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有“戰斧”巡航導彈,那我國是否具備對陸導彈打擊能力?

實事求是的講,截止目前為止,我國海軍還沒公開裝備使用類似於美國戰斧陸攻巡航導彈的型號,並不是意味著就不具備這種對陸打擊的能力,其實有很多現役的艦載導彈系統必要時也可進行對陸攻擊,在技術上沒有太大的難度,只是射程達不到戰斧的上千公里而已。

美軍有“戰斧”巡航導彈,那我國是否具備對陸導彈打擊能力?

國際上當前主流的陸攻巡航導彈大多以垂髮單元兼容發射為主,諸如美國大名鼎鼎的戰斧巡航導彈、法國的SCALP巡航導彈以及俄羅斯的口徑系列巡航導彈等。通過導彈垂髮單元實現集成共架發射能力,成為多國海軍艦載武器裝備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且在近30多年的局部戰爭或衝突中發揮出巨大作用,故而被部分人看作是衡量一款艦艇作戰能力的重要指標之一。

美軍有“戰斧”巡航導彈,那我國是否具備對陸導彈打擊能力?

作戰艦艇裝備類似戰斧這類射程達2000多公里的對陸攻擊巡航導彈,首要解決的就是導彈垂直髮射技術和導彈垂髮共架發射技術;因此這兩項技術成為是否能夠使用中遠程對陸攻擊巡航導彈的先決條件。因為,水面作戰艦艇受制於空間和構造限制,其所能搭載導彈的空間並不多,垂直髮射單元的出現顯著提升了單艦導彈的攜載量和豐富了導彈的種類。迄今為止,還沒有那個國家專門使用獨立的對陸攻擊巡航導彈發射裝置,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這是當前主流發展方向。其實,海軍現役的幾款反艦導彈本身就具備一定的對陸打擊能力,換而言之,使用反艦導彈對陸打擊相較打擊水面艦船在制導上更要簡單一些,說白了就是規劃一個路徑的問題;比如現役的鷹擊-62、鷹擊-18都具備這種潛力。因此,對陸進行導彈攻擊的基礎能力還是有的,只不過沒有專業的導彈披露出來。

美軍有“戰斧”巡航導彈,那我國是否具備對陸導彈打擊能力?

近十年中,人民海軍發展取得了重大成就,從本世紀初相繼推出051C、052B以及052C三款六千噸級驅逐艦,正式拉開追趕世界水平的帷幕;國慶六十週年後,以052D、054A為代表的最新改進型大中型驅護艦進入批量建造階段,其中054A前後共建造了30艘,052D以及改進型正處於建造中;國產首型萬噸級驅逐艦055型也研製成功,迄今為止已經下水了4艘;另外還有一型輕型護衛艦056型,短短几年時間建造了60多艘。

究其實質,這些年的發展更多是一種補課行為,在補歷史遺留下來的功課。在作戰體系建設上逐步補齊了曾經嚴重缺乏的遠海作戰必須的區域防空能力,正在加緊完善反潛作戰體系;總的來說,人民海軍當前的作戰重點還是對海作戰,正由黃水海軍向藍水海軍大踏步邁進,至於後續建設由海向陸打擊能力還是後話,畢竟事情總有輕重緩急之分。

美軍有“戰斧”巡航導彈,那我國是否具備對陸導彈打擊能力?

參照國際發展通行做法,我國在052D和055上配套裝備的新一代通用型冷熱共架導彈垂直髮射系統完全具備發射陸攻巡航導彈的技術條件,840mm的發射單元口徑以及7米和9米兩種井深,都完全滿足相應導彈上艦的需求。我國以陸基長劍-10系列為代表的中遠程巡航導彈已經拓展出陸基和空基兩種型號,但海基型號一直被網絡言傳為東海-10,但是迄今為止在海軍的裝備序列中並沒有看到相關產品出現。

還有一個細節需要注意,我國第一種垂直髮射的鷹擊-18型重型反艦導彈已經裝備在052D/055以及039型潛艇上,該型導彈採用亞超結合飛行體制,與俄羅斯的俱樂部導彈類似,在射程上得到顯著提升,外界普遍認為射程在500公里以上。參照俄羅斯在敘利亞戰場使用的口徑陸攻巡航導彈,其就是有反艦導彈發展而來的,是否我們在後續以鷹擊-18為基礎拓展出射程超過上千公里的陸攻型號也是有很大可能的,一彈多型是當前比較流行的做法。

美軍有“戰斧”巡航導彈,那我國是否具備對陸導彈打擊能力?

既然相關消息,官方沒有披露,那我們就耐心等待看後續的披露吧,該有的東西一樣也不會少,只不過是個需求和時間週期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