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仁和張飛誰更能統帥軍隊?

忠貞之志


應該是曹仁。統帥更注重綜合素質,要有全局觀念。張飛是一員猛將,但是做三軍統帥就差點,劉備和關羽去討伐袁術,讓張飛鎮守徐州,張飛喝酒誤事,讓呂布打敗,丟了徐州,連劉備的家小也丟了使劉備失去了安身立命的資本,以後十幾年顛沛流離。曹仁則攻守兼備,曹操荊州大敗,曹仁獨自鎮守南郡,是東吳大都督周瑜久攻不下,還趁亂打敗東吳名將甘寧,射傷周瑜。關羽北伐,曹仁雖不能抵擋關羽,都是也死死受住了戰略要地襄陽,為曹操在後方排兵佈陣爭取了時間。三國演義是尊劉抑曹的著作,寫張飛的篇幅較多,都是綜合來看,還是曹仁更適合做統帥。


淡泊志遠


張飛被部將所殺,曹仁在軍中病死,誰善於統帥軍隊就一目瞭然了。

曹仁是曹操的從弟,也是曹操的大將,屢立戰功。《三國志魏志》說他“好弓馬騎射,年少時不修行檢,待到長大成人併成為大將以後,則變得嚴整,奉法守令。可見他是一個不斷克服自己缺點、不斷進步的將帥。

張飛是劉備的結義兄弟,又是劉備的大將,也是屢立戰功,屬於萬人敵的猛將。

但張飛敬愛君子,但從不體恤士卒。劉備常常告誡張飛:”你經常鞭打健兒,但之後還讓他們在你左右侍奉,這是取禍之道。"但張飛根本聽不進去,果然,張飛被部將張達、範強所殺。一個萬人敵的猛將,沒有死在戰場上,而是在軍營裡,死在了自己士卒手中,也是一個將帥的悲劇啊!

《孫子兵法》上說:為將者,要足智多謀,賞罰有信,對部下真心關愛,勇敢果斷,軍紀嚴明。

《司馬法》上說:士卒的心,就是將帥的心;將帥是身體,士卒就是四肢。

所以說,作為一名將帥,除了要具備將帥的軍事素質外,重要的還是要愛護士卒,充分發揮各級將領及士卒們的積極性,達到全軍上下齊心齊德,這樣才能戰勝敵人。

歷代名將無不愛護士卒,廉頗、李牧,士卒沒有吃飯,他們就不吃;士卒沒有休息,他們就不休息。吳起,親自看護傷病員,給傷口發炎化膿的士卒,用口吸出膿血,感動的士卒戰場之上足不旋踵,誓死報效。

而張飛連這樣淺顯的道理都不明白,劉備提醒他,他依然不能改正,可見他不是一個稱職的將領。

也由此可見,曹仁比張飛更能統帥軍隊。


南宮外史


當然是曹仁!

曹仁與張飛比,誰更能統帥軍隊這一事。毫無疑問,肯定是曹仁更善於統帥軍隊。

曹仁就相當於魏國的南方長城。自從曹操首次南征失敗,曹仁就獨率一軍,此後就長期駐守在荊襄之地,獨當一面。

由此看,曹仁是有大將之才的,方面軍統帥。

除將略之外,曹仁的個人武勇,實則亦不遜色張飛多少。來看一個戰例。

赤壁戰後,曹仁鎮守江陵,挫敗周瑜的進攻。將略勝過張飛,勇武亦不遜色於張飛多少。

三國時代的頂級軍事家之一的周瑜,親自領兵前來,卻攻不下曹仁。甴此可見曹仁之勇。

來看看具體戰例經過

曹操命曹仁守江陵。周瑜率兵數萬來攻,前鋒數千人扺至江陵城下。

曹仁登城觀敵勢後,募銳卒三百人,命部曲將牛金率領,出城逆擊吳軍。

自古兵法曰守城之道,曰:“無可戰之兵則無可守之城”若有強敵來攻,必要派遣選鋒,先挫敵之銳氣,然後我軍振奮,城乃可守。曹仁此舉,也是甚合兵法。

只是,吳軍勢眾人多,牛金率兵出城,稍一接戰,便為敵重重圍困。

當時,長史陳矯等亦隨曹仁在城頭觀敵。待一見牛金所部將臨全數覆滅之危,左右人等盡皆驚而失色。

而曹仁卻意氣奮發,怒曰:取馬來!便欲親自出城交戰。

陳矯等大驚,共勸曹仁曰:敵軍勢盛,鋒芒不可當也。且棄數百人何妨,將軍豈可以身赴之。

曹仁不允,乃被甲執兵,與麾下壯士數十騎疾馳而出,直赴城外。

在距敵軍百餘步時,有一溝。陳矯等以為,曹仁當駐於溝上,然後為牛金聲援鼓氣。

沒料,曹仁卻徑直渡溝,率眾騎士直接突入了敵陣中。

大將身先陷陣,部眾自然皆奮勇直前。敵軍猝不及防,重圍被破,牛金等大部得以出圍。卻仍有一部尚在圍中苦戰,見牛金等出圍,齊喊:將軍欲棄我乎?

於是,曹仁復返身,再次殺進圍中,所向披靡,直至將餘部盡數解救得出,只陣亡數人。

吳軍前鋒為曹仁之勇所震懾,不敢追擊,退兵而去。

初時,陳矯等見曹仁輕騎出城,皆憂心忡忡,及見其返回,乃嘆曰:將軍真天人也!於是,三軍盡服其勇。

曹操聞知此戰,益壯曹仁,轉封為安平亭侯。

由此戰,當知曹仁之勇

更關鍵的是,曹仁愛護士卒,在有兵卒尚陷於重圍中時,不惜以大將之身,再次犯險去救出來。故而,能得軍心,為士卒擁戴。

而以上這一點,恰恰是張飛做不到的!張飛虐待士卒,那是出了名的。所以會讓部下刺殺。能讓衛士冒死刺殺大將的,那得多大的恨?可想而知,讓他虐待到了什麼程度。

酒一喝多,就無故鞭打士卒,是張飛最致命的毛病。

曹仁除了勇,性格堅韌沉穩,能堅持不動,且聽得進別人勸諫。這又是張飛所不如的。

襄樊之戰,關羽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俘獲魏國步騎土卒三萬人。

步騎三萬人,那是什麼概念?三萬勁卒,以名將率領,用來滅國擒王也行了。後世唐將李靖、蘇定方等,遠征絕域、橫行萬里,掃滅東西突厥,所將兵力亦不過二三萬。

關羽兵鋒威震華夏,隔斷襄陽與樊城。曹仁率孤軍數千,與將軍滿寵困守樊城。城外大軍覆滅,城內吏士沮氣、人心惶惶時。

曹仁聽取滿寵之勸,沉白馬立誓,決意與城共存亡。大將奮勇不惜身,士卒自然振奮。這就是兵法所云:處萬死之地,必生死爭之心。又曰:置之死地而後生!

後來就不多說了,無非率礪將士,整治城防,終於撐到曹操發大軍前來,關羽撤圍而去。

而這事,讓張飛來幹,真不一定能幹的好!無他,因為張飛暴虐而無恩,不能讓士卒生效死之心。從他守徐州,卻防不住呂布的偷襲,就可看出來。

來說一下張飛。

從劉備入川定蜀後,讓魏延鎮守漢中重地。而非眾人意料中,任命張飛為漢中太守一事看。劉備對張飛的性格,很不放心,真不敢讓他鎮守要地。

而張飛後來為部下督將刺殺身亡,恰恰證明了劉備的擔憂。

古代名將帶兵之道,首先就要得軍心。士卒愛戴將主,然後可生為將主效死之志。

而張飛連愛撫士卒這一點,也做不到。

那就不論他有多威猛雄壯,作為大將,獨領一軍,獨當一戰略方向的鎮守經略重任,那是絕對不合格的。

當然,帶一千人先登陷陣,斬將奪旗,或是張飛之所長。可惜,正史上也沒有這紀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