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兼并威胁统治根基,宋代统治者为何不抑制土地兼并?

导言

土地私有制的封建社会时期,土地兼并是最大的问题,造成了众多流民,对中央集权统治更是构成直接威胁,很多朝代的灭亡就和土地兼并脱不了干系。宋朝时期,土地兼并之风并没有弱化,反而不断的盛行,这其中又有何缘由呢?

土地兼并威胁统治根基,宋代统治者为何不抑制土地兼并?

宋朝之前是怎样应对土地兼并的?

每一代君王在建立中央统治集权之后,都会千方百计的去应对土地兼并问题,最主要的趋势就是打压土地兼并行为。虽然没有哪一个朝代完全杜绝了土地兼并活动的出现,但是统治者对于土地兼并问题的重视,使得一定时期之内土地兼并的趋势能够逐步放缓,从而保证农业经济社会的建设,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土地兼并威胁统治根基,宋代统治者为何不抑制土地兼并?

汉武帝时期,各地分封的诸侯为了形成强大的地方割据势力,不管是豪强地主还是官方贵族,他们都会通过手中的权力和经济优势去吞并其他人的土地,土地兼并之风非常盛行,严重的威胁到了中央集权的统治。此时,汉武帝接受了主父偃的建议,通过推恩令的形式,将诸侯手中的土地收归中央统治者的手中,这样就从中央层面抑制住了土地兼并之风。

土地兼并威胁统治根基,宋代统治者为何不抑制土地兼并?

另外,在唐朝时期推行的均田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统治者为了控制土地兼并之风推行的土地制度。在均田制推行初期,不管是劳动群体手中的土地保有量还是统治者集团从劳动群体当中获得的税收收都是相当可观的。直到安史之乱之后,因为均田制被大面积破坏,土地兼并之风再一次盛行。

宋朝时期农业生产取得了重大发展

宋朝时期是封建王朝当中经济发展比较强盛的一个朝代,这可能和宋朝产生的背景有所关联。唐朝从安史之乱之后,综合国力不断的下降,并且因为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战争也在各地不同程度的爆发,这就使得当时的人口数量下降,很多人口因为失去土地而变得流离失所。这也就激发了宋朝的建国统治者,他们明白战乱给人们带来的水深火热,也更加的明确如果要维护自己的政治统治稳定,就必须要改变百废待兴的现状。

土地兼并威胁统治根基,宋代统治者为何不抑制土地兼并?

所以宋朝时期的统治者鼓励农民和拥有土地的人大面积的进行作物种植,从而去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和粮食作物的产量。这样的鼓励政策,使得宋朝时期的农业经济得到鼎盛发展,以自然经济为主体的社会经济自然也就得到了改变。同时,宋朝的统治者也注重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和改进,出现了各种各样专业化的工具,提高了生产力,比如龙骨翻车。当然,这些股利政策和技术支撑都只是辅助条件,宋朝时期的农业经济之所以会如此发展,和当时统治者推行的独特的土地政策是分不开的。

宋朝推行"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宋朝时期的统治者是非常聪明的,他们知道不管中央统治集团发布怎样的政策措施,都不能够完全的抑制土地兼并,甚至还会起到反作用。因此他们在土地政策制定的过程当中,就明确的承认了土地私有制,而且还明文规定了,土地之间是可以相互买卖的,这就相当于认可了土地兼并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而且还将土地进行了商业化,国家除了税收的征收之外,并不干涉土地兼并。甚至某些帝王在位期间,国家机构也会参加到土地兼并活动中来。

土地兼并威胁统治根基,宋代统治者为何不抑制土地兼并?

所以,宋朝推行的"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政策,首先就是推动了土地产权制度变革,从而让大量的劳动力去开荒,增加了土地的面积。而且为了鼓励荒地的开发利用,宋朝统治者对新开发荒地的农民不征收税收,从而鼓励他们更多的去开荒。对于地方上荒地过多的问题,官吏是要受到严厉的惩罚的。不过在荒地开垦的过程当中,绝大多数人并不是为了享受不征收税收的优惠政策,而是因为朝廷不抑制土地兼并,还允许土地进行流转和买卖,他们能够从其中获得更大的效益。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推动了宋朝时期经济的发展。

宋朝统治者不抑制土地兼并,是为了发展经济

不在抑制土地兼并,能够让更多的土地合理化的利用发展规模经济,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这是宋朝统治者不抑制土地兼并的主要目的。而且有能力兼并他人土地的人,在经济实力方面拥有较为雄厚的优势,他们将土地兼并之后,除了传统的种植粮食作物之外还能够对土地进行投资,这样客观上可以推动宋朝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我想,这也是宋朝统治者不抑制土地兼并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因为朝廷不抑制土地兼并,就导致了大量的劳动力流离失所,他们当中有很大一部分人脱离了土地而寻求新的生存方式,比如到外面经商,或者做其他事业等。这就为宋朝建立初期百废待兴的局面的改变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土地兼并威胁统治根基,宋代统治者为何不抑制土地兼并?

而且剩余的劳动力很多人为了生存下去,他们不得不向土地兼并的大贵族低头,从他们手中租种田地,这对于中央统治者安定流民是有极大的好处的,至少这样的做法没有产生以前朝代的土地兼并问题,这就让他们更加相信不抑制土地兼并是好的。最为重要的是在他们的眼中,这样的政策和方式是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的。但我们也应当看到,宋朝统治者在不抑制土地兼并的时候,虽然在经济发展过程当中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成效,但是这样的土地政策并不能够长期推行,因为它不利于农民群体的稳定,还容易产生贫富差距问题,这也是后来宋朝时期面临的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加速了宋朝统治集团的败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