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投資830億元!廣州南沙版“珠江新城”正在崛起

4月26日,南沙自貿區掛牌5週年之“綠色明珠,築夢未來”活動在南沙明珠灣舉行。南沙明珠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盧勁松介紹了明珠灣起步區的開發建設成果。

據介紹,截至今年4月,被稱為南沙版“珠江新城”的明珠灣起步區已落戶項目31個,涉及總投資約830億元。明珠灣起步區逐步成長為南沙發展的新能級。

一、明珠灣起步區概況

明珠灣區地處南沙新區803平方公里的核心區域,規劃總面積約103平方公里。明珠灣起步區位於明珠灣區西北部,規劃面積33平方公里,分為靈山島尖、橫瀝島尖、蕉門河口片區、慧谷西區四個片區,其中9平方公里納入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南沙新區片區範圍。

作為明珠灣區、南沙新區及自貿片區先行開發區域,明珠灣起步區將緊抓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深化國家新區、自貿片區改革開放創新,著力打造粵港澳全面合作示範區的核心區,建設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粵港澳大灣區中央商務區。

明珠灣起步區自然地理環境極好,具有建設生態山水之城的天然稟賦。

明珠灣起步區位於珠江出海口的蕉門水道、鳧洲水道、龍穴水道、上橫瀝水道和下橫瀝水道五條水道匯聚之地。東北面有海拔294米的黃山魯。自然呈現三江六岸、山水相連的良好山川地理形態,猶如南海之門的一顆璀璨明珠。

依託獨特的自然稟賦和嶺南水鄉文化脈絡,我們一直以“國際化、高端化、品質化、精細化”為目標,秉持“綠色生態、低碳節能、智慧城市、嶺南特色”的城市建設理念,高起點規劃、高品質建設,將明珠灣起步區打造成為世界級的宜居宜業的“南海魅力灣區”。

二、明珠灣起步區開發建設時序和進展情況

依託現有的自然稟賦,明珠灣起步區五年來對標國際國內先進城市,有序推進區域開發建設,宜居宜業的明珠灣起步區已初具雛形。

蕉門河口片區(約1.8平方公里)最先啟動,在2013年開始建設,計劃今年基本完成開發。

靈山島尖(約3.5平方公里)是近期二級開發重點區域,在2014年啟動開發建設,2018年底基本完成了基礎設施建設,計劃今年基本完成城市產業導入。

橫瀝島尖(約7.3平方公里)是目前一級開發重點區域,在2018年全面動工,計劃2023年完成基礎設施建設,2025年完成產業導入。

慧谷西區(約5.9平方公里)屬歷史開發區域,將以三舊改造和城市更新的方式逐步完善基礎設施和提升城市功能。

區域交通設施建設方面,明珠灣起步區範圍內,地鐵4號線延長線和連接明珠灣起步區內外的鳳凰一、二、三橋已建成通車;地鐵18號線和明珠灣大橋已全面啟動建設,同時,規劃建設地鐵15號線、NS1、NS2等內部環線和跨江隧道、蕉門隧道。目前,靈山島尖已形成完備的內部交通體系,橫瀝島尖已完成城市控規,市政道路路網正在有序推進建設,預計2020年主幹路網通車。未來明珠灣起步區對外交通將形成“10、30、60”交通圈,即“10分鐘到高速出入口,30分鐘到廣州中心城區及周邊樞紐,60分鐘到深圳、中山、珠海、香港、澳門等城市”。

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主要包括市政道路建設、地下空間、水利水系和外江堤岸(濱水景觀帶)等。目前,蕉門河口片區基礎設施建設已完成,慧谷西區基礎設施已有一定基礎,未來將隨著產業導入逐步升級改造。

靈山島尖基礎設施建設總投資約82億元,目前,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完成,進入完工驗收及收尾階段。其中,全長23.2公里的市政道路已全面通車;地下空間和綜合管廊是集交通、商業、文化、市政、防災等功能於一體的複合型地下綜合體;外江堤岸設計採用國際先進的“生態堤”的理念,滿足抵禦200年一遇的風暴潮的防洪潮標準,避免傳統水利堤岸“圍城”的情況。將水利堤岸工程和城市景觀帶融為一體,成為融綜合商業、文化、休閒等多方面的城市景觀帶。

橫瀝島尖開發建設自2018年10月啟動,已開工建設的主要為場地平整和市政道路、水務景觀項目軟基處理(主要是七條先行道路、IFF永久會址周邊道路、外江堤岸等的軟基處理)。目前,場地平整累計完成95%;軟基處理工程方面,橫瀝島尖南北兩側外江堤岸,橫瀝大道東、大元路、橫瀝中路等7條主次幹道以及IFF永久會址周邊7條配套支路,已基本完成軟基處理。

公共配套設施方面,除了交通與道路等基本設施的建設外,明珠灣起步區不斷推動搭建完備的公共服務體系,涵蓋教育、醫療、體育、文化、休閒等公共配套設施以及商業、酒店、歌劇院、藝術等高端公共服務場所。這對吸引人才、集聚資源,以及區域競爭力的提升有深遠的意義。

目前,已建成的公共配套設施包括南沙體育館、南沙青少年宮、廣州外國語學校、廣州市灣區實驗學校(九年一貫制)、靈山島兒童公園和靈山島尖地下空間;在建和規劃中的包括居民運動場館、南沙大劇院、國際金融論壇(IFF)永久會址、萬豪酒店、廣州修仕倍勵實驗學校、中山大學附屬第一(南沙)醫院、中山大學附屬口腔醫院、靈山島尖商業水街、橫瀝島尖地下空間等。

三、重點發展產業和產業進駐情況

明珠灣起步區根據其產業發展定位,重點發展金融服務、總部經濟、商貿服務及科研創新等高端產業,搭建“一帶一路”企業“引進來、走出去” 綜合服務平臺,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金融集聚區及總部經濟示範區。五年來,我們積極探索精準招商機制, 聚焦重點區域、重點產業、重點企業開展招商。

截至今年4月,明珠灣起步區已落戶項目31個,涉及總投資約830億元;其中,南沙城投明珠開發大廈、富力天海灣項目、中盈海里項目,以及中鐵隧道南沙科技大廈項目等項目已竣工完成並投入使用。下面主要介紹下起步區重點招商區域——靈山島尖和橫瀝島尖的產業進駐情況。

靈山島尖共有經營性用地376萬平方米,主要招商對象為總部經濟型、金融服務型以及科技創新型企業。截至今年4月,已掛牌出讓面積257萬平方米,佔比69%。其中,已投入使用的南沙城投明珠開發大廈,目前已進駐了小馬智行、中國銀行、金融局等企業;另外,在建和籌建項目共27個,包括中交匯通中心、星河發展大廈、越秀國際金融中心、時代中國灣區總部、廣州文投總部大廈等,總投資792億元。目前,靈山島尖正形成塔吊林立、熱火朝天的開發建設局面。

橫瀝島尖規劃在靈山島尖基礎上進一步擴展和完善發展空間,建設以金融服務、總部辦公、科技創新、商貿服務等功能為主的商務辦公區,其中鳳凰二橋東側中軸湧以北為科技產業組團、中軸湧以南為國際金融島組團;鳳凰二橋西側為高端配套服務組團。

橫瀝島尖2019年11月啟動首批用地出讓,國際金融論壇IFF永久會址項目落戶於此,是大灣區建設的標誌性工程,規劃用地面積約20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25萬平方米。今年3月13日,國際金融論壇(IFF)永久會址建設啟動會順利召開,標誌著IFF永久會址項目正式進入開發建設階段。目前已完成現場初勘工作,後續將全面進入施工階段,並按計劃於2023年3月項目整體竣工完成。

未來橫瀝島尖將以該項目為核心,逐步引入主權財富基金、科技金融、風險投資等金融業高端要素資源,打造大灣區乃至全球的金融創新和資源配置平臺,建設國際金融島。

科技創新關乎城市的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也將是明珠灣這座未來之城的魅力標籤。2019年,中科院選擇了南沙,與廣州市人民政府在南沙明珠灣起步區共建中科院明珠科學園,致力於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前沿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高地。

明珠科學園總面積4641畝(約3.1平方公里),包括啟動區(一期用地)1367畝、二期用地1637畝、預留髮展用地1637畝。其中,首批建設科創交流中心、中科院沈自所廣東智能無人系統研究院、中科院力學所廣東空天科技研究院、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科院廣州分院以及國科大廣州學院等項目。

2019年9月26日,廣州南沙粵港澳全面合作示範區重點項目建設動員會在南沙舉行,正式啟動明珠科學園一期項目的建設。目前一期項目土地平整工程已圓滿完成竣工驗收工作,正在全力推進南沙科學城科創交流中心和一期第一批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其中,科創交流中心將於2020年7月底建成投入使用,屆時可承載科技、城市、藝術等多種類型展覽,成為區域前沿科學基礎研究和高技術創新交流的重要場所,以及廣州與中科院共建世界一流科學城的宣傳載體。

而未來明珠科學園也將聚焦“深海、深空、深地”的佈局,引導中國科學院集聚創新資源、推動在穗研究機構創新發展,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全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前沿科學研究和高技術應用的人才高地和創新高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