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神祕的研究中心?一同探尋宇宙與物質的本源

世界上最神秘的研究中心?一同探尋宇宙與物質的本源

在法國與瑞士邊界的地下,隱藏了一座巨大的研究中心,聚集了代表最頂尖智慧的一群人,試圖向前推動人類對世界認知的邊界。
這個世界上最神秘的研究中心,就是歐洲粒子物理實驗室(CERN)



世界上最神秘的研究中心?一同探尋宇宙與物質的本源

什麼是CERN?

_


世界上最神秘的研究中心?一同探尋宇宙與物質的本源


歐洲粒子物理實驗室(CERN)成立於1954年,橫跨日內瓦附近的法瑞邊境。


第二次世界大戰過後,歐洲的科學不再領先於世界,部分有遠見的科學家提出建設歐洲原子物理實驗室(也就是後來的CERN),以“和平科學(Science for Peace)”為口號,推動歐洲科學復興。


CERN的公約規定:“本組織不涉及任何軍事目的與需求,其所有實驗和理論工作的結果將向世界廣泛公佈。”


國家,大學和科學家之間的合作是CERN研究的原動力。
CERN聚集了世界上半數的粒子物理學家。大約有2500名員工參加了研究基礎設施的設計,建造和運營。他們和來自1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2200多名廣大科學家群體一同,對實驗的準備和操作、數據收集與分析做出貢獻。

好奇心與人類伴生同行,這也是CERN的存在理由。


實驗室成立時,物質的結構還是一個謎。 隨著科學家們的不斷努力,今天,我們知道宇宙中所有可見物質都是由數量非常少的粒子組成的,它們的行為受四個不同的力支配。而CERN在我們達成對物質的現有理解上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CERN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粒子物理學,也就是研究物質的基本成分,但是實驗室的研究範圍絕不僅限於此。從核物理到高能物理,從反物質研究到宇宙射線的可能影響……更多的研究旨在幫助揭示宇宙的組成及其運作方式,以擴大人類知識的疆界。



世界上最神秘的研究中心?一同探尋宇宙與物質的本源

CERN如何尋求物質本源的答案? _

如果要研究物體的內部結構,我們會怎麼做?通常我們會把物體砸開進行觀察。但如果物體已經小到難以破壞,同時顯微鏡也無法觀測了呢?


於是,科學家們發明了粒子對撞機。


粒子對撞機的工作原理,形象地說,就像是通過加速器讓兩個機械以超高的速度撞擊使其粉碎,同時記錄飛出來的零件的形狀、大小、和位置等信息,經過多次的分析、計算,以重現機械的內部結構。


通過加速器使粒子對撞,成為長久以來人們瞭解構成物質的微小粒子結構的主要途徑。


比如早在1911年,盧瑟福通過α粒子散射實驗發現了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在此基礎上,英國科學家查德威克進而在1932年發現了原子核的質子-中子結構。實際上,大部分粒子都是通過粒子對撞發現的。


CERN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通過提供一系列獨特的粒子加速器設施,使研究走在人類知識的最前沿。


在1960年代,粒子物理理論不斷髮展,以在同一框架中解釋兩種力-弱力和電磁力。1970年代,CERN的實驗為這些想法提供了第一批實驗證據。而後在1980年代,W和Z玻色子(弱力的載體)的發現證實了該理論。CERN的研究人員西蒙·範德·邁爾(Simon van der Meer)和卡洛·魯比亞(Carlo Rubbia)共同因這一發現而獲得了198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在1990年代,根據這一發現設計的CERN實驗以極高的精度測試了所謂的電弱理論,並將其置於堅實的實驗基礎上。


世界上最神秘的研究中心?一同探尋宇宙與物質的本源

大型強子對撞機(Large Hadron Collider,LHC) (圖片:CERN)

2008年,CERN在在瑞士日內瓦總部建設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HC(Large Hadron Collider)啟動初次測試。


它是現在世界上最大、能量最高的粒子加速器

,坐落於日內瓦附近瑞士和法國的交界侏羅山地下100米深,總長17英里(約27.3公里)的隧道內。


LHC就像時光機。科學家希望,能夠在對撞機幫助下,重塑大爆炸發生後的百萬分之一秒內的瞬間狀況,以窺探當宇宙能量密度極高時,粒子的存在形式,探秘"希格斯玻色子"(Higgsboson),"暗物質","暗能量"等其他未解之謎。


大型強子對撞機(LHC)可以把粒子加速到99.999991%光速的速度。這差不多是我們加速的極限了。兩股質子束飛馳環行近27.3公里,然後相撞產生亞原子粒子。在對撞的一瞬間,能量以數以萬計的粒子的形態轉化為物質。大部分粒子我們已知,但我們更關注的是未知粒子的產生。


世界上最神秘的研究中心?一同探尋宇宙與物質的本源

2012年 LHC的CMS實驗發現希格斯玻色子(圖片:CERN)


2012年7月4日,CERN宣佈LHC的的緊湊渺子線圈(CMS)和超環面儀器(ATLAS)探測到兩種新玻色子,極像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2013年3月14日,CERN正式宣佈此前探測到的新粒子被確認是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


弗朗索瓦·恩格勒(François Englert)、彼得·希格斯(Peter Ware Higgs)也因此榮獲201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但這在我們在瞭解世界的路上只是小小的一步。關於希格斯玻色子還有很多要學習的東西,關於宇宙中物質如何以及為什麼如此的問題,還有許多困惑。


因此,大型強子對撞機LHC於2018年12月啟動了名為“高亮度大型強子對撞機”(HL-LHC)的大規模升級檢修,計劃於2026年完全完工並投入使用。據稱,升級後的設備將比此前強力7倍。



世界上最神秘的研究中心?一同探尋宇宙與物質的本源

還有一些意想不到的驚喜? _

基礎研究是CERN的主要任務,但實驗室在開發未來技術方面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粒子物理學嘗試利用一切可行的方法,達到觀測和發現粒子的目的。從材料科學到計算,粒子物理都要求極致的性能,使CERN成為工業上重要的試驗檯。


世界上最神秘的研究中心?一同探尋宇宙與物質的本源

萬維網發明者,蒂姆·伯納斯·李(T.J. Berners-Lee)(圖片:CERN)

對於我們今天的許多人來說,沒有網絡的生活似乎是不可想象的。1989年,在CERN工作的蒂姆·伯納斯·李(T.J. Berners-Lee)

發明了一個新的網絡系統,使在世界各地的物理學家能夠參與、獲取、協同處理CERN的實驗數據,並且將這一系統對全世界開放。這就是我們後世一直使用的萬維網(WorldWide Web, WWW)


另外,粒子物理學的研究需要成熟的放射源、粒子加速技術和控制技術,由此分支出了醫學物理中的放療學科。喬治·查帕克(Georges Charpak)於1968年發明的檢測器可以製作X射線圖像。在1980年代為CERN實驗開發的晶體現在在PET掃描儀中無處不在。如今,CERN獨特的專業知識和技術已廣泛用於與醫療診斷和成像,治療以及健康應用的計算和模擬等領域。


同時,航天任務以及地下加速器和探測器基礎設施都必須應對極端環境,提出的嚴格技術要求常常與CERN重合。因此,CERN的技術,設施和專業知識也被用於許多航天任務,在航空科學和技術領域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沒有粒子物理學的專業知識,許多領域的進步將會非常緩慢。CERN一直致力於把人類認知的邊界向前推進,探索技術前沿,造福所有人。


「GMIC 在線 Pro」,我們特別邀請到來自這個實驗室的知名粒子物理學家Harry Cliff,帶領我們走進CERN,探討最先進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HC)的工作原理和物理學家們希望從中發現的奧秘。

9月25日,GMIC 在線 Pro,我們不見不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