真實面貌,然後再選擇接觸還是遠離。當你被“一週瘦五斤”的廣告吸引時,當你對“量子讀書法”驚歎時,當你準備投資“半年翻一翻”的項目時,你最好先想想鐳女郎的遭遇。記住,資本是逐利的,身體和錢是自己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