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傻大鬧寶萊塢》看教育:學習的目的不是考試,而是活學活用

因材施教。

第一次聽說過這個詞語,是有關孔子他老人家的教育理念。孔子,想必各位都不陌生,作為中國人,對於這位儒家的聖人,那可是應該必須知道的。

孔子,是儒家的聖人,並且是一位偉大的教育家,在兩千年前就提出了因材施教。

最近重溫一部印度的有關教育的電影,評分很高。名字叫做《三傻大鬧寶萊塢》,雖然是帶有喜劇成分,但是卻折射出一堆有關教育的問題,引發大家的思考,才會獲得一致的好評。

電影主要講了什麼呢?肯定不是三個傻瓜。

從《三傻大鬧寶萊塢》看教育:學習的目的不是考試,而是活學活用

講的是故事的三位主人公:Rancho,Farhan和Raju。他們進入了印度最好的理工科大學,這所學校能培養出很好的工程師,能找到很好的工作。Farhan和Raju因為各自的原因,各自的目的,而成為工程師。

但他們中間有一個人卻並不熱衷於成為工程師,那就是Farhan,父親辛苦供他上大學,是讓他好好學完,出來成為收入高的工程師,他的興趣愛好卻是成為一名野生攝影師。在最好的大學,他的成績並不理想,到畢業是很困難的。

另外一個Raju因為家庭的壓力,導致他不得不遵守學校的規則,努力獲得成績,最終獲取好的工作,但是家庭的壓力,導致他沒有自信,天天求神拜佛。有句比較有意思的吐槽“他們賄賂神的錢,連監考老師都收買不了。”

然而,他們二位最大的幸運就是遇見了Rancho,一個第一天就把校長問倒的“問題學生”,之後在Rancho的引導下,一個追隨自己的夢想,如願成為攝影師,一個順利簽約大公司。

其中Rancho的學習方式和思維思考,值得我們現在的父母思考。

從《三傻大鬧寶萊塢》看教育:學習的目的不是考試,而是活學活用

1.讓孩子不要死讀書

知識要活學活用,我們學習的目的不是背誦考試,而是為了使用,背誦考試只是檢測掌握程度的一種手段,但不是隻有這一種手段。讓孩子學習知識,不要為了考試而學習,要活學活用知識,而不是到了考試的時候用上,到了生活中就扔一邊。

正如電影中的Rancho解釋機器這個單詞的定義的時候,他給出了自己的答案,而不是書上的定義,老師說他錯了,並表揚了那個背誦一字不差的學生。

然後Rancho反駁了老師,難道自己的不更簡單和理解嗎,然後調侃了老師一把,最終離開了課堂。但是在電影的最後,並不是盲目死記硬背的Rancho,臨時製作了一部機器,幫助校長的小孫子順利出生,改變了校長的看法。

你看Rancho就是活學活用知識的代表,並不是只知道死讀書,而是能夠靈活應用知識。對於書中的知識理解,要懂得應用,如果他像那位背誦的學生一樣,最終校長可能迎接不到小孫子的到來。

所以孩子要活用活學,不死記定義,不做紙上談兵的人。

從《三傻大鬧寶萊塢》看教育:學習的目的不是考試,而是活學活用

2.尊重孩子的興趣

家長要尊重孩子的興趣,引導孩子的興趣,這樣孩子才能獲取更大的成就。

電影中Farhan並不想學工程,但是因為工程學是父親讓他學的,而且工程學能獲得更好的職位,更高的薪水。但是,

並不是Farhan熱愛的工程學的課程,Farhan儘管很努力還是考倒數第一,真正熱愛工程的Rancho反而輕而易舉就能成功,相反在攝影方面,Farhan有更大成就,最終成為了著名攝影工作室的一員。

所以家長要尊重孩子的興趣選擇。

3.不要給孩子太多的壓力。

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多的壓力,這樣導致孩子精神和關注度都在成績上,從而分心,無法集中最大的精神在學習上面。最終孩子可能因為一次考試成績不好,而感到更大的壓力,從而越努力越焦躁,最終獲取到不理想的成績。

正如電影中的Raju,因為家庭壓力的原因,導致他求神拜佛求考試必過,沒有自己的自信,把精力用於這些方面,能取得好成績嗎?

總之,推薦家長們有空還是去看下這部電影,能讓人反省自己對於孩子的教育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