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春雨

家鄉的春雨

家鄉的春雨

  我的家鄉座落在晉西北部的一個小縣城裡,它的縣名叫河曲。這裡屬黃土高原地帶,一年四季分明,屬典型的乾旱地帶。這裡常年降雨量比較偏少,尤其是春季少雨,夏季乾旱,常常使農作物豐產受到影響。過去這裡曾有"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苦菜"的順口溜。形象地說明了家鄉的農業生產受降雨量的影響之大,範圍之廣。


  近幾年,隨著黨的扶貧政策的實施幫扶,家鄉沿川地帶不斷完善擴建新修了一些水利設施,擴大了沿川地區,利用黃河水灌溉的面積。山區也陸續挖鑿了一些旱井,用來儲備水源,可以抽水灌溉平地,為農業生產豐收起了很大的保障作用。然而天然降雨還是最好的,一年之計在於春,春耕春種前後,對下幾場及時春雨,是家鄉幾萬農民對春雨最迫切的期盼。


  也許城裡的市民對春雨的渴望沒有切身的體會,但從農村走出的我,對春雨的期盼是最有切身的體會。


  家鄉的春雨很難下。一場場春風吹綠了柳樹,吹紅了桃花,吹來了燕子,但吹不來春雨姍姍來遲的腳步!清明過後,偶爾就零零散散下起一兩場春雨,雖然下溼了地面,淨化了空氣,但對緩解春種點播起不了大作用,農民們種瓜種薯仍需要舀水點種。農民們最期盼有一場大的春雨能“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整天整夜的光臨,我也最思念家鄉的綿綿春雨的光臨。

家鄉的春雨

家鄉的春雨

  在久盼之中,一般在春夏交替的最後一個節氣——穀雨,家鄉才能迎來一場飽飽的春雨。


  在乍暖還寒的春日裡,當風和日麗的暖陽普照幾天後,人們感覺到天氣漸漸炎熱起來!當下午忽地颳起一陣陣南風來,天空飄動著成片成片的陰雲,不到個把小時,天空就變成灰濛濛的一片,春雨終於要光臨了!春雨剛開始下得不大,細如牛毛,如花針,密密地斜織著,房子、大樹都被籠罩在灰濛濛的雨霧中!隨後雨下得漸大漸小,當黑色的夜幕降落下來,春雨還是淅淅瀝瀝地打著節拍,伴疲倦的人們進入夢鄉!


  在清晨鳥兒青翠的鳴叫聲中,人們知道下了一夜的春雨停了,走出家門,老爺爺不住地笑著說著:"好雨——及時雨,春雨貴如油!"女人們說:"好雨——好雨,又能到地裡能挖那嫩嫩的苦菜當瀉火藥吃了!"男人們則說:"趕快到地裡鋪地膜,種綠豆、花生去,搶春種,保秋收!"孩子們高興地說:“我們到地裡挖野小蒜回家炒後,可以拌酸粥香噴噴地吃。"我說:"春雨美得如詩如畫,令人陶醉!"


  春雨過後的農家小院,鳥語花香,充滿無限生機。牆角的青草也長得寸把高,綠得油亮,惹得小羊快速跑出柵欄搶吃幾口,趕走幾隻在上面暫停的小蜻蜓。門前空地上的幾畦春菠菜,也長得一拃高了,水淋淋的,綠油油的,拔幾棵煮一盤涼調菠萊,十分爽口。門外的幾棵老榆樹也似乎一夜間開出了許多榆錢花,淺黃淺黃的,吸引農家老婆婆摘一些做個榆錢花大煎餅。院子裡的幾種果樹花兒開得更豔更濃,花味飄香滿院。枝頭的麻雀飛上飛下在捉蟲子吃。花臺上的韭菜昨天才一指高,一夜春雨的滋潤,就長到半尺高,嫩綠嫩綠的,莊戶人家可以香香地吃一頓韭菜合子。

家鄉的春雨

家鄉的春雨

  春雨過後的田野一片蔥綠。來到田間地頭,一行行的蔥苗長得整整齊齊,好像一個個挺立腰板的小士兵在為土地站崗。微風吹拂,紅蔥苗紋絲不動,直直準備使出全身的力氣直往上竄!蔥行中的苦菜也吸著雨露爭分奪秒地加油瘋長,一片片苦菜蕩起綠色的漣漪,那嫩綠嫩綠的青灰色鋸齒葉,令每個眷戀苦菜的人神醉痴迷,眼巴巴地把它找尋,人們對它充滿了青睞與眷顧。旁邊的苜蓿也泛了綠,綠油油的苜蓿已鋪滿地塊,一派茂盛,為春天裡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採摘幾把,鮮嫩無比,清沁心脾。只有吃過它的人,才能真正體味它的草香味和緩解便秘的作用。再看地圪梁梁處的野小蒜,葉片細長細長,一律向上,油綠油綠的,就像水仙花的葉片那樣美,惹得人尋尋覓覓,拿起小鏟,把它那深藏於土,而不肯顯露的小腦袋挖出來,圓圓的,白白嫩嫩的,充滿蔥香味的小精靈捧回家炒著吃。有的人甚至把野小蒜、苦菜、嫩苜蓿帶去城裡賣,讓縣城的菜市場內有了平時見不到的野菜,讓市民們青睞,也算是春雨給農村人帶來的經濟收入。


  春雨過後,地面的積水也能流到旱井裡,澄清後的水供村裡的人們洗衣、洗菜、澆菜地用。讓農村人的院子裡多了一個綠色的菜園子。


  是啊!家鄉的春雨,給家鄉的人們帶來豐味十足的野菜味,給村裡的山川田野換上了淺淺的綠裝,讓山村裡煥發出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也給莊稼人帶來了春種秋收的滿滿的希望。


  我愛家鄉的春雨!更感謝像春雨一樣給人們帶來無限美好的扶貧政策!


  作者:劉鳳珍 山西省河曲縣黃河路小學美術教師,熱愛文學,喜歡用文字抒寫對生活的熱愛情懷。曾在河曲視窗網、作家導刊、作家前線二刊、作家故事、作家驛站,文學顧事、望安山文學發表過多篇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