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歲半小朋友怎麼訓練,以便讓他可以在幼兒園獨立?

小蜜蜂媽媽


我女兒今年下半年也要上幼兒園了,為了讓她更好地適應幼兒園生活,我也開始有意識訓練她。

飲食起居訓練

1、吃飯方面

上幼兒園後,孩子的一日三餐吃飯時間比較規律。寶媽可以按照幼兒園吃飯時間安排寶寶吃飯,比如早上8-9點、中午11-12點、下午5-6點開飯,在早飯和午飯之間、午飯和晚飯之間可以給寶寶加餐,吃些水果、酸奶等。同時大人不要喂寶寶了,讓寶寶學會自己吃飯。

2、睡覺時間

寶媽可以根據幼兒園的作息時間,調整寶寶的睡覺時間。比如早上7點多起床,中午12點午休,晚上9點左右睡覺,讓寶寶養成良好的作息時間。

適應集體生活

有些寶寶在家很少出去,不敢和別的小朋友交流,寶媽可以經常帶寶寶出去,到遊樂場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耍,一起交流,讓寶寶提前適應集體生活,學會和別人相處。學會與小朋友分享,不至於在上幼兒園的時候與別的小朋友爭搶玩具或者食物。

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會寶寶有需求的時候要講出來,比如想拉屎尿尿、想喝水,被別的小朋友欺負等。

提前適應分離焦慮

有些寶寶出生就是寶媽一個人帶,重來都沒離開過媽媽,那寶寶上幼兒園後,第一次離開媽媽可能會鬧的比較厲害。


益教益樂


你真有先見之明,我們家寶寶五月份下旬的,九月份上學也就三歲三個月,所以我就提前訓練她,但是隻訓練個上廁所,沒尿褲子,其他方面沒少被叫家長,主要訓練四個方面:

  • 一、表達

很多寶寶在家裡要東西或者做什麼的時候會拿動作個,肢體語言來跟家長表達,在學校孩子太多老師不明白,提前訓練孩子把需求說出來,老師好理解,也比較好照顧到。

  • 二、如廁

我們這裡幼兒園不讓穿紙尿褲,而且老師不給換,一天下來可想而知行不通,所以要訓練寶寶要自己會去上廁所,會提褲子。

  • 三、吃飯

一定要訓練寶寶做飯吃飯,我們家的這個是個飯渣,幼兒園中午又不接送,所以早餐,早點,午餐,下午茶點都是在學校吃,我們家的這個我提前沒有想這麼多,結果去學校後天天吃飯最後一個,公立幼兒園,老師又不給喂,孩子吃不飽。

  • 四、穿衣

寶寶午睡為了防止感冒要脫衣服,起來要自己穿衣服鞋襪,我們家的扣子不會扣,拉鎖不會拉,襪子不會穿,沒少被放學後教育,後來娃實在學不會,再沒有穿過襪子😂。

其他方面都有老師教,提前把這些培養培養就好了😁


裸辭寶媽育兒記


這個問題我還真可以給你一些有用的建議。因為我家閨女剛上幼兒園,今天第二週第一天,還沒開學就很興奮的要去幼兒園,從第一天到今天每天都對幼兒園充滿著好奇和興奮。但她們班的孩子們,哭的也不在少數,甚至跟她玩得很好的朋友也在幼兒園因為想媽媽而哭了。而我家豌豆每天去幼兒園是頭都不會的,搞得我還有點失落,不過想想這是閨女成長的表現,還是比較興奮的。



那麼我是如何訓練閨女的呢?其實,我家閨女是我一手帶大的,之前我都是帶著她到處玩,自從疫情開始後,不能到處玩,加上她也2歲半了,也是需要開始做入園前的訓練和準備了。我是從這幾個方面入手的:


1、自理能力訓練



自理能力的訓練包括自己吃飯、如廁、穿衣服褲子、穿鞋襪,以及自己漱口等跟她生活息息相關的事情,有時候還讓她幫我摘摘菜,洗洗碗等等,當然想要訓練孩子的自理能力,就得經常誇誇她,而且還能讓她感受到成就感和責任感,讓她明白她是家庭的一員,長大了應該為家庭做一些貢獻,這樣孩子就會很樂意自己動手了。關於如廁,我還經常帶她到公共衛生間去如廁,因為幼兒園的廁所大都是蹲便,而家庭中大都是坐便器或者有自己的小馬桶,所以提前帶寶貝去適應蹲便對入園後如廁有很大的幫助。


2、提前瞭解幼兒園



要了解什麼呢?瞭解你周邊的幼兒園,最好能提前半年就開始瞭解,而且是帶著孩子一起去了解,一是讓孩子親自感受幼兒園的氛圍,二是家長可以瞭解一下幼兒園的師資、教學等。大致瞭解後,經常帶著孩子到理想中幼兒園附近玩耍,提前讓孩子適應瞭解周邊環境,也讓孩子去看看園裡孩子們上課的情形,讓孩子大腦裡產生對這個幼兒園的渴望,並告訴她等你長大了也像裡面的哥哥姐姐一樣上幼兒園,有很多小夥伴,還有老師教你畫畫、玩遊戲等等。千萬不要等等開學前才草草瞭解一下就送去了。


3、給孩子找個伴



我們家豌豆在2歲半以前是沒有玩得好的朋友的,因為我比較喜歡帶著她到處玩,而不是在小區裡跟老太太們一起帶娃聊天,但從今年年初開始,也就是疫情基本穩定後,可以帶著孩子在小區裡玩耍的時候,就在小區尋找了2個年齡差不多的孩子,一個女孩一個男孩,每天讓他們在一起玩,教會他們一些玩耍的規則,有時候還帶著孩子們串串門,讓三個孩子成為真正的好朋友,後來幼兒園報名也一起報名,分班的時候還分在一個班裡,現在三個孩子每天上幼兒園還在群裡越好,每天手拉手一起入園,所以幾個孩子都很棒,相比較於別的跟孩子來說, 適應能力 好很多。


4、提前講述



在孩子們開學前就需要提前給孩子講述一下幼兒園裡的情況,比如幼兒園裡都有誰呀;教室裡的結構擺設;上課內容;可能出現的問題,遇到後該如何解決,如何跟老師溝通等等,讓孩子提前有個預知,有個心理準備,也有個期盼,這樣到了幼兒園才不會一片茫然,才不會那麼恐懼。比如,我家豌豆今天在幼兒園午睡,我週末的時候就告訴她,並給她描述一個美麗的情景,一排排同學一起睡覺,左邊一個好朋友,右邊一個好朋友,睜開眼睛還有老師,多麼美好多麼幸福呀,所以她很期待在幼兒園跟同學們一起午睡。


5、不要嚇唬



很多家長遇到孩子不聽話的時候,總是會嚇唬孩子,有時候我也會,不過我不會用幼兒園,更不會用老師來嚇唬孩子,不要還沒開學,就讓孩子感覺幼兒園好可怕,老師好恐怖,因為我不聽話就會被送到幼兒園,孩子不聽話,講不通道理時,可以冷處理,也可以罰靜坐或者面壁思過,但千萬別拿幼兒園或者老師來嚇唬孩子。


6、語言溝通



這是最重要的一點,因為兩三歲的孩子,很多語言能力還比較弱,家裡家長大多能看懂聽懂孩子的需求,但幼兒園老師不能,所以提前教會孩子用語言溝通很重要,比如日常的需求,家長給孩子一個優質的語言溝通環境,不要用兒語溝通,也不要孩子一哭就滿足需求,一定要讓孩子學會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需求,如何與人交流,能教會一些禮儀和禮貌用語就更好了。


其實孩子們上幼兒園,孩子並不焦慮,而是家長更焦慮,因為家長的焦慮轉嫁給孩子後,孩子才會對幼兒園產生恐懼和害怕。但想要解決家長的焦慮,就得提前做好孩子入園前的訓練,讓孩子在入園前就學會獨立,家長也就能有足夠的信心相信自己的孩子能輕鬆的應對入園,遊刃有餘去適應人生的第一個群體生活階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