艇小炮大,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炮艇時代


艇小炮大,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炮艇時代


從本質上講,這些炮艇可以分為上述三大類:為海外服務而建造的遠洋炮艇,負責保護海岸的地方防禦船,以及主要任務是支持陸地作戰的河炮艇。另一類炮艇根本不是炮艇是武裝民用輪船、客輪、漁船甚至遊艇和汽艇。英國皇家海軍、美國海軍、德國海軍以及其他一些國家所使用的遠洋炮艇,都是為了執行保護海外國家利益的任務而保留下來的,如果形勢需要,它們有能力被派往潛在的動亂地區。其次是規模較小的沿海炮艇,它們的射程和武器裝備往往有限,它們的主要作用是保護港口,或在沿海水域充當巡邏艇。它們都有兩個基本的功能,作為海外殖民地和前哨以及支持在河流或沿海水域附近進行的陸地作戰。執行其他大型戰艦無法執行的任務

炮艇的起源


艇小炮大,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炮艇時代


在航海時代,炮艇是一種小型的槳或帆船,通常比一艘大船上的小艇大不了多少,這些船通常在船頭攜帶一門大炮,通常從友軍港口出發,冒險攻擊敵人的軍艦,這種炮艇一直廣泛使用到19世紀中期。蒸汽推進的發展產生一種新的和更有效的戰艦,19世紀40年代,皇家海軍建造了三艘原型炮艇,他們最初的任務是從沒有防禦炮隊覆蓋的淺水處攻擊法國瑟堡港海軍基地,這些小船中的第一艘拉斯帕號在1854年投入使用,帶著兩門蘭卡斯特式的滑膛炮,於1855年夏天抵達亞速海,攻擊俄國船隻,襲擊沿海村莊並參與圍攻塔哥諾沃格。在芬蘭海岸附近的沿海水域和亞速海的淺海中使用得非常成功,1854年,英國共建造了12艘炮艇,第二年又建造46艘,1856年更是建造了124艘。


艇小炮大,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炮艇時代


當戰爭結束時,英國海軍不得不為這支新的小型艦隊尋找用武之處。從那時起,炮艇開始接受它們在半個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裡所擅長的角色——為“炮艇外交”一詞提供海軍力量。這些炮艇和隨後的許多類似的船隻將在維護大英帝國發揮重要作用。當時幾乎四分之一的地球由英國管理或統治,她的商船主宰著全球的海上貿易。皇家海軍的任務是保護這些海洋航道,以及所有其他伴隨帝國維護而來的海軍任務。這些措施包括鎮壓奴隸和海盜,保護英國在海外的資產,維持自由貿易和保護裡坦的海外財產。炮艇的低運行成本,加上其較高的現代火力和較淺的吃水,使它成為滿足這些重要作用的理想船隻。實際上,半個世紀以來,這艘不起眼的炮艇成了海上的世界警察。


艇小炮大,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炮艇時代


在19世紀50年代後期,英國炮艇被派往遠東參加第二次鴉片戰爭,這一時期中國使用的炮艇是參加過克里米亞戰爭的老兵。1859年至1867年生產的“菲勒梅爾”級炮艇,代表了一個新的起點。,這種新型炮艇是專門為保衛大英帝國和平而設計的。比他們的前輩稍大一些,可以攜帶兩倍的武器。遠在半個地球之外的北美,另一支海軍正在大量建造炮艇。在美國戰爭期間,美國海軍建造或改裝了大量蒸汽動力的海戰戰艦,用來加強對南部聯盟港口的封鎖,或在公海上追捕南部聯盟的襲擊者。“炮艇”一詞經常被用來涵蓋這些不同的軍艦,因為它們的武器裝備和作用與英國軍艦相似。更有趣的是“河炮艇”的發展,設計用於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這些船大多是由明輪驅動的,而不是螺旋槳,在這些大江大河的狹窄和經常是困難的水域是一種更實用的推進方式,

炮艇的發展


在19世紀60年代,歐洲和美洲都迎來了鐵甲時代。當主要的海上強國開始建造鐵甲的主力艦時,起初這種發展對低級炮艇幾乎沒有影響,或者就此而言,對用於保護或巡視海上航道的新型巡洋艦影響也很小。然而,在建造新一代維多利亞式炮艇的船殼時,鐵逐漸成為首選材料。這是一段海軍艦艇建造、武器裝備和功能都發生巨大轉變的時期,英國海軍部開始認識到鐵質船殼的價值,當涉及到為海外服務而設計的炮艇時。它們的維護成本更低,不受船蛆的破壞,最重要的是建造成本更低,1864年建造的毒蛇級炮艇是為了將經典炮艇的線條與鐵甲防護結合起來。但速度太慢,不適合在海上航行,最後被拖到百慕大,在那裡作為港口巡邏員,這是第一批使用鐵木複合結構的英國炮艇,在鐵架上建造了木船殼。這為後來的炮艇樹立了標準,還使用了一種噴水推進裝置——這是一種超前的想法,事實證明它既巧妙又不實用,


艇小炮大,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炮艇時代


19世紀70年代早期生產的“平鐵”炮艇同樣具有創新性,這是海軍戰術理論陷入死衚衕的結果。這些是“沿海炮艇”,設計用於在英吉利海峽作戰,它們奇特的外形為它們贏得了“扁鐵”的綽號。這些看起來很滑稽的小船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的炮艇的前身,裝備了一門10英寸大炮,對於承載它的小船體來說似乎太大了。儘管這些炮艇不實用,但有幾艘作為炮艇訓練艦倖存下來,並在1914年仍在服役。它們被及時翻新,並被派過英吉利海峽去攻擊被德國佔領的比利時海岸。這使它們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服役的最古老的現役炮艇。到19世紀70年代中期,維多利亞後期炮艇的設計都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徵。這些炮艇是遠洋航行的船隻,通常裝有三根桅杆,儘管當時強調以帆力作為增加蒸汽推進的一種手段的觀點已逐漸消失。但大多數炮艇仍然是單螺旋槳船,速度相對較慢,只有10-14節。


1904年12月,英第一海軍大臣約翰·傑基·費希爾揮筆幾下,下令皇家海軍解散其龐大的炮艇艦隊,90多艘戰艦被銷燬,他覺得在這個鋼鐵、速度和火力的新時代,這些過去時代的力量遺蹟幾乎成了累贅。正如費希爾所說的,這些船太弱了,不能戰鬥,也太慢了,跑不動了——他把它們統稱為“守財奴的破爛貨”。用於維護這些戰艦的資金和人力被轉移到建造和配備新的無畏戰艦上。1860年,皇家海軍大約有200艘蒸汽炮艇在服役,1906年裁減之後的英國炮艇隊只有54艘炮艇還在服役。到1914年只有10艘還在現役名單上,其餘的則被作為為補給船或勘測船、港口船或投標船。十艘現役炮艇包括三種不同級別的艦艇。其中四艘是1890年代建造的,還有兩艘警戒級炮艇在中東和南太平洋服役。另外四艘現代卡德摩斯級是在削減之前最後一批進入服役的炮艇,於1900年到1902年之間建造的,這一小群炮艇是皇家海軍中曾經數量最多的軍艦的全部。

艇小炮大,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炮艇時代

自1815年以來,英國一直享有毋庸置疑的制海權,其船隻主宰著全球貿易。但從19世紀80年代開始,美國、德國和法國等國海軍力量也在增強。美國開始威脅英國的世界海上貿易的支配地位,因此需要自己的軍艦來保護的利益,美國國會決定他們需要對他們的艦隊進行現代化改造。美國海軍在1883年建造的第一艘驅逐艦被正式命名為“快船”,但這艘船卻在1883年下水炮艇的外形。“海豚號”在1885年開始服役,四年後,三艘約克鎮級炮艇中的第一艘加入了“海豚號”的行列,這三艘炮艇被美國海軍稱為“巡邏炮艇”。這些都是美國海軍炮艇不斷壯大的開端,這些炮艇是為了保護美國在加勒比海和遠東地區的利益而建造的。1898年美西戰爭結束後,美國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地區獲得了新的殖民地,並從西班牙海軍手中奪取了一些炮艇。到1914年,美國海軍現役炮艇數量幾乎是皇家海軍的兩倍。

德國雖然她在19世紀後期建造了幾艘炮艇,但這些炮艇的設計是為了滿足舊炮艇在沿海攻擊和防禦方面的作用,而不是為了維護海外殖民地的治安。法國人到1870- 1871年普法戰爭結束時已經擁有了一支規模可觀的蒸汽炮艇艦隊,但與德國人服役的炮艇一樣,這些是沿海的炮艇,用於保護法國的港口和攻擊敵人的防禦工事。直到19世紀80年代中期,第一艘專門建造的炮艇才被用來保護法國海外殖民地。19世紀90年代後期,更現代的鋼殼“驚奇級”炮艇在法屬印度、加勒比海和非洲西海岸附近海域服役,在1914年戰爭爆發之前的幾年裡,許多其他國家的海軍都有了自己的炮艇。雖然“大英帝國治下的和平”將持續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但其他海上強國開始建造自己的炮艇來保護自己的海外利益。當這些海上強國彼此保持和平時,海軍力量的增長並沒有造成任何問題,但是如果歐洲戰爭爆發,這些炮艇就會成為敵人。

炮艇的火力


艇小炮大,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炮艇時代


在大多數情況下,一戰炮艇上攜帶的最大火力是4-6英寸(10-15釐米)的大炮,大型火炮構成了這些炮艇真正的進攻力量,打擊岸上敵人陣地,英國炮艇攜帶六門4in/40 QF Mark IIl速射炮,成對安裝在船的前部、後部和中部,這樣三門炮可以向每一側射擊,這些4英寸(10.2釐米)的大炮射程7000米,併發射高爆炮彈。德國炮艇攜帶的10.5釐米(4.1英寸)火炮射程更大(12200米),許多美國海軍炮艇上安裝的4in/40炮是一種類似的武器,射程10520米,奧匈帝國船隻上裝載的是相對較小的-4.7英寸(12釐米)/50斯柯達式大炮。

英國的、德國的或美國的大炮射速大約是每分鐘八發,斯柯達炮射速為每分鐘10發至12發,通常配備一系列彈藥,包括彈片、高爆彈和半穿甲彈,可以用於防空以及與岸上目標交戰。炮艦的第二武器就像外表一樣變化多端,傳統上,維多利亞時代炮艇裝備了小型的輔助武器,主要是76毫米,57毫米,47毫米、40毫米火炮和機槍,小型武器主要用於船隻防禦或防空保護,大多數炮艇無論大小都攜帶一挺或多挺機槍。在很大程度上是馬克沁機槍或施瓦茨洛澤,柯爾特或維克斯機槍的變種,由250發帆布帶發射,射速可達每分鐘500發。就像這一時期炮艇上攜帶的其他輕型火炮一樣,如果安裝得當,它們可以用來對飛機和水面目標開火。

除了遠洋炮艇,這些小戰艦的軍備是為“轟炸岸上”而設計的,而不是為水面作戰。炮艇目標是更遠的地面目標,因此炮擊是由岸上的觀察員指揮的,而不是從船橋上指揮的。通常這是通過無線電將炮艇的艦橋與岸上的海軍炮艇支援隊連接起來,但通信也可以通過日像儀或信號旗進行,電話或偵察機被用來幫助修正射擊的落差。在攻擊之前,飛行員和炮手必須練習相互通信,以克服當代機載無線電設備固有的不可靠性。1914年這些艦艇缺乏現代的測距和火力控制設備,而這些設備是有效打擊其他水面艦艇所必需的。只能使用雙筒望遠鏡、羅盤方位和炮手技能在瞄準線內的射擊,所有的炮艇都有固定的位置,通常是在桅頂上或者在艦橋後面或下面的一個標繪站或發射站被用來分析收集到的射程和方位信息,並將其傳遞給炮手。隨著戰爭的進行,安裝上測距儀,整個過程變得更加複雜,信息轉發器和配電盤也被用來協調炮艇主炮的火力,實際上沒有人期望他們會與其他小型戰艦遇上而交戰,儘管有這個可能。

炮艇的戰場表現


艇小炮大,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炮艇時代


如果列出所有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服役的炮艇的戰場表現如何是不現實的,只能簡短地看看那些關鍵的戰區在衝突中發揮了最大的作用的炮艇,他們在行動中的表現是炮艇效力的最好證明,1914年8月,德軍迅速穿過比利時,到達英吉利海峽沿岸。為了減緩他們的前進速度,英國老蟻級的“扁鐵”炮艇重新投入使用,派往比利時海岸,壓制正在比利時奧爾特周圍建立的德國海岸炮兵連,它遭到了德國軍隊壓倒性數量的攻擊。儘管城市被攻陷,但德軍的進攻最終還是因為炮艇猛烈的炮火而停止了。在歐洲的另一端,奧匈帝國的多瑙河艦隊也從戰爭一開始就投入了戰鬥,1914年7月28日,當奧地利對塞爾維亞宣戰時,這條河成了前線,艦隊炮擊了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並阻止塞爾維亞人越過薩瓦河進行反擊。

1914年11月英國軍隊由炮艇支持登陸巴士拉,第二年夏天,英國人開始沿著底格里斯河向土耳其人的要塞庫特挺進。兩艘炮艇一起向河上游推進,到11月,英軍已抵達巴格達城外的希提豐,由於補給不足,英軍撤回庫特。被一支龐大得多的土耳其軍隊追擊。新到的飛級炮艇盡其所能支持撤退,但螢火蟲號在撤退中被捕獲。庫特被包圍,飛級炮艇為救援部隊提供了火力支援。然而,他們沒能拯救守備部隊1917年3月11日,英國人在6艘炮艇的帶領下進入巴格達,奪回了16個月來一直懸掛土耳其國旗的“螢火蟲”號。土耳其軍隊的殘餘撤退到摩蘇爾,英國炮艇在這場戰役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因為這條河是進入美索不達米亞的唯一可行的通道,炮艇阻止土耳其人使用河流作為撤退的大道。

結論

炮艇是一種超過自身重量的戰艦,在遙遠的戰區可以感受到它們的存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這些小型炮艇在戰爭的頭幾個月裡扮演了一個被遺忘的角色。在多瑙河和底格里斯河,遠至非洲中部、俄羅斯北部和愛琴海,炮艇盡其所能影響戰爭的進程。而這些炮艇都很小。由於易受攻擊,而且往往裝備簡陋,它們能夠在常規戰船無法冒險的地方作戰,並能在它們參加的戰役中施加相當大的影響。簡單地說,這些小炮艇的衝擊超過了它們的重量,這群小戰艦可能是過去時代的遺留物,但在適當的情況下仍然有足夠的力量來改變現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