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一個月的小米手環後,為什麼我用回了我的電子手錶

因為經常運動,所以買了一個小米手環4,在我用了一個月後我又換回了一塊我以前一直使用的電子手錶,很多人會

智能手環被困在進退兩難的階段,市場需求不佳、工業設計有缺陷、體驗度不行,都是智能手環淪為雞肋的因素。在生活上,消費者不難發現,這款產品就目前而言,我們非常期待擁有,但擁有了之後又極快想要拋棄它。智能手環未來的發展,也許需要等待革命性產品的出現。

很多人曾經都想過戴個智能手環,監測著自己的健康情況,好像請了個私人健康助理給你提出專業性的意見,但從目前已推出的產品來看,這僅僅是很美 好的願景。雖說現在的智能手環產品已經很多,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很多人已經在期待著下一代產品,他們的想法可能是一樣的,對目前的這類產品比較失望,當然 這僅僅是目前的想法,對於未來我們還是比較期待的。

為什麼iWatch會這麼讓我們期待?可能正是iPhone的出現,打破了智能手機在我們印象中的傳統概念,所以人們期待著蘋果在智能穿戴設備 上能夠再次革命,即使目前iWatch是否存在還是個很大的懸念。所以iWatch越是被期待,也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們對現有穿戴產品的不滿,當然了這 種不滿是絕對有理有據的。

用了一個月的小米手環後,為什麼我用回了我的電子手錶


1:國內大環境因素

用了一個月的小米手環後,為什麼我用回了我的電子手錶

這玩意從國外興起,當然也是與國外良好的運動、健身環境相關,使用者迫切需要一個完整的運動數據,並且在專業的健身教練指導下進行下一步鍛鍊,更有實際意義。

而到了國內已經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產品”,廠商佔領市場,搶佔用戶入口等,剛出現這類產品時還可以以新穎的外觀提升下big格,用到最後也不知 道這些數據究竟能幹嘛,而在現在比較普及的情況下,它似乎已經失去了這個在國內特別受歡迎的功能。你可以想象一個沒有鍛鍊意識的人戴著它能有多少實質作 用?更多的只是一種裝飾而已。

也就是從這一觀點出發,在這些數據看膩了以後,再加上手環產品目前普遍的待機能力問題,很有可能在一次充電後你就懶得再去碰它,正所謂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綜合一些身邊人佩戴手環的結果,我們不難發現智能手環現階段絕對是一個讓你很想擁有,但是用了以後很快會摘下的產品,更多時候它給你帶來的也只不過是對大多數人來說幾乎無用、甚至是準確度相當低的數據。

2:所記錄數據是否靠譜

現階段智能手環的核心功能是計步(好low的名詞),但凡你打開任何一個產品的頁面,其對外宣傳都是一副高大上的樣子,比如什麼運動監控、健康 管理、私人助理等等,但實際來看現有的手環健康監測也僅僅是個計步功能而已,滿足你步行又或是跑步的記錄,僅此而已,而其中所顯示的卡路里消耗也僅是根據 步數計算得來。像騎車、有氧鍛鍊這些最基本的鍛鍊方式都不會被記錄其中,多少有些尷尬。

另外在使用過程中我還發現了一個應該算是比較嚴重的問題,不同品牌的手環在記錄數據時會出現很大差別,有時候你的一個小動作觸發了傳感器,很有可能就算你走了一兩步。

比如下面三款產品的數據記錄,在同時進行記錄的情況下,步數和睡眠情況都存在較大出入,我們到底相信哪個好?我們到底應該根據哪個數據為基礎來改善目前的情況?慌了···

用了一個月的小米手環後,為什麼我用回了我的電子手錶

不同手環記錄數據差距較大

用了一個月的小米手環後,為什麼我用回了我的電子手錶


不同手環記錄數據差距較大

對於本身就喜好鍛鍊、運動的人,手環只是個可有可無的輔助工具,更何況現階段它只能記錄步數,並且數據還並不是那麼的準。而平時不鍛鍊的人如果 想指望戴個智能手環起到督促自己鍛鍊作用的話,那肯定是白扯,手環只會是個裝飾品。智能手環如果可以跳出目前這些比較單一的功能,開發出一些好玩亦或是更 實用的功能,用戶群體可能還會進一步擴大。

3:手環記錄生活,但不能改變生活

如果我堅持使用一款手環,一直記錄我的日常數據,那麼問題又來了,一直記錄能有啥用?我整天看著數據能幹啥?好玩麼?很多手環已經可以把你睡眠 的總時間、醒來次數呈現給你,但這又能如何??好像我知道了我睡眠不好,就能在潛意識裡控制深度睡眠時間似的,不能提升睡眠質量,或是給你一些建議,這種 記錄完全雞肋。

很多手環內置了鬧鐘功能,號稱可以在你設定的鬧鐘合理範圍內,在淺睡眠狀態時叫醒你,看似很牛逼的功能,但在我使用了一段時間後才反應過來,這麼多年了我都是被鬧鈴叫醒,什麼淺深睡眠,好像對我也沒多大影響。

科技改變人的生活,但目前來看智能手環完全做不到,即使有些手環APP中可以根據你的身體數據提供一些建議,但是看起來就相當於百度百科的知識,對於個體而言,沒有什麼參考價值,自己也能查到,這種建議並沒有專屬性,屬於一些常識性知識。


用了一個月的小米手環後,為什麼我用回了我的電子手錶

根據個人身體情況提出建議,呵呵

所以現階段手環它只是記錄了你的生活,但沒法改變你的生活。每天走多少步,睡多少覺,還是一如既往。

現在部分廠商已經開始將計步數據通過各種社交軟件做出了挑戰任務、好友排名來刺激用戶使用,當然這也不失為一個很好激勵自己多鍛鍊的方法,短期之內確實有很好的效果,但這絕不是長久之計。

用了一個月的小米手環後,為什麼我用回了我的電子手錶

挑戰任務/好友排名

我也曾試圖去接受這個較新的事物,但通過很長一段時間的體驗後仍提不起興趣,當新品出現我會很關注,但瞭解過後無非是不同的外形下有著相同的功能,更多的時候反而覺得這麼個東西是個累贅。

現階段的絕大多數智能手環價格其實還是偏貴的,所以用戶大多數僅僅停留在關注的階段,而想購買小米79元手環的人,大多數肯定是衝著價格去的,反正也不敢,但究竟它能起到什麼作用,可能就和第一段所說的一樣,充滿了美好想象。

什麼時候手環成為了大多數人的必需品,就像今天的手機一樣,那麼也就到了智能手機被淘汰的時候。手環目前只負責記錄,真正的數據需要智能手機這 樣的終端去展現,所以目前的智能類產品能夠承載更多的功能,做到更高的集成度,也只有、且必須是智能手機了,將手環功能做進手機中,完全不是問題,所以智 能手環今後的發展,或許真的需要等待革命性產品的出現。

智能手環還有必要買嗎

經營自己的健康要像經營自己的事業一樣,因為我們每時每刻都在與自己的惰性和不良生活習慣作鬥爭!

或者你記住這句話就夠了:“無論使用哪款設備,讓你運動起來,才是這些設備存在的終極意義”。

也許只有通過一個小設備,把自己每天的運動或者睡眠數據量化後,才知道自己有多懶,才知道自己的睡眠有多麼的不好。

簡約設計讓佩戴舒適自然,重量輕幾乎可忽略;

佩戴的時間越長,跟蹤數據就越多。

數據監測,讓運動變得有趣,讓有堅持運動下去的動力和理由!

智能手環,是移動互聯網和物聯網設備技術的結合,也是運動健身和運動促進的完美結合,是把科技創新應用於全民健身領域裡的新典範。它打破了傳統意義上特定人群、在特定時間和地點舉行比賽的常規。可以通過手機、電腦隨時發起比賽,跨越空間,隨時召喚身邊不愛運動的人一起運動,改變不愛運動的習慣。並且運動數據通過手機客戶端和PC端上傳後、還能統計彙總、排名。從而實現親友、同事,公司等在同一個平臺上舉辦虛擬競賽、通過運動排名進行積分抽獎和互動、在線督促和管理等。

智能手環,讓你動起來!

BlaBlaBla這麼多,其實購買智能手環的必要性就是,看在自己已經花錢了的份上,還是去運動吧。

tips:圖文來自網絡 侵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