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模式”失灵谁该挨板子

近日,有报告显示,部分直播平台青少年模式与一般模式无差异,形同虚设。在9个体验样本中,除了2家平台规定“每天使用时长不超过40分钟”外,其他7家平台均可以通过输入密码,延长青少年模式下软件的使用时限。

一定程度上说,青少年模式的出现是家长、监管部门和平台达成共识乃至“妥协”的结果。这样做的好处是,既满足青少年接触新兴网络样态的需求,让家长放心,也减少了职能部门的监管成本。青少年模式沦为摆设,则粉碎了这种共识,自然让人担忧。那么,是谁让青少年模式有名无实,悄悄撤掉关卡,让青少年享受成年人“待遇”?

据统计,截至2019年6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为6.48亿,占网民整体的75.8%。与此同时,青少年沉迷现象与日俱增,引起全社会不安。在有关部门监督下,已有数十家网络视频平台上线了青少年防沉迷系统。相关平台曾表示,将加大技术研发力度,不断提高对青少年用户的识别精准度。而从调查看,所谓的精准识别变成了模糊识别,这恐怕是青少年模式中看不中用的重要原因。

本该守土尽责,却放弃责任,原因无须赘言。平台一开始就把青少年当作目标用户,让青少年“喜欢使用”是其初衷。后来出台防沉迷系统,是受外界压力所致。在推行过程中,将大门虚掩,甚至洞开,丝毫不让人觉得意外。

青少年模式失灵,提醒有关部门依法依规介入。去年8月,有关部门曾对此前上线“青少年模式”的20家网络视频平台的防沉迷效果进行了评估,指导相关平台调整优化功能设置,全量清理青少年专属内容池。如今看来,有必要持续进行评估,督促平台守住关卡。

除此之外,家长有责任扮演好监护人角色。家长对孩子多一些关心,多一些看管,多一些兴趣引导,比一味炮轰平台更有意义。

此外需要厘清,孩子总会长大,总得提升辨别能力,也终需不断适应社会发展。动辄将他们与网络新生事物“隔离”,并不明智,甚至是徒劳的,关键是如何引导。

预防和干预青少年沉迷网络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尽管责任有大小主次,但每个责任主体都不能虚掷改进自身的责任。哪个环节失守了,就在哪个环节加强兵力;哪个责任主体不出工出力,就该承担相应的责任。

(摘自《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