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才引智出實招 南充探索建立優秀大學生跟蹤培養機制

疫情期間,就讀於西華師範大學計算機專業的大三學生湯亞涵沒有閒著,一直在家中忙著“充電”。從《小學信息技術》相關教材的熟識、備課,到關於小學教育的知識面擴充,她一直在為即將到來的實崗鍛鍊做著準備。作為順慶區第一批跟蹤培養的優秀大學生中的一員,在新學期開始後,她就將前往五星小學開展實崗鍛鍊,從事為期一學期的計算機學科教學工作。作為我市在招才引智方面的一大創新舉措,順慶區於2019年下半年正式開始了優秀大學生跟蹤培養機制的試點,共計151名跟蹤培養的優秀大學生將奔赴各鄉鎮(街道)、機關部門、教育系統進行實崗鍛鍊,通過在基層的淬鍊與成長後,他們也將極大擴充我市優秀人才儲備庫,對我市優化人才隊伍專業結構和年齡結構,提升區域人才的總量、質量有著積極意義。

渴望提升綜合素質 優秀學子紛紛參與

湯亞涵是西昌市人,在南充讀大學的近三年時間裡,她早已把這裡當成了第二故鄉,對這座人傑地靈、蓬勃向上的城市有著深厚的感情。去年10月,她在班級群裡看到了順慶區優秀大學生跟蹤培養計劃的相關宣傳,毫不猶豫地報了名。作為學生會幹部與“青馬工程”學員,湯亞涵在學校一直表現優異,並順利地通過了筆試、面試與考察,成為了西華師範大學入選本次計劃的51名優秀大學生之一。“希望通過實崗鍛鍊,能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與綜合素質,未來能有機會留在南充這座美麗的城市發展。”對即將到來的實崗鍛鍊機會,湯亞涵有著無限的憧憬。

與湯亞涵情況相似的還有帥濤,作為西南石油大學機械電子工程專業大三學生的他,同樣也參加了優秀大學生跟蹤培養計劃。“我是眉山人,對於參加本次培養計劃,我的父母都非常支持,認為是一個鍛鍊、提升自己的好機會。”帥濤坦言道,他參與計劃更看重的是結合專業的課題研究實踐機會,同時他也有意願畢業後留在南充工作,為南充的發展貢獻力量。

跟蹤培養青年人才 加強優秀人才儲備

“優秀大學生跟蹤培養計劃,是順慶區深入實施人才強區戰略,遵循人才成長規律制定的,有助於引導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政治理想和價值觀。”順慶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對優秀大學生進行跟蹤培養,將有助於破除人才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障礙,著力強化人才工作機制創新,不斷優化人才隊伍專業結構和年齡結構,進一步提升區域人才的總量與質量。

據悉,順慶區優秀大學生跟蹤培養計劃從2019年6月啟動,並於當年9月22日正式發佈招募公告,計劃面向西華師範大學、川北醫學院、西南石油大學全日制本科三年級(五年制本科四年級)和全日制研究生二年級在校生,以2年為1個週期,每批跟蹤培養150人(特別優秀的可適當增加名額)。

“我們希望通過跟蹤培養,發現培養一批思想素質過硬、理想信念堅定、個人品行端正、專業功底紮實,對順慶工作有感情、對順慶發展有貢獻的青年人才,切實加強優秀人才儲備,提升區域競爭力,助推全區經濟社會發展。”順慶區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說。

據介紹,優秀大學生跟蹤培養計劃在選拔程序上按照“公開、公平、公正、擇優”原則,經過發佈公告、報名推薦、考察面試、筆試、體檢,最終與優秀大學生簽訂跟蹤培養協議。培養對象確定後,將通過開展理論學習、課題研究、實崗鍛鍊、鼓勵創新創業等方式進行培養。在社會實踐方面,將專門為培養對象組織走基層支教、義診、展覽、演出、講座、幫扶等各類公益活動,豐富培養對象的活動經歷。

培養對象在鍛鍊、實習期間及培養期滿後可享受經濟補貼、優先就業、表彰獎勵等政策,每批按照30%左右的比例評選優秀培養對象。參加跟蹤培養計劃並在順慶區就業的,可按規定享受該區人才招引在住房、子女就學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在該區機關事業單位就業後,繼續深造取得碩士或博土研究生學歷的,由所在單位給予不低於30%的學費補貼。

培養範圍擴大到全市 將“金鳳凰”留在南充

“受疫情影響,現在培養對象均未返校。在各高校開學後,我們將第一時間安排他們前往各鄉鎮(街道)、機關部門、教育系統進行實崗鍛鍊。”順慶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除了川北醫學院15名醫學專業培養對象因學科專業要求已到省內各綜合型三甲醫院開展實習外,他們為136名培養對象提供了包括機關文秘、專業技術、基層服務在內的各種崗位。

“順慶區在優秀大學生跟蹤培養方面先行先試,取得了良好的試點效果,下一步我們計劃在全市範圍內開展對優秀大學生的跟蹤培養,將更多從南充成長起來的‘金鳳凰’留在南充,為建設成渝第二城、爭創全省經濟副中心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市人才辦相關負責人說。(記者 馮方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