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賣的是造型、有的車賣的是故事,而前途賣的是本事

有的賣的是造型、有的車賣的是故事,而前途賣的是本事

“有的車賣的是造型、有的車賣的是故事,而前途賣的是本事。”受制於核心技術薄弱因素,國內品牌多以低價+配置換取表面性價比,同時為迎合市場偏好增加自身買點。很難有一款車能夠與海外高端車型,在核心技術方面對標比拼。打破這一尷尬局面的並非自主傳統品牌,而是造車新勢力品牌前途,帶來的旗下首款純電超跑--前途K50。

同為新勢力 前途卻是核心技術宅

在造車新勢力品牌之中,通過PPT宣傳自身核心優勢、創新優勢、互聯網優勢的品牌不在少數,但真將PPT內容投入量產車型的並不多。實際上,前途汽車是少數擁有獨立的研發能力和生產能力、獨立的生產資質的品牌,這就是前途與“PPT造車”天壤之別的本質。

有的賣的是造型、有的車賣的是故事,而前途賣的是本事

作為前途旗下首款車型—前途K50,並沒有向其他品牌一樣,從造車伊始便考慮如何變現。前途K50的造車核心理念,是提供出色的駕駛娛樂性,同時展示前途在研發、設計、製造、調教等方面的尖端核心技術優勢。

有的賣的是造型、有的車賣的是故事,而前途賣的是本事

不到80萬的價格 擁有500萬的禮遇

作為國產首款純電超跑,前途K50並非樣子貨。傳統跑車追求極致的動力、輕量化、運動調教,前途K50一樣不差,甚至更為極端、更具高效。前途K50主體可分為白車身、車身覆蓋件、動力電池、懸架系統、驅動系統、制動系統。

有的賣的是造型、有的車賣的是故事,而前途賣的是本事

前途K50整體重量僅為234公斤,由機艙、乘員艙、後部及上部四個大總成構成,每個大總成由若干個小總成構成,小總成由69種截面形式通過擠出工藝、二維拉彎和三維拉彎工藝的鋁合金型材,鋁板材和鋁鑄件,通過SPR自穿刺鉚接、FDS熱熔直鑽自攻連接、CMT冷金屬過度焊接、TIG/MIG 惰性氣體保護焊、Adhesive結構膠膠接、SCREW螺接等先進工藝連接在一起,較傳統鈑金鋼製車身減重38%。

前途K50車身部分,並非一味通過全鋁材質降低車身重量,而是充分利用鋁合金優勢,在不同結合點採用應用不同材質,打造更加輕量化、更具操控性能的複合輕量化車架。例如,前途K50在乘員艙框架上應用複合輕量化材質,不僅為駕乘人員提供更好的安全性,同時提供更好的扭轉剛度和彎曲剛度,提高操控基礎。

有的賣的是造型、有的車賣的是故事,而前途賣的是本事

前途K50整車大規模應用碳纖維複合材料外覆件,新車採用的碳纖維材質總質量僅有46.7kg,相比傳統鋼材減重40%以上。為降低後期維修成本,前途K50在前後保險槓以及側裙等日常易位置採用塑料材質。

碳纖維材質對於超跑而言,可以降低車身重量。同時,傳統手工生產的碳纖維材質,耗時、耗力、耗錢,這也是購買超跑排隊的根本原因之一。前途是開創性的探索碳纖維批量生產工藝,將碳纖維材質大規模工業化生產的企業,可以說未來車用碳纖維材質價格下降,前途絕對功不可沒。

有的賣的是造型、有的車賣的是故事,而前途賣的是本事

在滿足動力、輕量化基礎上,底盤懸架、動力控制系統,就是體現綜合駕駛感受的核心點。前途K50採用超跑常用的前後雙叉臂結構,同時前途K50在英國Mira公司的幫助下,對防傾杆、彈簧、減振器、轉向節、控制臂襯套等,歷時兩年進行近百組匹配調校。

最終,前途K50前後軸荷分配為47%:53%,與RMR(後中置發動機)超級跑車/賽車相近,將人的重心和車的重心在X向上做到了高度重合,實現人車合一的駕控感受。

有的賣的是造型、有的車賣的是故事,而前途賣的是本事

除了底盤基礎之外,前途K50配有動態扭矩矢量分配系統,車輛在入彎、彎心和出彎的整個過程中,通過對內側車輪施加適當的制動力。提高車輛在彎道內動態表現,與此同時,配合動力電池重量獲得的低重心,前途K50擁有極佳的動態表現。

有的賣的是造型、有的車賣的是故事,而前途賣的是本事

基礎參數方面,前途K50搭載前後雙永磁同步電機,正常與運動模式下,最大功率280kW,最大扭矩580N·m。在BOOST模式下,峰值扭矩可以達到680N·m,最大功率也能提升到320kW。動力電池總容量達到78.84kWh,新車裡程可以達到500km,NEDC的續航里程則是≥380km。

駕駛前途K50日常通勤 是何感受?

前途K50提供三種駕駛模式,經濟模式、運動模式、BOOST模式。三種駕駛模式下,前途K50的性格各不相同。

經濟模式:前途K50的動力輸出並不激進,很好駕馭,並且可以自動切換後驅/四驅駕駛模式,根據駕駛、路況等條件,自行切換保證續航能力。

運動模式:動力參數與經濟模式相同,但前後動力保持在50:50,隨時提供最佳的動力分配,動力響應更加直接。

BOOST模式:在電池電量充足前提下,前途K50可以爆發最大扭矩,如同打開潘多拉魔盒一般,可提供680N·m、320kW的峰值動力輸出。

以往在市區駕駛超跑,僅有表面風光。迷人的聲浪背後,就有一個隨時尋找高標號加油站的車主。超跑不僅金貴,油耗也十分感人。駕駛前途K50日常通勤,反倒是十分愜意的出行方式。前途K50正常駕駛模式下,車輛秉性並不暴躁,很容易控制。值得表揚的是,前途K50配有低速蠕動功能,相比採用序列式變速器超跑車型,前途K50在城市擁堵路段,具有更好的駕駛感受。

與此同時,前途K50為彌補超跑造型帶來的不變,標配全景攝像頭、前後泊車雷達、變道輔助等主動安全配置。103mm的最小離地間隙,面對城市絕大多數減速帶都可以輕鬆通過。擁有綜合380公里續航能力的前途K50,即使作為日產通勤代步車輛,也可以輕鬆勝任。

日常體驗中,在正常模式下,前途K50雖然擁有580N·m、280kW的動力儲備,但實際駕駛並不暴躁,並且備有低速蠕動功能。即使行駛在城市擁堵路段,也不會有任何壓力。正常模式下,前途K50偏向以後驅為主,長途駕駛情況下,可進一步降低車輛綜合能耗。

即使在溼滑路面上,前途K50急加速狀態下,也沒有任何甩尾現象。作為一輛純種跑車,對駕駛者意圖的把控十分到位,充沛的動力儲備可隨時爆發。

運動模式下下,雖然動力儲備與經濟模式相同,但此時前途K50的性格已經開始“暴躁”,便隨動力響應的推背感十分明顯。50:50的動力分配,有利於車輛在賽道中,提高自身駕駛姿態,以及操控極限。

前途K50在日常城市行駛之中,正常模式已經很難找到任何對手。在賽道之中,儘管動力儲備十分出色,但得益於出色的底盤配置。尤其是動態扭矩矢量分配系統的加入,即使是小白新手,在賽道駕駛前途K50也並無任何壓力。

在彎道過程中,前途K50會根據情況,自動對內側車輪施加適當的制動力,提高過彎極限。出彎一瞬間,強大的電動扭矩儲備,又可以提供直接的加速性能。

BOOST模式下,前途K50如同蜻蜓發現獵物一般,680N·m、320kW的綜合動力儲備,滿載情況下,百公里加速時間小於4.6s。

實際體驗中,前途K50制動效果十分強悍,即使長時間在賽道行駛,也不會有任何熱率衰減現象。制動系統硬件方面,前途K50採用Brembo的固定式對向四活塞卡鉗,前後高碳通風制動盤也來自Brembo,前Φ345*30毫米,後Φ365*28毫米,帶有劃線和打孔設計,具有更好的耐磨性和導熱性,儘可能降低激烈駕駛情況下的熱衰減現象。

這樣一臺純電超跑需要測試續航嗎?

由於前途K50與日常車型相比,動力過於充沛。測試初期並未對其續航能力,抱有任何期待。例如常見特斯拉車型,就是由於動力過於充沛,很容易導致真實續航里程縮水嚴重。

在實際續航測試中,滿電後前途K50現實綜合續航可達380公里,並且根據不同駕駛模式,行車電腦會自動調整可續航里程。道路測試階段,車輛表現剩餘續航里程十分精準,駕駛者無需過多擔心續航問題。即使開啟運動模式、或BOOST模式,續航里程下降也十分線性。

純電超跑超長續航 通勤無壓力

前途K50滿電後,續航測試階段路況,包括城市擁堵、環路暢通、高速行駛、遠程踏青等等,並進行多種模式切換以及空調負載的情況下,累計行駛215.5公里。隨後在國家電網60kW充電樁,車輛充電電量為48kWh。照此計算,車輛平均電耗為22.2kWh/100km,前途K50綜合可行駛距離為355公里。

目前,主流家用長續航低電耗車型,實測平均電耗基本在15kWh/100km左右,絕大多數在18kWh/100km左右。前途K50擁有78.8kWh動力電池容量,加上超強的動力輸出,本身在電耗方面並不佔優勢。而前途通過輕量化車身、高效率電機,以及BMS智能管理系統,對車輛平均電耗加以控制。讓前途K50在高負荷模式下,依舊擁有穩定的綜合續航能力。如果,將這些綜合能力下放至主流車型,其未來投產車型電耗能力將會更低。

餵飽一臺電池容量達到78.8kWh的電動超跑,並不難、等待時間也並不長。前途K50擁有很好的充電適配性,常見的充電網絡都可進行補點。與此同時,前途K50充電初期便可以達到穩定的充電狀態,平均充電功率為46.8kW,直至充電電量達到85%後,才進入涓流充電階段。

整體充電過程中,前途K50均以400V高電壓模式進行充電,對於這種大容量車型來說,高電壓充電模式,可以保障充電功率與充電速度,從而達到與主流車型相同的充電速度。至於這種充電模式,是對電池一致性、可靠性、溫度管理系統,進行綜合能力的最佳考驗方式。

日常或者賽道 前途K50切換自如

筆者有話說:

前途汽車打造前途K50的意義,並非在於吸引眼球。而是通過打造尖端跑車,對自身諸多尖端技術實踐應用。例如,前途K50在如此動力基礎上,依舊可以保持較低的能耗水準,充分說明前途在三電系統集成度、可靠性方面的優勢。同時,在輕量化,鋁合金、碳纖維材質的技術拓展,可以為後續純電動車型,提供較高的製造水準。

前途汽車在未來進軍主流民用市場,前途K50之上的諸多技術優勢,可直接定向下方,為後續車輛提供更高的技術支持。同時,具有整車獨立研發、獨立設計、獨立製造的前途,在所有領域均不受制於人,這也是前途在未來轉入進軍主流純電品牌的核心優勢。

文/新能源情報分析網宋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