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言:厚德以積福,逸心以補勞


老人言:厚德以積福,逸心以補勞

天薄我以福,吾厚吾德以迓之;天勞我以形,吾逸吾心以補之;

天厄我以遇,吾享吾道以通之。天且奈我何哉?”——《菜根譚》

老人言:厚德以積福,逸心以補勞

由於每個人的境遇是不相同的,自然人們所處的環境和境遇就不同了,比如說有的人大富大貴,有的人卻高官厚祿,有的人卻過著貧窮困苦的生活,有的人是城裡人,有的人是鄉下人,自然人們所處的境遇和生存條件就不同了。

雖然人們所處的境遇不同,但是人的命運並不是不可以改變的,如何改變一個人的命運,應該說完全取決於自己。之所以這樣說,就是因為無論人們所處的環境和境遇如何,關鍵在於人們在對待人生的態度上,雖然有的人境遇不是那麼好,但是卻有積極樂觀的態度,而不是整天抱怨自己的命運不濟,而是盡最大的努力去改變自己的命運。

老人言:厚德以積福,逸心以補勞

如果要想改變命運,並不是依靠投機取巧,或者是運用什麼權術,而是以積德行善,以自己付出的勞動換來的,這樣才能夠使自己“厚德以積福”。

如果上天沒有給人們高官厚祿,也沒有什麼權力和地位,並且使自己的福氣很多薄,但是我們仍然以自己的品德和人格,儘量多做一些行善積德的事情,來獲得自己的福氣,這樣的幸福才是真實的。如果上天沒有給我們大富大貴,並且自己的地位也很低,使我們只能辛苦地勞作,但是我們仍然以自己快樂心情,勤奮地工作,令自己仍然感到很幸福。

老人言:厚德以積福,逸心以補勞

如果上天令自己並不是那麼幸運,也就是說機緣不好,令自己的處境有些困頓不堪,那麼我們也不消極也不氣餒,而是以樂觀的態度,去開闢自己的道路,因為路是人走出來,只要有了路就會使自己暢通無阻。只要一個人有堅韌不拔的毅力,正確對待人生,有樂觀向上的精神,那麼上帝也會感到無可奈何。這就是“厚德以積福,逸心以補勞”的真理。

佛經說:“道者曰,造命者天,立命者我,力行善事,廣積陰德、何福不可求哉。”就是說明了這個道理,我們的生命是上帝創造的,雖然人們的命運不同,但是改變命運也完全取決於自己,只要我們多做一些行善積德的事,先人後己,沒有那些私心雜念,以真心待人,不做不利於別人的壞事,廣積陰德,那麼我們還有什麼幸福求不到的呢?

老人言:厚德以積福,逸心以補勞

凡欲積善者,“決不可徇耳目,惟從心源隱微處,默默洗滌,純是應以濟世之心則為端,苟有一毫媚世之心即為曲。純是愛人之心則為端,有一毫憤世之心即為曲,純是敬人之心則為端,有一毫玩世之心即為曲,皆當細辨。”

如果我們想要行善積德,就要以自己真誠的胸懷,去做有利於別人的事,而不是抱著什麼目的,希望別人都能夠聽到看到,也就是自己做了一點什麼好事,就要人們都知道,這並不是真正的從內心行善積德。如果真正行善積德,就應該以真誠的心去做,就好像隱藏起來一樣不被人所知,默默地去做事,如果自己有了私心雜念,就應該淨化自己的心靈,以濟世的心態去做善事,這才是一個人的真心體現,也是一個人端正的態度。

老人言:厚德以積福,逸心以補勞

如果我們心中存有不正之念,那就不是端正的心態,那就是有某種目的。如果是以愛人之心去幫助別人,去做善事,這才是真正的行善積德,如果是以憤世的心態去做事,就是錯誤的就是不正確的。如果我們做事情,是以尊重別人敬重別人的心態去做事,這才是端正的心態,這才能夠體現出一個人的真心觀,如果是以玩世不恭的心態去做事,那就是錯誤的,這些行為是有區別的,無論是真心還是以虛假的心態,這是我們能夠辨別得出來的。所以說,行善積德,並不是做表面文章,而是從自己內心去真實體現,這才能夠使我們問心無愧。

“由此觀之,舉頭三尺,決有神明,趨吉避凶,斷然由我,須使我存心制行。”這個道理就是告訴我們,只要是以真心去積德行善,才能夠使自己大吉大利,而遠離災禍,但是這並不是依靠上帝得來的,而是完全取決於自己,所以我們須使我存心制行,“厚德以積福,逸心以補勞”。

老人言:厚德以積福,逸心以補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