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專家:疫毒閉肺是新冠肺炎核心病機,四個方法保持人體平衡


中醫專家:疫毒閉肺是新冠肺炎核心病機,四個方法保持人體平衡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作者: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劉昶榮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4月23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劉昶榮)“總括新冠肺炎的整個病程,我們認為‘疫毒閉肺’是它的核心病機。”在4月23日召開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主任醫師齊文升總結了中醫對新冠肺炎的認識,“我們通過臨床的不斷摸索,總結出新冠肺炎的一個有效核心方,適用武漢金銀潭醫院患者效果還是不錯的,很多金銀潭醫院住院患者從早期對中醫藥不瞭解,到逐步地接受、喜愛中醫藥,後來還有患者主動要求轉到我們負責的南一病區進行中醫藥治療。”

齊文升介紹說,以第一批國家中醫醫療隊接管的武漢金銀潭醫院南一病區為例,從1月25日至3月31日,南一病區一共收治了158位患者,共出院140位患者,“和其他7個相似的病區進行了比較,南一病區死亡率最低,激素的使用率也是最低的,所以中醫藥的療效是比較確切的”。

齊文升表示,中醫認為新冠肺炎屬於瘟疫的範疇,瘟疫病因一定是有“毒”,“中醫稱作‘疫毒’,一般是從口鼻而入,通過呼吸道侵入人體,患者常見的表現有發燒、咳嗽等肺部症狀,另外有腹瀉、乏力等脾的症狀。”

“中醫認為新冠肺炎病變部位還是在肺和脾。我們通過臨床觀察和總結,認為新冠肺炎的病變性質早期以溼毒為主,中期有化熱的傾向,後期就耗傷正氣。”齊文升說。

至於中醫如何治療新冠肺炎,齊文升解釋說,中醫治療新冠肺炎不是某一個單純的作用和靶點,中醫講究“君臣配伍”“整體佈局”。“比如新冠肺炎的治療,中醫認為病在人體的上部,叫上焦,上焦有問題就應宣肺清洩、疏散上焦;病在人體的中部,就要化溼和胃、斡旋中焦;病在人體的下部,要活血解毒、暢通下焦。整個病程過程中還要照顧到人體的正氣,這樣的話,就能起到鼓動正氣、扶助正氣的作用。另外,從整個新冠肺炎患者的病程來看,早期要以‘祛邪’為主,到了中期多要‘清熱化溼’,後期一般‘扶正’用得比較多。”。

關於預防傳染病的中醫方法,齊文升表示,中醫在傳染病的預防方面重視內因,傳染源、傳染途徑、易感人群是傳染病發生的3個條件,中醫著眼於易感人群,當人的身體內陰陽平衡,正氣存內,就不易感染傳染病。

齊文升說,有四個方法可以保持身體的陰陽平衡:一,人的起居和生活要與四季相適應,要適當地進行有氧運動,保障充足的睡眠,及時增減衣服;二,要調節情緒,因為精神狀況的波動和變化會影響免疫力,所以平時要保持心態平衡,避免焦慮、緊張等負面情緒的影響;三,節制飲食,飲食要均衡,不能偏食,尤其在夏季、冬季或者在感冒的時候,要注意飲食的清淡、營養;四,如果經過上述生活起居的調理,還有不適的感覺,比如上火、大便乾燥或者粘滯不通暢,同時睡眠不好,平常沒有精神,可以通過中藥進行調理。

中醫認為正氣內存,邪不可幹。齊文升說:“我們說正氣存內,不在於正氣的強或者弱,更講究的是一種平衡,就是機體內在功能正常的一種狀態,才叫正氣存內。也就是說,在中醫看來,正氣的強弱和平衡,中醫更重視平衡。我們認為免疫力是調出來的,不是補出來的,不虛的人進補要上火,上火了也打破了平衡,需要瀉火,只有陰陽平衡了才是正氣存內的狀態。”

責任編輯:齊徵 姜蕾

流程編輯:郭豔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