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兼併威脅統治根基,宋代統治者為何不抑制土地兼併?

導言

土地私有制的封建社會時期,土地兼併是最大的問題,造成了眾多流民,對中央集權統治更是構成直接威脅,很多朝代的滅亡就和土地兼併脫不了干係。宋朝時期,土地兼併之風並沒有弱化,反而不斷的盛行,這其中又有何緣由呢?

土地兼併威脅統治根基,宋代統治者為何不抑制土地兼併?

宋朝之前是怎樣應對土地兼併的?

每一代君王在建立中央統治集權之後,都會千方百計的去應對土地兼併問題,最主要的趨勢就是打壓土地兼併行為。雖然沒有哪一個朝代完全杜絕了土地兼併活動的出現,但是統治者對於土地兼併問題的重視,使得一定時期之內土地兼併的趨勢能夠逐步放緩,從而保證農業經濟社會的建設,推動生產力的發展。

土地兼併威脅統治根基,宋代統治者為何不抑制土地兼併?

漢武帝時期,各地分封的諸侯為了形成強大的地方割據勢力,不管是豪強地主還是官方貴族,他們都會通過手中的權力和經濟優勢去吞併其他人的土地,土地兼併之風非常盛行,嚴重的威脅到了中央集權的統治。此時,漢武帝接受了主父偃的建議,通過推恩令的形式,將諸侯手中的土地收歸中央統治者的手中,這樣就從中央層面抑制住了土地兼併之風。

土地兼併威脅統治根基,宋代統治者為何不抑制土地兼併?

另外,在唐朝時期推行的均田制,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統治者為了控制土地兼併之風推行的土地制度。在均田制推行初期,不管是勞動群體手中的土地保有量還是統治者集團從勞動群體當中獲得的稅收收都是相當可觀的。直到安史之亂之後,因為均田制被大面積破壞,土地兼併之風再一次盛行。

宋朝時期農業生產取得了重大發展

宋朝時期是封建王朝當中經濟發展比較強盛的一個朝代,這可能和宋朝產生的背景有所關聯。唐朝從安史之亂之後,綜合國力不斷的下降,並且因為地方割據勢力的存在,戰爭也在各地不同程度的爆發,這就使得當時的人口數量下降,很多人口因為失去土地而變得流離失所。這也就激發了宋朝的建國統治者,他們明白戰亂給人們帶來的水深火熱,也更加的明確如果要維護自己的政治統治穩定,就必須要改變百廢待興的現狀。

土地兼併威脅統治根基,宋代統治者為何不抑制土地兼併?

所以宋朝時期的統治者鼓勵農民和擁有土地的人大面積的進行作物種植,從而去提高土地的生產力和糧食作物的產量。這樣的鼓勵政策,使得宋朝時期的農業經濟得到鼎盛發展,以自然經濟為主體的社會經濟自然也就得到了改變。同時,宋朝的統治者也注重農業生產技術的提高和改進,出現了各種各樣專業化的工具,提高了生產力,比如龍骨翻車。當然,這些股利政策和技術支撐都只是輔助條件,宋朝時期的農業經濟之所以會如此發展,和當時統治者推行的獨特的土地政策是分不開的。

宋朝推行"田制不立""不抑兼併"的土地政策

宋朝時期的統治者是非常聰明的,他們知道不管中央統治集團發佈怎樣的政策措施,都不能夠完全的抑制土地兼併,甚至還會起到反作用。因此他們在土地政策制定的過程當中,就明確的承認了土地私有制,而且還明文規定了,土地之間是可以相互買賣的,這就相當於認可了土地兼併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而且還將土地進行了商業化,國家除了稅收的徵收之外,並不干涉土地兼併。甚至某些帝王在位期間,國家機構也會參加到土地兼併活動中來。

土地兼併威脅統治根基,宋代統治者為何不抑制土地兼併?

所以,宋朝推行的"田制不立""不抑兼併"的政策,首先就是推動了土地產權制度變革,從而讓大量的勞動力去開荒,增加了土地的面積。而且為了鼓勵荒地的開發利用,宋朝統治者對新開發荒地的農民不徵收稅收,從而鼓勵他們更多的去開荒。對於地方上荒地過多的問題,官吏是要受到嚴厲的懲罰的。不過在荒地開墾的過程當中,絕大多數人並不是為了享受不徵收稅收的優惠政策,而是因為朝廷不抑制土地兼併,還允許土地進行流轉和買賣,他們能夠從其中獲得更大的效益。這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推動了宋朝時期經濟的發展。

宋朝統治者不抑制土地兼併,是為了發展經濟

不在抑制土地兼併,能夠讓更多的土地合理化的利用發展規模經濟,從而產生更大的經濟效益,這是宋朝統治者不抑制土地兼併的主要目的。而且有能力兼併他人土地的人,在經濟實力方面擁有較為雄厚的優勢,他們將土地兼併之後,除了傳統的種植糧食作物之外還能夠對土地進行投資,這樣客觀上可以推動宋朝經濟和生產力的發展。我想,這也是宋朝統治者不抑制土地兼併的一個重要原因。另外,因為朝廷不抑制土地兼併,就導致了大量的勞動力流離失所,他們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脫離了土地而尋求新的生存方式,比如到外面經商,或者做其他事業等。這就為宋朝建立初期百廢待興的局面的改變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土地兼併威脅統治根基,宋代統治者為何不抑制土地兼併?

而且剩餘的勞動力很多人為了生存下去,他們不得不向土地兼併的大貴族低頭,從他們手中租種田地,這對於中央統治者安定流民是有極大的好處的,至少這樣的做法沒有產生以前朝代的土地兼併問題,這就讓他們更加相信不抑制土地兼併是好的。最為重要的是在他們的眼中,這樣的政策和方式是有利於農業生產的恢復和發展的。但我們也應當看到,宋朝統治者在不抑制土地兼併的時候,雖然在經濟發展過程當中取得了一定的積極成效,但是這樣的土地政策並不能夠長期推行,因為它不利於農民群體的穩定,還容易產生貧富差距問題,這也是後來宋朝時期面臨的最嚴重的社會問題之一,加速了宋朝統治集團的敗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