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縱容孩子破壞公共設施,是一種什麼心理?今後應該怎樣做?

本文為欣語媽媽原創,歡迎大家點贊或分享,並關注【欣語媽育兒】


前兩天帶寶寶去公園,看見了一幕讓人感覺匪夷所思的畫面。


只見在公園的一條人員比較稀少的小路上,一個大約六歲左右的小男孩正拿著削鉛筆的小刀在割路邊的小樹呢,只見樹皮被他一片片地割下掉落地上。而她的媽媽則站在一旁居然對他喊道:“你累不累,慢點玩,前邊還有許多小樹呢”!很顯然,媽媽一看旁邊好像沒人管,不但沒有及時地制止孩子割樹片的行為,反而是更加支持他。


對於孩子破壞公共設施,媽媽不僅不批評孩子,反而縱容孩子這件事情,我認為這是孩子媽媽溺愛孩子的一種寵溺表現。並且這是一種病態的心理。


家長縱容孩子破壞公共設施,是一種什麼心理?今後應該怎樣做?

‘‘你看,爸爸媽媽也太寵愛寶貝孩子了''!

為什麼這樣說呢?讓我們以孩子的角度來分析這個問題。


一、溺愛是一種毀滅性的教育方式,是一種懶惰的、不負責任的愛。它會壓制孩子的成長。


家長明知道溺愛不好,但為什麼,那麼多的父母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溺愛行為呢?


溺愛的父母無視孩子真實的成長需要,而是過度滿足,無限制地給予孩子。


父母無節制地給予孩子,其實是在無節制地滿足自己。


給孩子買奶粉要買最好的、書包、玩具要最好的……任何一點都不能比別的孩子差。

父母在對待孩子問題上完全失去了一種理性,甚至是帶著一種無比支持、無比欣賞的心態。


因此,對於孩子來說,這是一種及其錯誤的心態,對於孩子今後的身心發展,會造成不可估量地重大影響。

二、溺愛型的父母,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不管多麼大、多麼不合理的要求,他們都會拿出全部力氣去滿足。

溺愛會阻止孩子的心理甚至是生理的成長,會忽視孩子自身的需要,尤其是成長的需要。


因此,孩子破壞公共設施,媽媽絕不能縱容孩子,必須從以下3個方面正確處理這件事。


1、和孩子直接溝通,明確告訴他,你的這種行為是不對的,這樣破壞會給人造成困擾。好孩子是不應該這樣做的,有什麼問題要直接和爸爸媽媽交流,不能看著不順自己心意就搞破壞。破壞了公家的東西也是要賠償的,並且也會給爸媽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家長縱容孩子破壞公共設施,是一種什麼心理?今後應該怎樣做?

“孩子,做錯事情要改正錯誤哦‘’!

2.家長要明白自己孩子存在的問題,已經給別人造成困擾了,需要和孩子溝通。


比較講道理的爸媽就會加強對孩子的教育,讓他們要改正這些問題,並讓其給他破壞的東西給予賠償,而且會更加嚴厲地批評教育孩子,不能任由他任其發展,而不教育他。


家長能夠及時地糾正孩子,給予其適當的建議才是正確之選。


3、家長不能縱容他們為所欲為,在他們行為發生偏激時,我們要適時善意的提醒。同時在孩子明白自己的錯誤時,家長要給孩子時間改正錯誤。


同時更需要家長不斷去引導才行。只要你多一些細心和耐心,再淘氣的孩子也會有所收斂。


而且要讓孩子意識到:破壞公共設施等於破壞他人財物,是一種違法的行為,被抓住後就要接受法律制裁的。


家長朋友們:孩子貪玩是天性使然,搞破壞就應該批評教育他,干預他,讓他明白這樣做的後果是錯誤的。


愛孩子,亦是父母的天性使然。這份愛中不僅要包含理智與愛並存,更應該鬆緊有度!


所以,家長縱容孩子破壞公共設施,是一種無比溺愛孩子的心理表現。今後家

長,要在孩子做壞事的“對與錯”之間,“能做和不能做”之間:劃清一條清楚的界限,使孩子錯誤的的行為有章可循。並且家長對孩子的行為,一定要及時地進行制止、及時地進行干預,絕不能手軟,更不能聽之任之、任其發展,否則你會害了孩子!

家長縱容孩子破壞公共設施,是一種什麼心理?今後應該怎樣做?

爸爸嚴厲地對孩子說:‘'孩子,對於這件事,你要知道錯在哪裡,怎樣改正錯誤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