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20年後再上市,歸來是否仍少年

網易20年後再上市,歸來是否仍少年

經濟觀察網 記者 任曉寧 6月11日上午9時30分,網易杭州辦公園區,網易創始人、CEO丁磊敲響了二次上市的金鐘。丁磊沒有出現在港交所,而是和4名用戶、4名員工一起雲敲鐘。

這是這家23歲公司,繼2000年首次美股上市後,第二次上市,此次登陸港交所。網易也成為繼阿里巴巴迴歸後,第二家迴歸國內市場的大型互聯網公司。

資本市場給了網易認可。上市之前,散戶對網易股票的認購率高達360倍,暗盤交易漲幅10%。上市之後,開盤價133元,較發行價123港元上漲逾8%。

在中國互聯網公司中,網易是特色鮮明的一家。跟著中國互聯網共成長的知名互聯網學者劉興亮向經濟觀察網記者評價說,“網易不跟風,不追熱點,做自己想做的,還一直活的挺好,也挺舒服的,這個公司真的是中國互聯網行業的一股清流”。

網易一向以“慢公司”著稱,主營的幾項業務,遊戲、音樂、教育、電商,都不是首發者,甚至在市場已經有領先佔領者之後,網易才慢吞吞進入。不過,網易又擅長用“調性”取勝,幾個主營業務中,網易不是第一,卻把控第二名的位置,最終連續18年盈利,並維持股價上升。

網易最大的特色是,創始人丁磊的個人色彩濃厚。目前,丁磊仍然持有公司44.7%的股份。對比之下,馬雲和馬化騰在阿里巴巴和騰訊的持股均不到10%;劉強東在京東的持股不到20%。此次香港二次上市,丁磊發出了20年來首封致股東信,他說,網易仍像少年般蓬勃與充滿活力。

前20年,網易如同少年一般肆意生長,不可否認,有運氣的成分。丁磊評價自己時也提到“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德五讀書”。後20年,按公司成立時間算已經算是“老”公司的網易,能否依舊如少年般茁壯成長?運氣是否依舊垂青網易?

兩場間隔20年的上市

與第一次上市的慘淡情況相比,今年二次上市的網易非常風光。

2000年6月,網易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交易,當時恰逢互聯網寒冬。網易開盤價為15.3美元,收盤時,跌破發行價,跌至12.125美元。

雪上加霜的是,網易股價在之後持續走低,不久,又因為財務問題被停牌4個月,丁磊一度想賣掉網易。

20年後,再次上市時,網易是一家市值547億美元,年收入近600億元,擁有10億郵箱用戶,8億音樂用戶,在遊戲市場排名第二,在整個中國互聯網上市公司中排名第六的大型公司。員工人數從20前年的221人到2萬人,丁磊也從29歲到了49歲。

“除了上市之初,網易還經歷過幾次不小的週期性危機,但我們活了下來。”一位網易內部員工對記者說,在網易工作是一件很舒服的事,公司不要求員工主動加班,甚至拒絕員工加班,在競爭激烈的互聯網行業,這是難得的現象。

值得一提的是,網易還是一家很賺錢的公司。早在2002年,百度、騰訊、阿里巴巴還在掙扎探索商業模式的時候,網易就已經盈利。一個讓丁磊津津樂道的事實是,網易從從創業到盈利只花了4000萬美元,與當下動輒融資到E輪、F輪,融資總金額數十億甚至上百億美元的公司相比,網易在賺錢方面速度很快。

2002年至今,網易持續盈利18年。今年一季度,多數公司受疫情影響業績下滑,網易一季度的淨利潤依舊提升了49%。

網易二次上市,在資本市場上受到歡迎。西南證券首席分析師張剛告訴經濟觀察網記者,360倍認購,在港股算是“被熱捧”的情況。一位富途人士告訴記者,網易此前在美股創造了巨大的投資收益,投資者認可度高,結合今年港股新股發行市場情緒總體較熱,打新賺錢效應較強,多重因素疊加,創造了較高的認購倍數。

網易如何從一家瀕臨倒閉的公司成為一家非常賺錢的公司?這與網易的業務轉型密不可分,那次轉型,也奠定了網易迄今為止的主要業務模式。

主營業務的三次變遷

丁磊公開信中,提到了網易當前四個主要業務:遊戲、音樂、教育、電商。電商部分中,網易考拉已經賣給阿里巴巴,當前只剩網易嚴選。網易曾經多業務齊下,現在的業務被丁磊稱為“一個巴掌就能數過來”,這是網易2019年架構調整後的新思路。

在網易的發展歷程上,有過多次業務變遷。1997年,網易以郵箱起家,之後進入新聞資訊行業,網易與新浪、搜狐並稱為三大門戶。加上後來崛起的騰訊成為四大門戶,現在為止,四大門戶依舊是主流網絡新聞資訊平臺。

門戶依賴廣告獲得收入,這也是初期互聯網公司盈利的主要來源。2001年,網易找到了另一條高營收高利潤的賽道:遊戲。這是網易最重要的一次業務變遷。

2001年底,網易推出《大話西遊》,並將精力集中到在線遊戲,第二年,2002年Q2,網易首次實現盈利,股票領漲納斯達克。在早期,網易整體收入的90%以上都來自遊戲。《大話西遊》之後,網易又推出《夢幻西遊》,這款遊戲火了十幾年,至今,《夢幻西遊》手遊版仍在暢銷榜上。

截至2019年底,網易自主開發或代理了140多款遊戲,其中手遊超過100款,經典作品除兩部西遊外,還有《倩女幽魂》《陰陽師》《荒野行動》等。

2019年,按ios及Google Play綜合用戶支出計,網易為世界第二大移動應用發行商,僅次於騰訊。2017年-2019年,網易在線遊戲業務營業收入分別為362.82億元、401.90億元、464.23億元,佔公司營業收入額比例分別為81.65%、78.53%、78.36%。

移動互聯網時代,網易憑藉《陰陽師》《荒野行動》等,也擁有和騰訊遊戲抗衡的能力。一位遊戲資深從業者告訴記者,網易《陰陽師》的爆火,一度讓騰訊遊戲感到恐慌。在大部分遊戲廠商依賴騰訊發行遊戲,“半條命交給騰訊”的當下,網易是少數堅持自己研發、自己運營的遊戲公司。

網易另一項值得一提的業務是音樂。也是緊隨騰訊之後,排名第二。網易雲音樂成立之初,騰訊、百度、阿里旗下的音樂產品已經佔據大多數市場份額,網易雲音樂憑藉獨特風格,至今擁有8億用戶。

一位騰訊音樂員工向記者表達過他對網易雲音樂社區氛圍的羨慕。同一首歌,網易評論數由13萬,用戶講述自己的故事,能寫出一篇小論文,甚至有人在評論區直接交友。騰訊音樂裡評論為1萬。網易雲音樂在版權數量,用戶規模上,遠遠比不過騰訊音樂,但因“調性”而形成的氛圍極有特色。

教育賽道,網易內部孵化的網易有道已於去年年底上市,目前市值29億美元。在大型互聯網公司的教育賽道,網易是唯一一家自己主營,並且上市的。

對於網易的產品特色,丁磊自己總結說,網易做的是自己擅長的事情,“比較擅長精緻的內容。”縱觀網易所有產品,不拔尖,市場份額不是第一,卻始終有一席之地。最終,網易沒有成為阿里、騰訊這樣的巨無霸,也沒有像一些同齡公司一樣掉隊。

未來的憂患與希望

劉興亮是互聯網行業“老人”,跟隨這個行業一路觀察研究。前幾天,他提出一個觀點,認為錯過新基建的公司或將淪為古典互聯網公司。目前,網易還沒有產業互聯網的公開計劃。

20多年順風順水後,網易會不會成為古典互聯網公司?劉興亮沒有直接回答記者,他說,目前的確看不出丁磊有做相關業務的打算。

網易與騰訊一樣擅長做內容領域的生意。目前,騰訊從2C艱難轉身,2B領域小有成效,網易依舊沒有大動靜。

在當前中國互聯網上市公司的排行榜上,排在網易前面的,不僅有騰訊、阿里等老對手,還有美團、拼多多等後起之秀,沒有上市的公司中,字節跳動、快手正引領當下風潮,網易目前依舊保持著“慢半拍”的節奏,會不會被後浪超過,給未來帶來威脅?

劉興亮告訴記者,美團、拼多多對網易業務影響不大,但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內容,會對遊戲時長帶來衝擊。

2019年,網易收縮業務,也因此備受質疑。當時,網易先後關停和出售了一批業務,包括網易相冊,網易攝影,網易保險,網易火車票,網易彩票,網易貴金屬、網易100分,以及網易文漫和考拉。

尤其賣掉網易考拉,被外界視為網易電商的失敗。不過,丁磊自己不這樣認為。他說,網易做了一連串組織架構調整,更加聚焦和專注於一些賽道,這讓網易在今天的全球性危機中不至於太被動。一次內部高管會上,他認為,網易目前的整體賽道很健康,“遊戲、教育、音樂、電商都是經過檢驗的賽道,不是像共享單車,P2P等不健康的業務”,“遊戲表現很好,其他業務有些虧損,但不是無底洞的,還是很健康的模式。”

今年,中國經濟和互聯網發展都走到了一個新的節點,各家公司都在審視、思考中國互聯網接下來怎麼走,網易也不例外。

網易下一步怎麼走?劉興亮認為,對於網易,最重要的還是遊戲。“依賴遊戲不是問題,打不過騰訊也不是問題。保住老二位置,也能很賺錢,只是主營業務需要努力。”他說。

目前,網易正在努力做全球化,尋找增量市場。在遊戲領域,網易也從國際化嚐到了好處,尤其在日本市場,網易以《陰陽師》為開端打開日本這座孤島。在國內打不過騰訊的《和平精英》,網易的《荒野行動》在海外收入不菲。近兩年,網易不斷在海外廣泛與頂級遊戲公司建立投資與合作關係。

網易另一個重要領域,是寄希望於教育,丁磊認為,“遊戲是個千億級的規模,但是教育是個萬億的市場,有很大的空間”,2019年以來,網易在教育領域投資了多個標的,包括職問、分貝工廠等,佈局力度僅次於遊戲。

在6月11日上市敲鐘前,丁磊說,希望能創造出下一個20年裡,值得被用戶記住,也值得自己驕傲的好內容、好服務、好產品。

網易能否繼續平穩度過下一個20年?目前未可知。此次迴歸香港二次上市,募得新資金,吸引更熟悉網易的亞洲資本市場,或許是一個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