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風景線:一起走進這個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丨網友:像在畫中游


河源風景線:一起走進這個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丨網友:像在畫中游

埔前鎮陂角村: 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麗鄉村畫卷在大家眼前徐徐展開……

看點一

科技支撐產業融合發展

河源風景線:一起走進這個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丨網友:像在畫中游


在埔前鎮陂角村,觀察團參觀了春沐源智慧蔬果夢工廠蔬果種植區、育苗區及功能區幾個板塊。

河源風景線:一起走進這個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丨網友:像在畫中游


河源風景線:一起走進這個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丨網友:像在畫中游

↑網友詢問了解果蔬種植情況。

一排排整齊種植的生菜、油麥菜和現代化農業設施,讓網友們感嘆現代農業生產技術讓農業生產方式變得更高效。“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作為大學生,要努力學習知識,學以致用,將來為社會為家鄉建設貢獻力量。”網友陳雪曼說。

春沐源工作人員介紹說,集團引進了先進農業種植、灌溉設備及溫室設施,應用了當前世界最先進的設施栽培模式,實現了蔬果生產流程的可視可控,真正做到了綠色無汙染標準化種植,生產的蔬果產品主要供給華潤萬家、沃爾瑪等大型超市。在農業科技研發方面,集團已提交設施農業技術領域專利申請500多項。

河源風景線:一起走進這個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丨網友:像在畫中游

↑鄉村民宿

此外,春沐源集團還在2017年啟動發展高端休閒旅遊,打造中西文化融合的“春沐源嶺南生態小鎮”,服務珠三角地區遊客。項目構建一二三產業融合的“大健康”生態鏈,集合河源優質的農業資源,引導發展科技農業、生態旅遊、少兒科普教育、度假地產等,打造都市人的身心棲息地。

河源風景線:一起走進這個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丨網友:像在畫中游

↑春沐源嶺南生態小鎮。肖斌 攝

挨家挨戶做村民思想工作,嗓子都說啞了

2016年7月,陂角村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在市委、源城區委和深圳對口幫扶單位的幫助下,總投資達200億的春沐源嶺南生態小鎮項目正式簽約落戶陂角村。

“這是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這個項目讓我們看到了發展前景。但徵拆工作是擺在我們面前比較棘手的事。”陂角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羅應良說,當時春沐源項目徵拆工作時間緊、任務重,而且資金尚未到位,要說服68戶村民全部同意徵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河源風景線:一起走進這個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丨網友:像在畫中游


困難面前,黨員幹部先行。陂角村召開徵拆工作動員會時,涉及到徵拆工作的黨員幹部率先表態將全力配合徵拆工作。在黨員幹部的帶動下,村“兩委”幹部開始分頭挨家挨戶到村民家裡做思想工作,為村民講解春沐源嶺南生態小鎮的規劃和發展藍圖,以及該項目將給村民自身發展帶來的好處。

“一個星期,我們到68家村民家裡做思想工作,基本是‘白+黑’的狀態,最後我們好幾人嗓子都說啞了。”羅應良回憶說。在黨員幹部這種精神的感召下,陂角村在短時間內說服所有村民同意配合完成徵拆工作。

如今,春沐源智慧農場、咖啡廳、溫泉酒店已成為河源“網紅”打卡點,每年接待遊客高達100萬人次。陂角村村民看到村裡的發展變化,都不由得稱讚說:“黨組織帶著我們辦成了多年想辦卻辦不成的事。”

河源風景線:一起走進這個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丨網友:像在畫中游

↑春沐源智慧農場。肖斌 攝

自2017年開展鄉村振興工作以來,陂角村黨支部根據當前發展趨勢,強力推進新農村建設的各個項目,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利用黨員幹部、群眾代表、社會團體、志願者廣泛宣傳鄉村振興戰略的意義以及目標,形成全村動員、幹群合力的幹事創業氛圍。通過兩年多的努力,目前該村鄉村振興初現規模,旅遊項目穩步推進,呈現出日新月異、蓬勃發展的良好勢頭。

創立"小坑土雞"品牌,帶領貧困戶脫貧

近日,餵養在山坡上的土雞長勢良好、即將出欄,劉運輝看在眼裡,舒心地笑了。去年,在劉運輝的精心照料下,3000餘隻品質優越的土雞成功銷往珠三角地區。通過養殖、銷售土雞,劉運輝一年收入8萬多元,成功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

河源風景線:一起走進這個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丨網友:像在畫中游


2016 年,陂角村“兩委”幹部綜合考慮村裡山林地多的特點和村民養雞的傳統,決定向貧困戶提供雞苗和技術,帶領村民走“養雞致富”的路子。

為提高陂角村土雞在市場上的知名度,該村成立了養雞專業合作社,申請註冊“小坑土雞”品牌,通過“2十4十N”模式實現貧困戶養雞的全覆蓋。此外,村“兩委”幹部還主動聯繫大鵬新區,建立扶貧超市解決“小坑土雞”的銷路,讓村民實現穩定收益。

河源風景線:一起走進這個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丨網友:像在畫中游


"在網上下單,通過順豐冷鏈物流,我的土雞在18 小時以內能送到你手中。"劉運輝每月在網上大約能賣100只雞,主要銷往廣州、深圳、東莞、惠州等珠三角地區。如今,“小坑土雞”養殖已經成為村裡的致富帶頭產業。

河源風景線:一起走進這個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丨網友:像在畫中游


脫貧後,村民們更加擁護和積極配合村“兩委”幹部開展各項工作,還湧現出主動回報社會、捐贈愛心物資的感人事蹟。

“最讓我們感動的是,得知村黨支部要去敬老院慰問老人時,劉運輝主動提出捐獻10只小坑土雞和1500元現金,這真的很難得。”羅應良告訴記者,這已經不是劉運輝第一次捐贈愛心物資了,今年6月,陂角村對口幫扶單位深圳大鵬新區遭遇水災,劉運輝得知災情後,主動捐獻了小坑土雞、雞蛋、糧油等一批物資。

河源風景線:一起走進這個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丨網友:像在畫中游

↑劉運輝給敬老院捐款。

“黨帶我脫貧致富,我回報社會是應該的。”樸實的劉運輝用實際行動表達了他對黨的感恩之心。

黨員幹部都是志願者

身穿紅馬甲、頭戴小紅帽,這些正在陂角河清理河道垃圾的志願者就是源城區埔前鎮陂角村志願者服務隊的成員。服務隊固定每週開展兩次清理工作,有效保證了陂角河“河清水潔,岸綠魚遊”。

河源風景線:一起走進這個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丨網友:像在畫中游


“我們村裡所有村幹部都是志願者,通過開展常態化的志願服務活動,不僅密切了幹群關係,也有利於把我們基層工作做實做好。”羅應良告訴記者,2016年,陂角村成立了源城首個鄉村志願者服務隊——陂角村志願者服務隊。服務隊定期開展各類志願服務活動,走訪慰問孤寡老人、病殘人員、貧困戶,並積極參與精準扶貧,美麗鄉村建設等工作,真正打通為人民服務“最後一公里”。

河源風景線:一起走進這個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丨網友:像在畫中游


3年來,陂角村志願者服務隊從20多人發展到250多人,成員包括村幹部、教師、在校大學生、家庭主婦以及部分企業員工。在他們的影響下,一些貧困戶也主動加入到了服務隊。

“脫貧之前村裡的志願者服務隊經常去到我家裡,什麼事都幫我做好,我很感動,現在我自己也有勞動能力,可以加入志願者去服務大家。”鎮陂角村村民劉少輝說。

河源風景線:一起走進這個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丨網友:像在畫中游

↑陂角村黨員責任崗宣傳欄

行走鄉間,服務群眾,這就是陂角村黨員幹部的幹事精神,他們充分發揮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通過實際行動將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助推脫貧攻堅的源泉動力,激勵並團結了廣大黨員群眾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實現黨建與扶貧的“雙促雙贏”效果。

來源: 河源日報 , 宣傳正能量、交流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