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首個玉米澱粉3D打印支具“上手”

武漢首個玉米澱粉3D打印支具“上手”

對患者骨折部位進行3D掃描

武漢首個玉米澱粉3D打印支具“上手”

3D打印出的患者手腕固定護具

武漢晚報訊(記者劉晨瑋 通訊員荊彤)平日,醫生會給外傷骨折患者打上石膏固定相關部位,還要纏上厚重的繃帶,未來,患者將能用上更輕、更薄、更貼合身體的個性化固定支具。近日,武漢首個用玉米澱粉作為原材料,由3D打印技術打出的支具已成功應用到臨床上。

“非常方便,製作速度也很快。”近日,骨折患者劉女士戴上一款特殊的固定支具後,高興地豎起了大拇指。

記者在現場看到,醫生通過專用設備對患者受傷的右手手臂和左腳腳踝進行3D掃描,掃描的同時,電腦通過讀取數據進行建模,根據建模自動建立支架模型,最後用3D打印機將支架打印出來。

從患肢掃描到打印出手部支具,耗時約為30分鐘,與醫生徒手打石膏固定的時間相差無幾。主刀醫生、該院足踝外科副主任醫師黃若昆介紹,佩戴3D打印支具也比較簡便,將支具用彈力粘膠固定即可。後期,根據骨折處肢體腫脹或萎縮程度,醫生還能通過彈力粘膠調節固定支具的鬆緊,其表面的多個小孔可以避開術後傷口,方便醫生觀察皮膚變化,判斷恢復情況。

記者瞭解到,用石膏固定,往往無法完全貼合受傷部位,影響恢復效果,且厚重不便,皮膚還易發癢過敏。與石膏支具相比,用玉米澱粉打印的支具重量僅為六分之一,價格高於石膏支具10%-20%。支具上的鏤空設計能讓皮膚更透氣,患者還能戴著支具洗澡。3D打印技術可滿足不同人群需求,對外觀、顏色等進行個性化定製。

黃若昆介紹,此前,受限於打印效率,3D打印技術未能大規模運用於骨科臨床。現在,通過改良技術滿足了臨床需求,以玉米澱粉作為原材料,在使用後降解速度將更快,更為環保。“3D打印技術將讓骨科手術少走彎路,降低失誤概率,方便廣大患者,提供安全且個體化的精準醫療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