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寧縣源芳鄉萬金臺村建扶貧茶廠助力茶農增收

總投資45萬元的休寧縣源芳鄉萬金臺村村級扶貧茶項目在春茶開園前完成項目建設,四月初開始滿負荷生產,加工名優茶,帶動了茶農增收。

萬金臺村茶葉種植歷史悠久,茶園種植面積有1000多畝。該村茶園分佈在海拔600到900米的山谷夾地,1979年4月該村製作的21千克金臺毛峰曾被安徽省委作為禮品茶獻給全國人大常委會。當年該茶被列入省級創新名茶。多年來由於該村茶廠缺少資金維護,基本處於停產狀態。今年該茶廠被列入縣"扶貧項目庫"的財政專項扶貧項目,對原有廠房基礎設施進行了改造,並添置了各類茶葉加工的機械設備,茶葉的加工生產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恢復和提升。

村民黃家海:今年村裡辦了個新機械化茶廠,茶價(鮮葉)比去年翻了一番,小的80(元一斤),現在還有30到40(元一斤)。

85歲高齡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楊金額表示,再也不用為賣茶葉而發愁了。

貧困戶楊金額:我們以前賣茶草(鮮葉),也是賣給私人的,茶葉賣不掉就拿回家自己加工,幹茶就擺在那裡,何時賣掉就何時賣掉,賣幾十塊也有,賣兩三百的也有。現在鈔票變多起來了,群眾還不用自已去賣茶啦。那好多少倍呀。我說四倍都不止。

現在萬金臺村130戶茶農採下的茶葉絕大部分都賣到了扶貧茶廠。隨著茶葉加工量的增多,當地的貧困戶也在廠裡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就業崗位。

貧困戶陳家升:我4月10號到這裡來做茶,到現在做了有十天左右了,一天做的少的有150到160塊錢。多的一天能做到200多塊錢,到現在有1千八九百塊錢工資了。

村級扶貧茶廠的建成在解決了村民賣茶不方便的同時也增加了茶葉收入。目前全村2000多斤金臺毛峰已通過線上、線下銷售渠道銷售了90%以上。萬金臺村茶葉行情的看好,極大地調動了村民採摘茶葉、種植茶葉的積極性。

源芳鄉萬金臺村扶貧茶廠負責人楊來順:下一步,我們把萬金臺農民的茶葉集中收進來,通過加工,然後銷售出去,使農民更加增收。(蔣俠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