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青週報 | 一百三十三期

綠青週報 | 一百三十三期

綠青週報 | 一百三十三期

財政部提前下達2020年土壤汙染防治專項資金

近日,財政部提前下達2020年土壤汙染防治專項資金,包含31省(直轄市)35億元,並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按照《財政部關於印發的通知》等有關要求,加強專項資金管理,保障土壤汙染防治重點任務,增強預算執行力,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對已從中央基建投資等其他渠道獲得中央財政資金支持的項目,不得納入防治資金支持範圍。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針對泛在電力物聯網關鍵技術及典型應用開展研究

日前,科技部發布了2020年度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製造基礎技術與關鍵部件”等重點專項2020年度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其中,為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以及國務院《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 年)》《中國製造 2025》和《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 等提出的任務,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啟動實施“智能電網技術與裝備”重點專項。本重點專項總體目標是:持續推動智能電網技術創新、支撐能源結構清潔化轉型和能源消費革命。從基礎研究、重大共性關鍵技術研究到典型應用示範全鏈條佈局,實現智能電網關鍵裝備國產化。

四部委正式印發2020-2022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 確定三年分別退坡10%、20%、30%!

4月23日,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發展改革委發佈《關於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明確將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實施期限延長至2022年底,原則上自2020年起新能源汽車補貼分別在上一年基礎上退坡10%、20%、30%,且2020年保持動力電池系統能量密度等技術指標不作調整。另外還要求新能源乘用車補貼前售價須在30萬元以下(含30萬元),“換電模式”車輛不受此規定。爭取通過4年左右時間,建立氫能和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

河北發佈數字經濟發展規劃(2020-2025年) 實現分佈式能源和分佈式智能微電網協調互補

近日,河北省人民政府發佈《河北發佈數字經濟發展規劃(2020-2025年) 》,規劃指出,要推動電力基礎設施數字化,加快智能電網發展,實現分佈式能源和分佈式智能微電網協調互補,推進新型綠色能源生產和消費,加強能源資源大數據分析及應用,發展智能化能源分享和交易。

綠青週報 | 一百三十三期

工信部召開工業互聯網行業應用推進會

2020年4月2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召開工業互聯網行業應用推進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陳肇雄指出,推動工業互聯網加快發展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的重要舉措,對於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歷史機遇,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構築產業競爭新優勢,意義重大。我國是製造大國和網絡大國,發展工業互聯網具備巨大的市場需求和良好的產業基礎。近年來,我國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不斷夯實,融合創新應用不斷深化,產業規模不斷壯大,產業生態不斷優化,在促進新舊動能接續轉換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風電關鍵材料“卡脖子”:短期無替代可能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打亂了國內風電產業的生產節奏。在一臺風電機組中,葉片芯材、主軸承等部分零部件依賴國外進口。但疫情導致進出口通道受阻,國內風電產業鏈“卡脖子”的問題愈發明顯。在此情況下,部分風電設備生產難以按計劃交付,導致下游的風電場無法在規定時間節點前併網。某風電企業人士透露,今年上半年已經出現不少業主方取消項目或延期開工的情況。

上海年內擬建5座加氫站 支持公共領域增加燃料電池車示範線

4月23日,上海市發改委副主任裘文進在上海市政府新聞發佈會上介紹,支持有條件的地區在物流等公共領域增加燃料電池汽車示範線,年內計劃新建5座加氫站,同步研究加氫站佈局規劃和相關扶持政策。裘文進介紹,上海將進一步擴大新能源汽車應用規模,重點落實好三項工作。首先是加大公交、出租等公共領域燃油汽車置換新能源汽車的工作力度,今年計劃置換新能源公交車2500輛左右,純電動出租車5000輛左右。

IRENA首份《全球可再生能源展望》報告發布 脫碳可對短期經濟復甦提供支持

2020年4月20日,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 (IRENA) 在阿聯酋阿布扎比正式發佈其第一份《全球可再生能源展望》報告(Global Renewables Outlook: Energy transformation 2050)。IRENA指出,推動可再生能源轉型是實現國際氣候目標、同時促進經濟增長的機會,到 2050年將可創造數百萬個就業機會,提高人民福利。《展望》中揭示,儘管深入脫碳需要的能源投資總額高達130萬億美元,但其帶來的社會經濟收益也非常豐厚。從現在到2050年,與目前的能源系統相比,能源系統轉型可以刺激全球GDP累計增加98萬億美元。可再生能源相關工作崗位將增至約四倍,達到4200萬個,能源效率相關工作崗位增加到2100萬個,系統靈活性相關工作崗位增加到100萬個。

綠青週報 | 一百三十三期

疫情蔓延 美國煤炭產業陷入更深困境

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之前,美國的煤炭產業就存在一系列問題,比如燃煤電廠老化嚴重、來自天然氣和可再生能源的競爭激烈等。如今,疫情的蔓延讓能源需求減少,這使得美國煤炭產業陷入更深的困境。在美國大部分地區,為了控制疫情的進一步蔓延,對社會和經濟活動採取了限制措施,這使得電力需求減少,進而導致煤炭消費量的下降。一些公用事業公司可能被迫燃燒掉庫存中的煤炭,為新運來的煤炭騰出地方,這也是為了履行與煤炭生產商簽訂的合同而採取的無奈之舉。

南澳戶用電池儲能補貼退坡 引發搶裝熱潮

南澳政府在3月初的時候宣佈,將逐步取消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效的戶用電池儲能補貼計劃,並稱從4月15日起補貼上限將從6000美元退坡至4000美元。該州能源部長Dan van HolstPellekaan表示,這一聲明引發了大量家庭申請參加戶用電池儲能計劃,在過去短短的五週時間裡,就有12334套系統申請補貼。這些系統全部安裝完後,將有助於節省家庭用戶的電費支出,並使南澳儲能市場的規模新增146MWh。

英國今夏強行關閉風電場!

隨著英國新冠疫情的蔓延,英國工商業陷入停滯狀態,造成電量需求大幅下降,電力供過於求,國家電網將不得不發佈緊急命令,強制關停部分發電廠,當然也包括風電場。當前,陸上和海上風電場已滿足英國32%的電力需求。

法國官方公佈了44GW的可再生能源發展目標

法國政府發佈了國家能源計劃的正式法令-能源計劃(PPE)。該戰略的目標是到2023年實現20.1吉瓦的可再生能源發電能力,到2028年實現44吉瓦的能力。該法令指出:“為實現本文所設定的目標做出貢獻,在“2024年之前”啟動針對可再生能源的競爭性招標程序的指示性時間表如下。“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計劃每年對地面光伏發電進行兩次招標,每期最高1GW,而對於屋頂太陽能,每年將進行三項招標,每項招標最高300MW。”

德國“負電價”之憂!

在過去20年,德國投入近2000億美元推動清潔電力事業。大量投資如今帶來一些意想不到的結果:那就是德國用戶存在用電不花錢的情況,這種現象在週末特別明顯。根據歐洲電力交易所顯示,在最近幾個星期天和聖誕節當天,德國的電價又低於零。導致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氣候異常溫度較高,居民用電需求減小;同時德國風電提供了大量富裕電力。當然,這種“負電價”在德國並不常見,但是由於大量綠色電力的興起,這種情況會時不時出現。根據歐洲電力交易所提供的數據,2017年德國電價低於零的情況就超過100次,這意味著德國用戶在那些時點用電不僅不花錢,還要倒補貼他們錢。

4個歐盟國家天然氣市場首次跨境合併 確保可承受的天然氣價格

據俄羅斯油氣網4月21日布魯塞爾報道,來自愛沙尼亞、芬蘭、拉脫維亞和立陶宛的能源部門、監管機構和傳輸系統運營商就一份旨在建立未來區域天然氣市場一體化的路線圖達成了一致意見。這個共同區域天然氣市場將是歐盟第一個4國範圍內的跨境天然氣市場合並,它將使這個嚴重依賴進口天然氣區域中供應安全得到加強,並增加市場流動性和促進競爭,使這4個歐盟國家的所有消費者都能負擔得起天然氣價格和高質量的服務。

綠青週報 | 一百三十三期

佈局海外配電市場 三峽集團長江電力完成收購秘魯路德斯電力公司股權交割

2020年4月24日,中國三峽集團控股上市公司長江電力發佈公告稱,按照協議約定,以35.9億美元的基礎交易價格收購秘魯Luz Del Sur配電公司83.6%股權順利完成交割。2019年9月30日,長江電力公告通過公開出售程序,成功中標LDS股權,這是長江電力首次進入海外配電市場。

*ST華源扭虧為盈!

日前,華電集團旗下上市公司華電能源發佈了2019年年度報告。2019年,華電能源實現歸母淨利潤7556萬元,上年同期為-7.6億元,實現扭虧為盈。

補貼所累 光伏業務收入降幅95.13% 又一家光伏企業要轉型了

近日,耀通科技近日公佈2019年年度報告,2019年營業收入為1093.82萬,較上年同期減少53.47%;淨利潤虧損1028.3萬元,兩大主營業務合同能源管理和光伏發電業務均出現大幅度下滑,尤其是光伏發電業務。公司解釋稱,公司的光伏發電產品收入較去年下降2146.65萬,降幅95.13%,主要原因是公司發電項目受國家取消補貼政策的影響。公司稱,面對光伏市場日益萎縮的局面,公司積極進行戰略轉型,目前正處於戰略轉型空檔期。

華為闖入汽車快充模塊市場 能否打破行業僵局?

23日晚間,華為面向全球發佈新一代HiCharge直流快充模塊,而這也是華為首次公開發布充電模塊相關產品。根據華為方面的介紹,新一代產品將面向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市場,並提供面向國內市場的30KW功率產品,以及面向海外市場的20KW功率產品,而華為方面則測算,以平均每天充電14小時的負載情況下,華為單個充電模塊每年可以最高節省電費973元。與此同時,華為方面還在發佈會上介紹,將與國家電網、星星充電、南網電動等企業以及地方政府展開密切合作。

綠青週報 | 一百三十三期

全球風機市場未來年均投資額破6000億美元

近日,行業諮詢機構伍德麥肯茲發佈最新研究報告稱,預計2020年—2028年期間,全球風機市場的年平均投資規模將突破6000億美元。根據該報告,目前來看,主要風電市場將成為推動風機市場投資的主力。數據顯示,2020年,僅中國和美國兩大市場的風電新增裝機需求就將超過44吉瓦。其中,伍德麥肯茲預計,今年,美國對風塔的需求量將在5000座左右。

IEA最新報告:2019年全球光伏裝機114.9GW,累計627GW

近日,國際能源機構(IEA)表示發佈了最新報告,根據報告統計,2019年全球光伏裝機值為114.9GW,累計裝機達到了627GW。報告顯示,中國光伏市場出現了連續2年的下降,從2017年的全年光伏裝機值53GW,到2018年的43.4GW,2019年則進一步下降到了30.1GW。中國以外的市場,則從2018年的58.8GW提高到了2019年的84.9GW,增長幅度為44%。其中,歐盟裝機接近16GW,歐洲其餘地區約為5GW。

綠青週報 | 一百三十三期

廣州博依特智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廣州博依特智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創立於2014年,是一家提供製造業大數據挖掘服務的企業。基於物聯網、雲計算和大數據技術,挖掘工業數據價值,為企業及客戶提供安全、精準和全方位的服務。依託研發團隊十多年的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開發的智能信息技術體系,由博依特核心技術、博依特產品和博依特定製服務等組成。它是針對用戶生產、能源、設備管理需求,應用自主開發的博依特雲(POI-CLOUD),基於物聯網、雲計算和大數據技術,具有數據採集轉換傳遞、數據分析與挖掘、優化計算和信息化展示功能的智能信息技術平臺。主營業務:企業(區域)能源管理中心(POI-EMS)、企業製造執行系統(POI-MES)、預防性維護資產管理系統(POI-EAM)、生產最佳實踐(POI-POP)、用電預測(POI-EP)等技術產品的研發;節能潛力診斷、能源託管、設備狀態及故障診斷、設備運維託管、數據應用等。公司核心優勢:技術優勢、品牌優勢、經驗優勢等。合作需求:尋求在大型工業企業能管平臺領域有技術整合需求或有市場資源的合作伙伴。歡迎感興趣的企業致電“綠青網”諮詢。

山東魯信能源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山東魯信能源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作為魯信集團在節能減排及新能源開發領域的專業投資平臺,依託魯信集團的品牌、資金和投資管理優勢,整合先進技術資源,致力於以合同能源管理、基金等模式提供專業的節能產業投融資服務,並積極擴展以光伏發電為主的新能源(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分佈式能源)項目,從能源節約向能源生產和服務領域擴展。主營業務:工業節能、建築節能、新能源等領域的投資、運營、管理。核心優勢:品牌優勢、資金優勢等。合作需求:尋求在工業節能、建築節能、新能源等領域有市場資源的合作伙伴。歡迎感興趣的企業致電“綠青網”諮詢。

以上合作資訊由綠青網戰略合作伙伴中關村現代能源環境服務產業聯盟成員單位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