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均資產100萬,但6億人月入1000元?


這幾天,有兩個數據比較引人注意:

一個是總理說的“6億人月收入只有1000元”讓很多人大呼吃驚。

另一個是發改委副主任寧吉喆說中國總資產已達1300萬億元,人均資產約100萬元,按三口之家計算,戶均資產300萬

一個是月入1000元,一個是人均資產100萬,這兩個數據差距有點大吧,來分析一下。

- 1-

先說下人均資產100萬

按照發改委的說法,2019年中國的總資產事是1300萬億,中國目前14億人口,每個人差不多是100萬。

這個算法肯定是比較粗略的,這個從兩方面來看:

1、資產構成

粗略計算下2019年末中國總資產構成情況:

中國人均資產100萬,但6億人月入1000元?


其實總資產中和居民比較相關的大頭就是房地產、股市、居民貸款,其他的比如基礎設施,比如國有資產,你想平均也沾不上邊啊。

這樣下來,人均資產估計只有50%也就是50萬了。

不僅如此,我們來說居民的總資產主要包括:動產、不動產、現金、股票、基金、黃金、物資等各種資產總值。

這裡要科普一下,總資產不等於淨資產,是要包含負債的。

也就是說,你有一套100萬的房子,雖然負債70萬,但你的總資產還是按照100萬來計算。

動產計算過於複雜,我們暫時不納入,因為汽車、輪船這些資產很多時候也按照不動產來計算。

不動產(住宅):主要就是住房,央行的數據,中國城鎮居民家庭資產以不動產為主,戶均253萬元,佔家庭總資產的八成

這一塊應該是拉開資產差距最大的部分,以原住民為例,一線城市一套普通兩房現在要500萬,強二線也在200萬左右,但是四五線就50萬左右,到了農村幾萬塊錢一套房子也有的是。

這還沒把多套房和炒房群體算是,所以我們的統計數據一直沒有中位數,我覺得可能是說出來怕嚇驚著各位。

現金(儲蓄)看兩個數據:

第一個:西南財大19年的報告說,55%的家庭沒有或幾乎沒有儲蓄;收入前5%的家庭儲蓄金額佔當年總儲蓄的 61.6%;收入前10%的家庭的可支配收入佔所有家庭可支配收入的 56.96%。

這裡插一句,西南財大有一箇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專門研究中國家庭金融數據,應該是國內最專業的機構之一。

第二個:招商銀行2018年的數據,它們的金葵花用戶佔總用戶數2%,擁有5萬億資產佔招行總資產80%,看清楚這不是2/8定律,是2/80

然後是股市:海通證券的數據,股票資產佔居民總資產大概2%左右,說明我們股民數量還是不多。

幾個數據看下來,這個人均資產100萬是有點虛了。

整個居民資產呈現兩個趨勢:

越來越向房地產傾斜,也就是說這些年誰投資房產誰的總資產上漲就越快。

越來越向頭部居民傾斜,2%的人擁有80%資產,這個差距分化太嚴重了。

2、從會計的角度來看

總資產=總負債+所有者權益

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的估算,

中國總債務佔GDP比重接近260%,但是這個債務佔比比起發達國家還是比較低的。

據國際清算銀行測算,2019年中國政府債務率為54.2%,發改委的數據中國政府的債務率是38.5%,均低於主要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的水平。美國是106%,歐盟是80%,日本是238%,印度是69%,巴西是92%。

所以,這人均100萬的資產中還有差不多一半是負債。

再來看央行發佈的《2019年中國城鎮居民家庭資產負債情況調查》,其中:

家庭負債率不低,有負債的家庭中,戶均家庭總負債為51.2萬元,53.8%的居民家庭負債餘額在30萬元以下,35.6%的家庭負債餘額在30萬~100萬元,10.5%的家庭負債餘額在100萬元以上。

可見差不多一半家庭負債在30萬以上,負債越高總資產越高,當然主要也是體現在房產上。

總結一下:

粗略計算下來,這個人均100萬中,債務佔了50%,從構成上和居民相關的還要去掉50%,也就是說人均淨資產25萬左右。

同時,這十年來越是敢於負債特別是在房產上負債,資產增長也最快,因為M2和國家的負債也一直在走高,不敢負債或者沒有機會負債的人就被甩下來了。

所以這個人均資產分佈也很不平衡。

城鄉差距巨大,央行的數據城鎮家庭平均淨資產289萬,按照三口之家來計算基本人均100萬,主要也體現在房產上,農村就差遠了。

人群差距巨大,招商銀行的數據2%頭部人群佔有80%資產,央行的數據最高10%的家庭所擁有的淨資產佔全部樣本家庭淨資產的49.0%,最高1%的家庭佔17.1%。

這就是人均100萬資產隱含的情況。

- 2 -

再來說6億人月入1000元

我不知道這6億人是怎麼算出來的,但中國總的勞動人口大概是8億人,所以說總理的這個數據肯定是包含非勞動人口。

中國人均資產100萬,但6億人月入1000元?


未成年人加老年人這部分非勞動人口正好是6億人,那就是這部分人收入不足1000嗎?

顯然不是,因為老齡人口中是有養老金的,但是城鄉養老金金額也是參差不齊,2020年中國城鎮退休人員1億人,體制內離退休1500萬,這樣就有1.15億老年人不在6億人裡面了。

所以,去掉非勞動人口的部分,在8億勞動人口中還有1.15億人月收入為1000元,這個人數也是比較高的。

先來粗略計算一下農村低收入人群:

2019年農村常住人口為5.6億,農民工總數為3億人,留守兒童1億人,農村老人9000萬,也就是說留守在農村的勞動力大概7000萬。

中國人均資產100萬,但6億人月入1000元?


估算一下,農村低收入人群(主要是老年人)應該不少於一億人,特別是中西部農村。

其他就是城鎮1500萬低收入人口,主要包括城鎮低保、殘障人士、零工就業、還有部分中西部低收入人群。

整體來看,這部分人主要集中在農村。

- 3 -

結語

這兩個數據可以看出,貧富差距肯定實是在擴大,但是沒有城鄉差距大。

從中國人均資產來看,農村人沒有房產加持,也沒有多少負債機會,在資產增值這一塊比較吃虧。

在低收入人群中,農村人雖然比過去有改觀,但是經濟發展的紅利享受的還不夠充分,全國主要低收入人群都集中在農村。

而且脫貧主要脫的是年收入2700元(月收入225元)以下的極端貧困人口,廣大農村低收入人群不在脫貧範圍。

看來農村真的是資產和收入的窪地,農民雖然生活明顯改觀,但是整體水平還是和城市差距較大,特別是中西部,不只是農村,未來一些人口淨流出的邊緣小城都面臨萎縮,農村更不容樂觀。

之前的一些針對農村的政策,比如農村振興、農地流轉、農地金融化、美麗鄉村建設,很有必要。

但是也有一些政策,有些操之過急,比如最近比較爭議的“合村並居”,農民沒有了土地生活處處都要花錢,而且搬遷補償不夠買房往往還要貼錢,搞得農民不是很樂意。

農村問題,任重道遠,希望以後政策能對農民傾斜一些,這既是社會公平的要求,也是擴大內需的需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