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的東北旅遊回憶—瀋陽

時間過的真快,十年時間也只是彈指一揮間,甚至連指也沒有彈,記得2010年10月4日到15日,我到瀋陽、哈爾濱、長春、吉林、圖們、大連走了一圈,現在翻起了當時的照片竟然分辨不出曾經到過的是何處,很多景點的內容也回憶不起來,最不可理解是當年的照片為什麼那麼少,是根本就沒有照還是丟了都搞不清楚。看來不及時整理一下旅程真的會留下很多遺憾,因此只好找找當時留下的各種痕跡,整理出來,聊以留作紀念吧。 整理之後,仔細回味,整個行程非常匆忙,很多該去看的地方沒有看,也只能算是曾經到過而已,這也應該算是一場地地道道的窮遊吧。


10月4日下午5點30分在北京站登上乘K27次,坐3車13號上鋪去到瀋陽,票價195元。

10月5日早上3點15分到瀋陽站。由於酒店6點以前入住要加算半天或者一天費用,就在車站附近的網吧花8元錢(每小時4元)玩到5點25分,然後步行去二馬路中山馨居快捷酒店。6點5分住在了瀋陽中山馨居快捷酒店302房間,記得很清楚是個非常小的房間。

早上大霧瀰漫,乘坐203路公交車(站名不記得,該站的上站叫中華路、下站叫九緯路)到北站,北站似乎比瀋陽站要熱鬧。在北站10元吃了一碗餛飩,這是我第一次見到提前將餛飩煮好,客人來了在湯里加熱就端上來,味道很一般。然後乘坐168路去棋盤山。人很多,隊排很長,如果不坐座可以提前上,我就上了車,車費5元。到世博園車卻不走了,上車時沒有說就到世博園,只好又換後面跟來的168路再花2元到棋盤山山門下車後,50元買了《關東影視城》門票,然後又上168路到終點棋盤山,關東影視城就在這裡。

從照片上看先在秀湖岸上轉了轉,也記不清秀湖與關東影視城是什麼關係了,秀湖應該是免費的。從幾張照片已經無法知道秀湖到底是什麼樣子了,當時覺得秀湖的景色不錯,我認為很淨和很靜,有一種柔和的美,應該是風景不錯的地方。

十年前的東北旅遊回憶—瀋陽

秀湖岸邊

十年前的東北旅遊回憶—瀋陽

秀湖岸邊

十年前的東北旅遊回憶—瀋陽

秀湖遊船碼頭

十年前的東北旅遊回憶—瀋陽

秀湖風光

這時天晴了,太陽很好。

關東影視城門口有高蹺表演,還是很熱鬧的。

進了關東影視城,正在拍電視劇《洪學智》等,看見有穿“志願軍”服裝的群眾演員等。

十年前的東北旅遊回憶—瀋陽

十年前的東北旅遊回憶—瀋陽

關東影視城


十年前的東北旅遊回憶—瀋陽

影視城表演

在影視城還聽一個唱大鼓書的藝人唱了一小段東北大鼓,內容已經記不得了,還在她的攤位前照了幾張照片,給她5元錢小費。

十年前的東北旅遊回憶—瀋陽

唱東北大鼓的藝人

十年前的東北旅遊回憶—瀋陽

模仿一下

對影視城的感覺應該是比較不錯,當時這裡的影視城比較有名,否則不會到瀋陽第一站就來這裡。在裡面照了一些仿製景點的照片。

十年前的東北旅遊回憶—瀋陽

高蹺表演

十年前的東北旅遊回憶—瀋陽

高蹺表演

十年前的東北旅遊回憶—瀋陽

拍《解放》的道具汽車

十年前的東北旅遊回憶—瀋陽

《解放》的場景

十年前的東北旅遊回憶—瀋陽

影視城的街景

十年前的東北旅遊回憶—瀋陽

影視城的全聚德

十年前的東北旅遊回憶—瀋陽

當時拍過的影視劇

十年前的東北旅遊回憶—瀋陽

影視城的城牆

應該是中午的時候我離開了影視城,影視城出來後,發現沒有零錢,找個飯館要了一份肉末茄子和兩份米飯花了21元,當時沒有零錢也是麻煩事,不像現在到處能掃碼。飯後花3元乘168路去東陵公園。

東陵也叫福陵,是努爾哈赤的陵墓,門票30元,風景很不錯。有皇帝祭祀表演,看著那個“康熙”,覺得衣服再華麗,穿在不該穿的人身上總是有些彆扭,威嚴不是衣服能帶來的,他只是一個普通的人,連演技不入流的演員都算不上,那些大臣更是湊合事,純粹的為了表演而表演。

十年前的東北旅遊回憶—瀋陽

東陵


十年前的東北旅遊回憶—瀋陽

東陵參觀


十年前的東北旅遊回憶—瀋陽

東陵建築

十年前的東北旅遊回憶—瀋陽

東陵景色

十年前的東北旅遊回憶—瀋陽

東陵景色

十年前的東北旅遊回憶—瀋陽

東陵的表演

十年前的東北旅遊回憶—瀋陽

東陵一角

十年前的東北旅遊回憶—瀋陽

東陵

十年前的東北旅遊回憶—瀋陽

祭祀表演

離開東陵。計劃乘坐168路去北站,司機要4元錢,感覺貴就又下車了,現在看起來有點不可思議,當時確實是這樣想的,步行到218路車站,花1元坐到大東門,下車後就是瀋陽故宮,因與同學陸永安約好了,馬上換環路花1元到瀋陽站。在瀋陽站見到陸永安同學,晚上一起在“新洪記”飯店吃飯和聊天,當時吃的是魚頭,味道很好。當然我們聊的也很開心。

10月6日上午可能忙著辦了一些事,具體的已經想不起來了,到10點多離開賓館,賓館費用128元。步行到中山廣場,看到廣場的毛主席雕塑,很快就想起了“毛主席揮手我前進”,去拍照的時候發現相機沒有電了,所以就沒有留下太多照片,中山廣場的雕塑群還是比較壯觀的。

十年前的東北旅遊回憶—瀋陽

中山廣場

對瀋陽最有印象的是“烤冷麵”,在這之前,我應該是沒有見過烤冷麵,當時覺得很奇怪,冷麵烤過之後就熱了,怎麼還叫冷麵,還有就是公交車的“瀋陽站站”,覺得瀋陽人好有特色。還有就是瀋陽站附近的出租車,一般都不接近距離的客人,或者是多要錢不打表,現在不知道還有這種現象沒有。坐上環路車,在中街下車,步行到故宮門口,與北京故宮相比瀋陽故宮確實不大,到門口一看很小,建築也沒有北京故宮壯觀和恢宏。由於去哈爾濱的車票已經買好就沒有進去參觀,在外面步行看了看,不明白門口為什麼沒有拍照片呢?

在朝陽街15元買了一盤山東琴書的光盤,現在還留著呢。已經中午了看到一家 “宋家餛飩”就進去了,等了比較長的時間,花6元吃了一碗餛飩,飯後步行到大帥府。大帥府還是有點規模,但是外觀上給人的感覺不算奢華,門票50元,考慮下午要乘車,沒有進去,又是在外面看了看。 不過我的印象中有看見過趙四小姐住過的樓,實在想不起來究竟進去了沒有。

瀋陽故宮和大帥府沒有進去的另一個原因不排除是相機沒有電無法照相。這應該是在瀋陽最遺憾的地方。

現在想起來,當時一是時間安排的不好,二是覺得景區小門票貴,不願花錢。現在回憶起來還是有些遺憾的。

大約13點半左右坐環路公交到瀋陽站。買了3元的南果梨和2元4個的炸糕就進了站,乘坐2727次離開瀋陽去哈爾濱,火車票67元,火車晚點了,在瀋陽沒有出站就晚點半小時,到哈爾濱已經晚點1小時20分。夜裡11點50到哈爾濱站,打車20元到道里區紅專路143號,住天倫時尚酒店306房間。住下後首先給相機充電,那個時候的照相沒有現在這麼方便,手機照相的效果很差。就這樣結束了瀋陽的一趟旅行,也就是去影視城和福陵看了看,特別是照片也不太多,回憶起來很多印象都很模糊。

(大宋萬軍作於2020年9月25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