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戰列艦艦員達2000多人:多炮塔神教附體,所見之處皆有火炮

【話說軍世】威武的戰列艦一直是許多軍迷心中的圖騰,象徵著火炮鉅艦時代的巔峰,說到戰列艦的時候,尤其是戰列艦沉沒的時候一般會有大量的艦員喪生,這主要是因為其艦員數量很多,為什麼需要這麼多人呢?文中我們具體看一下。


為何戰列艦艦員達2000多人:多炮塔神教附體,所見之處皆有火炮


二戰時代艦艇自動化程度低:到處都需要人

我們從二戰中幾艘著名的戰列艦來看一下艦員數量,舊日本海軍大和號戰列艦的人員編制為2500人左右,美國衣阿華級戰列艦的設計人員編制為1921人,德國俾斯麥號戰列艦的編制艦員為2092人。


為何戰列艦艦員達2000多人:多炮塔神教附體,所見之處皆有火炮


這些戰列艦人員編制基本都超過了2000人,而實際上同時代的美國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編制載員也不過2750-3450人,而航母同時還擁有大量的飛行員和飛行輔助人員編制。

二戰時代戰列艦編制人員規模大的原因就在於二戰時代艦艇自動化程度低,主炮、副炮、通訊、機電等部門都需要大量的人力,這也是其艦員數量規模巨大的原因。


為何戰列艦艦員達2000多人:多炮塔神教附體,所見之處皆有火炮


比如說衣阿華級戰列艦,一座主炮塔僅頂層炮室內就需要47人,而南達科他級包括主副炮射控在內的火炮操作人員,總數達到了856人,這些操炮人員的數量就已經遠超戰列艦平均人員編制的三分之一。

艦員數量規模大增的原因:多炮塔神教附體,所見之處皆有火炮

而二戰時代戰列艦人員編制規模巨大的另一個原因,就是防空火力的激增,在二戰早期及二戰以前,戰列艦的主副艦炮為主要火力輸出,但是航母的迅速崛起,尤其是​日本偷襲珍珠港後,戰列艦面臨的空中壓力劇增。


為何戰列艦艦員達2000多人:多炮塔神教附體,所見之處皆有火炮


因此,二戰中後期,我們看到的戰列艦幾乎都是“多炮塔神教附體”,艦體上見縫插針,像​刺蝟一樣密佈著大量的防空炮,比如說大和號,改裝後127毫米艦炮增加了一倍達到24門,25毫米艦炮更是達到了156門。

增加火炮數量,也就意味著負責火炮人數的成倍增加,這也是二戰中後期戰列艦人員編制規模激增的主要原因,上文講到過衣阿華級戰列艦的設計人員編制為1921人,在大規模補充防空火力後,人員編制已經上升到了到了2788人,增加了867人。


為何戰列艦艦員達2000多人:多炮塔神教附體,所見之處皆有火炮


而這個人員增加的數量與南達科他級戰列艦相比,已經超過了其主副炮操作人員數量,而當時的火力雖然有技術輔助,不過人力依舊是主要因素,也就造成了戰列艦人數規模的龐大。

來自俊赫君的話說:自動化與現代化讓戰列艦人員規模下降

二戰後,海軍艦艇自動化程度不斷提高,主要武器與防空火力的現代化,都讓艦艇的人員規模呈下降趨勢,尤其是自動化的近防炮和防空導彈的上艦,大量的防空火炮被拆除了。


為何戰列艦艦員達2000多人:多炮塔神教附體,所見之處皆有火炮


二戰後的戰列艦已經不再需要以前那麼多的水兵,衣阿華級二戰後現代化升級後,艦員數量為1568人,相比“巔峰”時的人力規模減少了1220人,比最初設​計的人力規模也下降了353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