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唯美的愛情詩歌,開篇8字,便成經典

作為中國現實主義文學作品的源頭,《詩經》中的每一篇都和生活緊密貼合,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此境清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此語無奈,“昔我往矣,楊柳依依”此景纏綿。

這首唯美的愛情詩歌,開篇8字,便成經典

《詩經》的美,美在意境,美在語言,更美在感覺。這篇文章,我們來看看詩經中一首著名作品《國風·鄭風·子衿》——

子衿

先秦:佚名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這首唯美的愛情詩歌,開篇8字,便成經典

這首詩中,“子”是周代對於男子的美稱,“衿”為衣字旁,和衣服有關,指的是衣襟部分,“子衿”指的是當時有些許才華的男子所穿的服飾,而下文“子佩”指的就是男子系玉佩的綬帶。

“寧”也和現代意思有所不同,此處意為難道。“挑”的讀音有兩種說法,一讀tiāo,一讀tāo,“達”讀音為tà,指的是獨自走來走去的樣子。

你的衣領青青,我的心境悠悠。如果我不去找你,難道你就不給我一點你的音訊嗎?你的衣帶青青,我的思念漫長。如果我不去看你,難道你就不會來看看我嗎?

我獨自在這高高的樓宇之上走來走去,一天見不得到你,就好像是已經隔了三個月那麼長。

這首唯美的愛情詩歌,開篇8字,便成經典

整首詩讀來纏綿悱惻。都說,感情之中,那個愛得多的人總是在等待,就如同詩中的女子。

前兩節還在心中有責怪有埋怨,希望心上的他主動一些,心中的無奈和期待濃濃如流,但痴情如女子,即使是他不來找他,即使是已經默默下了一百次決心,再也不要見了吧,在最終還是抑制不住心中的思念,站在高高的城樓上,期盼著看到他的身影。

而這種熱切的期盼,甚至足以讓她亂了方寸,就如同《迢迢牽牛星》中描寫的織女“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看不到愛人,以至於無心去做任何事情。

無論時代變遷,還是光陰流轉,不變的是在感情中熱戀的人的心。詩中的女子,像極了每天晚上抱著手機,等待微信消息的我們。“不見信息,泣涕漣漣;即見信息,載笑載言”。

這首唯美的愛情詩歌,開篇8字,便成經典

這一首詩,能將女子等待愛人的心境刻畫的入木三分,便在於《詩經》作品所展示的現實性。

詩中女子,熱戀著一位青年,約好的時間,要在城樓上見面,結果卻久久等不來男子,又沒有任何音訊。她望眼欲穿,焦急的來回踱步,她在生氣、埋怨和不甘中一遍遍徘徊,終是割捨不下心中的牽掛,從而還是妥協。

細節之中見感情,對於詩中女子來講,她對男子的感情正如現實生活中的大多數女子。記得他的衣襟的顏色,記得他的衣帶飄飄,一個“挑”和“達”更是將這種等待的心焦體現的淋漓盡致。

這首唯美的愛情詩歌,開篇8字,便成經典

這首《子衿》,在《詩經》之中,算是很有代表性的一篇了。短短五十多字,便刻畫出了一位戀愛中女子的動作、神態、心裡。雖看似是一首埋怨詩,但其中所展現出的女子的獨立、大膽、勇敢,也是那個時代所少有的。

我們在讀起《詩經》的時候,有時候不免會產生疑問,有些句子總感覺前後不搭,為何正在交代事件和人物,莫名其妙就突兀地插入了景或物,就如同這裡的一句“青青子衿”。

但每一首詩如果放下嚴格的文章套路去讀,便會發現詩中的任何東西之間或直接或間接的關聯。之所以有時看似工整的句式在內容上闕稍顯凌亂,其實這正是這種現實風格的真實體現。

這首唯美的愛情詩歌,開篇8字,便成經典

自然而然的生成,隨心所欲的詠唱,讓這些句子更加貼近普通人的心理,《詩經》真正的是源於生活的現實之作了。

等待,本是感情中的常事,因而這首《子衿》讀來才如此讓人熟悉,好似久違的故人,藉著別人的故事,看到自己的心情。

遇見你,生命便多了份無期的等待,雖煎熬,卻也充滿著期待和美好……

(本文完)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詩妹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