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階段如何度過才能成功考博?

博士學位是標誌被授予者的受教育程度和學術水平達到規定標準的本專業的最高學歷的學術稱號和最高一級學位。對於想要提升自身學歷、圓夢名校、高校任教和志在科學研究的同學們來說,讀博無疑是最好的選擇。對於進入研究生生活的你們,應該如何規劃自己的讀研生活,為讀博做好準備,不僅非常重要而且必要。


考博需要理清的兩個基本問題

步入研究生新生活的你們應該在讀研考博方面理清這兩個基本問題。

第一,讀研讀什麼?本科生學習的科目較多,涉及面較廣,看似都學了,其實學的大都是皮毛。研究生則不同,學習的科目變少,學習的專業性增強,學習內容不斷深化。換言之,研究的內容相較於之前,變得更加專業精深,讀研兩年或者三年下來,你們會發現自己對某個領域相比其他領域更加熟悉和了解。再者,讀研一般兩年或者三年,除去煩瑣的課程、論文、開題、考試等,所剩時間無幾。如何高效利用時間提升自身專業素養,才是讀研的重要意義所在。


研究生階段如何度過才能成功考博?

A&HCI SCI SSCI 翻譯 潤色 投刊指導

第二,考博考什麼?考博是對一個學生能力(知識水平、科研發展潛力、邏輯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外語綜合能力等)全方位、綜合的考察。任何一種能力不過關,考博這個大門你們都將無法邁過。考慮到當下考博方式多樣,包括普通招考、碩博連讀、申請考核、 直接攻博等多種方式,選擇什麼方式,做好相應的準備,對於考博能否成功關係重大。如何選擇好目標院校?如何和報考導師保持適當聯繫?這些內容都是考博需要解決好的問題。

筆者主要針對前三種方式(普通招考、申請考核和碩博連讀)如何備考,提出以下三點建議:第 一,本碩學校非985/211、非“雙 一流”高校的碩士生,建議通過普通招考方式考博;第二,本碩學校 為 985/211、“雙一流”高校的碩 士生,建議通過申請考核方式考 博;第三,碩士學校有碩博連讀名額且碩士學校是985/211、“雙一 流”高校,建議走碩博連讀。當下考博競爭白熱化,每年報考人數和錄取人數懸殊,博導選擇空間較大,因此對於一些報考名校的同學來講,建議考慮自身條件(如報考前自己所發表科研論文質量和數量、所取得的國家級和省級榮譽、學習經歷、科研潛力等)選擇考博方式。985/211、“雙一流”高校碩士生在考博、就業等方面,都會佔據一定優勢,但這並不代表非985/211、非“雙一流”高校的同學沒有機會,相反,這部分同學可以通過普通招考的方式實現自己的理想。同時,博士報考院校儘可能至少要比碩士院校高一層次,否則讀博的意義不是很大(博導所在專業是國家重點學科的除外)。

讀研考博階段劃分及任務安排

讀研日子稍縱即逝,研究生三年每個階段該做些什麼努力呢?研一剛開始,同學們大都處於新鮮、好奇的適應階段。一般研究生階段所有的課程都會集中在第一學期和第二學期。在這個階段,你們需要做的事主要有三件:

第一,認真上課,儘量以優異成績通過每門科目。因為,在你們提交的考博材料裡,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參考依據即碩士階段成績單。報考的博導及其他考官,可以據此初步判斷你們的學習態度和學習能力。

第二,儘可能早一點通過大學生英語六級考試甚至雅思、托福考試,分數越高越好。因為無論你們是選擇普通招考方式或者申博和碩博連讀,英語成績是必須要過關的。英語是普通招考的必考科目,而且是過關率極低的一門科目,因此英語基礎是否牢固關係著你們備考的整體性和連貫性。碩博連讀和申請考核的一個必備材料就是六級或者雅思等成績單,而且層次越高的學校對英語的要求越高。

第三,儘可能地嘗試將完成的課程論文投稿。一方面,嘗試訓練自己的論文寫作能力。因為讀博階段,每個專業基本上都要求發表一定數量的學術論文才有學位論文答辯的資格,為此博士生群體壓力重重。藉助這個機會,還可以初步鑑定你們適不適合讀博,進而早做打算。另一方面,部分碩士院校針對碩士生們也有發表論文的要求,建議你們儘早瞭解,早做準備。撰寫論文和論文投稿及發表都有一定的週期,越早越好。

經歷了研一,步入研二。研二的第一學期一項重要的工作是學位論文開題。論文開題關係著畢業和讀博期間的研究方向等多方面。在這個階段,建議你們多與碩士導師聯繫,結合導師和自身興趣,選擇合適的題目進行開題答辯。除此之外,研二階段由於課程較少,空閒時間較多,建議你們可以充分利用這段時間參與一些專業學術會議,瞭解當下所學專業發展動態,接觸優秀的專家學者,增長見識。同時,建議準備走申請考核和碩博連讀的同學們著重準備論文,特指 SCI、SSCI、EI、CSSCI、北大中文核心等權威期刊。因為採取這兩種方式招生的高校一般都會對論文發表質量及數量有較高的要求。但是在這些權威期刊發表論文的難度較大,週期較長,越早準備越好。

最為重要的是,論文發表的數量及質量是這兩種方式參考的重要依據。

因此,請你們務必注意這個方面。多發表高質量論文,多主持或參加一些科研項目,多在學術會議上作口頭報告等,這些都會為你們的考博之路掃除一些障礙。研二的第二學期,最為關鍵的就是學位論文初稿的寫作。一般情況,學位論文初稿要在當年11 月份之前完成,一方面考博提交材料會用到碩士論文相關的內容,另一方面也可以為備考博士留出足夠的時間。否則,研三上學期又要準備論文初稿又要備考博士,壓力可想而知。

在論文寫作之餘,一般是研二暑假結束之前,建議聯繫報考院校博導,有關博導的選擇可結合導師研究方向、導師名氣、導師競爭力、導師所在城市競爭力等多方面綜合選擇,特別要重視和博導第一次郵件或電話聯繫,如郵件聯繫,可附個人簡歷,如發表論文詳細情況、獲獎情況等。在博士生招生考試中,博導擁有絕對的選擇權,因此,這項工作太早太晚都不好,在暑假期間聯繫最為合適,最晚不能超過當年 10 月。研三階段第一學期,最為重要的就是博士生招生考試的備考。

一般情況下,大約當年 10 月~次年6 月是備考階段。在這個階段,你們要根據自身考試方式備考。一般碩博連讀和申請考核在當年春節前完成。申請材料主要包括:發表論文複印件,本碩畢業證、學位證,本碩成績單,科研計劃書,碩士論文摘要或全文,專家推薦書,獲獎證明等。

審核是否通過的主要依據按重要程度從高到低依次是發表論文、學習經歷、碩士論文、科研計劃書等。這些內容不是瞬間能取得的,務必重視平時的積累。走普通招考的同學們,在完成碩士學位論文初稿後,就要投入到備考中。博士普通招考主要分為初試和複試。初試在次年的 3 ~ 5 月,主要考英語(或俄語、日語、法語等),兩門專業課;複試在次年的 4 ~ 6月完成,初試通過報考院校的分數線才有複試資格。因此,這種方式的關鍵就在於初試要儘可能高分通過。初試的關鍵在於英語,建議你們參考報考院校往年的英語真題,有針對性地進行閱讀、詞彙、翻譯、作文等專項訓練。專業課建議文史類、社科類同學可以通過泛讀專業課經典書籍 - 梳理學科框架 - 精讀重點章節 - 泛讀報考院校學科帶頭老師論文 - 精讀報考導師權威論文 -研究歷年專業課試題 - 猜測當年專業課試題的方式,來加強專業課的學習。

研三第二學期要準備考博複試和碩士學位論文答辯。每年這個時候,準應屆畢業生們都會忙得焦頭爛額,捉襟見肘。這個時候也是導師血壓升高,學生焦慮、抑鬱的高發時期。因此,在研二上學期提前把論文初稿寫好,儘早和碩導商量修改內容及確定最後的學位論文顯得尤為重要。也許有些學生不願意反覆修改論文,但是請有這種想法的同學明白兩件事情:首先,論文修改,建議你們耐下心來,無論願意與否,論文就在那裡,何必跟自己和老師過不去呢?其次,論文早日修改完成,考博才能心無旁騖。研三第二學期第二重要的事情就是考博複試,這也是考博最為重要的一關。要注意三點:第一,專業和前沿知識要紮實。第二,一定要自信。第三,態度一定要誠懇。總之,務必碩士要順利畢業,拿到碩士畢業證和學位證。因為,博士生入學時需要提交碩士學位證書和畢業證書,否則取消入學資格,並且現在保留博士入學資格的高校越來越少了。如果因為畢業論文或者其他事情不能按期畢業的話,博士估計就要來年再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