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託理財對比銀行理財,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信託理財VS銀行理財

連續看了兩篇關於信託方面的文章,從中的反饋來看還是很有感觸的。無論是推薦還是評論量,大大超出自己的預期。看來人們對於投資理財是越來越關心了,留言互動中甚至不乏有踩雷的投資者甚至是從業達十年之久的信託經理。

誤區的消解不是一天兩天,投資者教育更是長期工程。不過也從側面反映了,人們對於理財的認知升級。信託不再是“洪水猛獸”,但是對於信託的篩選、信託的風險的判斷以及其他事項都還沒有進行科普。在後面的一系列文章中,會陸續補上。

當我們談論信託理財的時候,很多人會不自覺的將信託和銀行理財進行對比。畢竟對於大部分投資者而言,銀行理財是他們接觸最多也最信任的一種理財方式。

信託理財對比銀行理財,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那麼銀行理財和信託理財有什麼共同點,又有什麼區別呢?下面的章節,我為你總結了銀行理財和信託理財同和不同,還有一些額外強調的地方。旨在為投資者提供準確的信息,更好地服務於讀者和投資者。

1、信託理財VS銀行理財:相同點

說到銀行理財和信託的相同點,其實都是一些非常枯燥也是一些常識性的東西。雖然不是本文的重點,但還是在這裡說明一下:

正規持牌機構

相信很多人看到這句話之後,不免會心裡咯噔一下。這不是廢話麼?的確,這是正確的廢話。商業銀行和信託公司,都是正規持牌金融機構。是我國金融體系的“嫡系”部隊,他們都歸一個媽管-“央媽”。

同一個監管者

上面說過,銀行和信託最終都歸中國人民管轄。但是他們的直屬管理者,都是中國銀保監會(原銀監會)。

從原銀監會網站上可以獲悉,在銀監會的內設部門當中有大型銀行部、股份制銀行部、城商行銀行部、信託部等職能機構部門。這些部對應相應的金融機構,比如大型銀行部就是工農中建這樣的大行、股份制對應的就是招商、浦發、興業等全國性股份制銀行、城商行部對應的是諸如杭州銀行、北京銀行、上海和江蘇等地方性銀行,信託對應的是68家正常經營的信託公司。

信託理財對比銀行理財,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不保本保息

在過去,人們一直有這樣一個理念就是銀行售賣的理財是“沒有風險的”,也就是所謂的保本保息。而信託公司銷售人員在售賣產品的時候,往往會宣傳自家的產品保本保息,沒有預期和違約的風險。

不過,這都是過去式了。《資管新規》的出臺,結束了這一切。

對於大部分投資者而言,《資管新規》說了什麼他們並不關心。只關心自己的資金和購買的理財產品是否安全,還能否如期兌付。因為按照規定,從今往後除了國債、存款這一類產品外,所有的銀行理財(保本理財處於過渡期,另說)和信託理財產品均不能宣傳保本保息。

所以,當你看到有人宣傳銀行或者信託理財產品保本保息的時候。一定要警惕,這個人要麼不專業要麼不靠譜。因為按照規定,這是不合規的。對於金融從業人員而言,合規大於天!

信託理財VS銀行理財:不同

囉嗦完兩者的相同之處後,再來說說兩者的不同之處吧。可能不是最全面的,但一定是最關心的。發行主體不同,就不用多說了,很明顯是不是?

購買門檻

購買門檻的不同,直接區別了兩類理財的受眾群體。

信託理財對比銀行理財,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銀行理財門檻較低,一般而言都是5或者10萬元起步,追加金額一般是以萬元為單位。5萬和10萬元的區別,在於產品的預期收益率不同,不過差別都是以千分之幾。所以,銀行的理財屬於典型的大眾理財起點較低,購買方便,因為銀行網點實在是太多了。

信託的門檻可就高了,一般100萬是標配,追加金額是10萬為單位的,很多項目甚至300萬的購買門檻。如此高的門檻,自然將很多普通投資者排除在外,所以信託又叫做私人銀行,為有錢人服務的。

為什麼信託有如此高的門檻,主要還是跟信託對於投資者的要求有關係,一般都會要求投資者具備一定的風險承受和判斷能力。所以說,信託是有錢人的理財,真的是一點都不假。

購買門檻的不同,是兩者的第一個區別。

收益不同

說一千道一萬,其實收益才是投資者最關心的問題。

銀行理財產品的預收益率,跨度一般是在3%-5%。很少有超過5%的,當然這是對於常規理財而言。特殊的理財也會超過5%,不過那又另當別論了。低收益對應的就是較低的風險,銀行自己發行的理財產品都屬於中低風險。因為銀行理財本身投向的,都是一些風險不高的產品。

信託則不一樣,跨度更大從8%-9%都有,超過9%也很常見。10%上的信託產品也有,這應該是兩者最大的差別了。至於信託產品收益為什麼這麼高?這是之後的內容,這裡不做展開。

投資期限和流動性

銀行理財的投資期限比較靈活,1個月、3個月、半年、一年期和T+0的那種理財。適合不同類型的投資者,有短期理財需要的可以選擇1-2個月左右,長期的半年一年都是可以的。而且,T+0的那種理財屬於“天天理財”,工作日特定時間段可以隨時申購和贖回。

但是信託呢,基本上就是1年起步的,長的有兩年甚至三年期的。在投資期限上,信託就沒有那麼靈活了。原因也很好理解,畢竟項目公司從拿到錢到最後產生現金流還款,中間需要一定的時間。房地產信託就是最好的例子,借錢、造房、結頂、預售再到最後產生現金流,都是以年為單位計算的。

至於流動性方面,銀行理財自然更勝一籌。除了每天可以申購贖回的理財之外,很多購買的銀行理財產品可以申請質押。一般會跟你購買的金額打一個折扣,利率要高於預期收益率;

而反觀信託,提前贖回是不可能的,不管你買的那個產品都不行。不過近年來,信託不斷開發出了適合短期理財的信託產品,也就是實現了私人訂製。不過門檻都在幾千萬甚至一個億以上,跟絕大多數人是沒有關係的。

心塞有沒有?沒辦法,好好賺錢吧。

信託理財對比銀行理財,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購買起點、預期收益和投資期限和流動性是兩者的幾個重要區別。

需要強調的幾點你中有我,我中沒你

這個怎麼理解呢?其實意思就是,銀行理財的資金中有一部分是直接投向了信託產品,但是信託理財中卻沒有銀行理財的身影。這是由兩者的運作模式所決定的,信託是理財產品的供應商,而銀行理財則是資金的二傳手。

銀行通過發行產品募集資金後,會部分投向信託理財還有諸如其他類型的債權資產。通過資金優勢獲取較高的收益,然後拿出其中一部分分給投資者,另一部分則用於銀行的各項支出。不要忘了,銀行那麼多網點和員工都是成本啊。

根據統計顯示,銀行理財中有很大一部分直接投給了信託理財,比例不低於70%,銀行之所以投理財除了收益以外更看重的風險。

兩類資產

錢放在銀行,是你的資產銀行的負債;一旦銀行出現倒閉或者無法正常經營(小概率事件),那麼資金的安全是會受到威脅的。存款保險的賠付上限是50萬,50萬以上的目前並沒有統一說法;但一旦出現這類事件確實對儲戶而言是很麻煩的一件事情。如果連同銀行被清算,就很麻煩了。

信託理財對比銀行理財,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錢放在信託呢,按照法律規定是嚴格進行隔離的。這筆錢依然是你的資產,卻跟信託沒有任何關係;即使信託公司倒閉破產面臨清算,投資者的資產,也不會在清算範圍之類。

寫在最後


本篇文章主要羅列了信託理財和銀行理財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相同點就是:銀行信託都是正規金融機構,均屬於銀保監會監管而且銀行和信託發行的理財產品,均不允許承諾保本保息。

不同點在於以下幾個方面:兩者的起購金額不同、預期收益率有很大的差別,投資期限和流動性等。其實信託和銀行理財的不同點還有很多很多,這裡只列舉投資者最關心的事情。

現實中,銀行由於網點密佈而且品牌眾多,因此最受人們的重視和信任,相反信託公司因為數量和網點均較少,得不到關注;尤其是信託出現負面新聞之後,沒有能很好的進行回應才導致這樣或者那樣的誤區(信託不允許做公開宣傳)。這很正常,也可以理解。

至於信託投資,由於門檻較高、收益較高因此的確會對投資者有很高的要求。無論是對信託公司、還是項目本身的風險判斷和風險等等,不過這是接下來的主要議題。

信託和銀行理財的相同和不同,你記住了麼?

信託理財對比銀行理財,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免責聲明】感謝創作者!文章來源為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敬請儘快聯繫刪除處理!

信託理財對比銀行理財,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