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的兒子-夏啟


啟(前2084年-前2006年),也稱夏啟、帝啟、夏後啟、夏王啟,他是治水大禹的兒子,其母是塗山氏族的女子,傳言他母親懷他的時候大禹治水九過家門而不入,父子再見時啟都長大了,啟是夏朝的第二任君王。啟的兒子至少有五人,其中有太康及中康分別是夏朝的第三任和第四任君主。根據《竹書紀年》,帝夏啟王在位39年,約78歲駕崩,這在古代算是十分長壽的了。 [1]

啟在禹死後,取代伯益繼位。他放棄陽翟(今河南禹州),西遷到大夏(今汾澮流域),建都安邑(今山西夏縣西)。此後,又通過甘之戰,擊敗強有力的有扈氏,消除了華夏族內的反對勢力。但同時,夏啟也“荒於音樂和飲食”。 [2] 在位晚期,發生了武觀之亂,以至政局動盪。他一生四處征戰,最終病死,葬於安邑附近。武則天改國號周時,追尊啟為齊聖皇帝。 [3]

關於禹傳啟的傳說,文獻中的記載是很不一致的,但都反映出“公天下”向“家天下”的轉變,亦是軍事民主選舉制(禪讓制)向君主世襲制的轉化。這是一個漫長複雜的過程,在啟死後還繼續進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