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喬阿姨的手寫信:感謝全新的小區信報箱

提到信件,大家是不是感覺陌生又熟悉呢?熟悉的是,我們經常聽到關於書信的美好故事,感受到信件帶給我們的真摯情感,一檔讀信的節目都會讓我們感覺到溫暖。陌生的是,我們已經很久沒靜下心來好好寫一封信了,哪怕是寄出一張明信片。大家注意過小區樓下的信報箱嗎?信報箱表面堆積的灰塵就是人們與它“陌生”的表現。

山西喬阿姨的手寫信:感謝全新的小區信報箱

前幾天,小編看到了來自山西的喬阿姨的一封手寫信,講述她和小區信報箱的故事,甚是真摯感人:

四年前的初秋,我從山西來到北京帶看孫女,兒子的家住在回龍觀龍騰苑六區。臨近春節,外甥來電話說給我寄了張賀年卡。七天後我去取賀年卡,來到信報房,映入眼簾的是一副破敗不堪的景象,房子很舊,信報箱鐵鏽斑斑,有的箱門敞開,地面損壞,凹凸不平。昏暗的照明燈忽明忽暗,箱門上的樓號字跡模糊,難以辨認。好不容易找到自己家的郵箱,“鐵將軍”已經失職,箱門虛掩著,我急忙拉開,裡面空空如也。我心想著,“可能春節郵件多,晚幾天到吧,過幾天再來取。”這樣每隔幾天去一次,每次都掃興而歸,以至於打消了訂報刊雜誌的念頭,唯恐哪位“好心的讀者”搶先“幫”你取走呢?我多麼盼望小區能有一個安全完整的信報箱房啊!

山西喬阿姨的手寫信:感謝全新的小區信報箱

接著,小區重新安裝了小區信報箱:

忽見小區內有兩師傅安裝信報箱,每兩幢樓一個整體信報箱。過了些時日,全部安裝完畢。舊信報箱化整為零,由大家變小家,全部用不鏽鋼材料製作。你看他們個個像剛打鐵柱的勇士,無論春夏秋冬,不分白晝夜晚,紋絲不動地堅守著崗位。想到新的郵箱用它晶亮整齊的身軀傳遞著時代的信息,以及遠方親人的祝福,並且可以讓忙碌的上班族隨時拿到郵件,讓行動不便的老年人就近取回報刊,我不由喜出望外。

山西喬阿姨的手寫信:感謝全新的小區信報箱

從喬阿姨的文字可以看出來,老一輩的人,都是對信件、信報箱很有感情的。雖然他們現在也會從現代聊天工具裡獲得樂趣,但是就情感交流和表達而言,都不如信件帶給他們的情感力量大。所以,信件、信報箱這些看似過時的東西,是現代人增進感情不能丟棄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