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第一副祕肖捷時隔11年重回財政部

撰文 | 周宇 編輯 | 鄒春霞

11月7日上午,十二屆人大第24次常委會閉幕,同日三名部長履新。其中包括國務院原副秘書長肖捷調任財政部部長,有趣的是,消息發佈時,肖捷和他的前任樓繼偉都正在陪李克強出訪,在國外完成了人事更迭。

國務院第一副秘肖捷時隔11年重回財政部

肖捷和樓繼偉陪同出席“16+1”領導人會晤

今年59歲的肖捷擔任國務院副秘書長之前,曾任國家稅務總局局長。據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瞭解,他是第五任國稅總局局長,也是國稅總局最年輕的局長。此次調任財政部部長,在某種程度上,肖捷延續了“傳統”——他的四位前任除第一任外最終都履新財政部部長。

這位25 歲進入財政部,30 歲升處級,36 歲升司級,44 歲升副部級,50 歲擔任正部長併成為中央委員的幹部,11年後重回財政部,迎接他的將是個稅、房地稅改革等棘手問題。

  • 多次創下“最年輕”履職紀錄

雖然以59歲年紀擔任財政部部長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但是在肖捷的整個仕途中,他曾多次成為“最年輕”的那一個。

2007年,肖捷履新國稅總局局長時是該局成立後最年輕的局長,僅50歲,這一履職紀錄至今未被打破。不過,這並非他第一次成為“最年輕”幹部。1987年,在財政部長期計劃處工作四年半後,時年30歲的肖捷被提拔為該處副處長,成了當時財政部最年輕的副處長。

國務院第一副秘肖捷時隔11年重回財政部

肖捷

在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看來,肖捷的其他經歷帶有明顯的時代色彩。

1976年,19歲的肖捷進入北京市機械局機械研究所當工人,2年後考入中國人民大學財政系財政金融專業,是粉碎“四人幫”後恢復高考的“新三屆(1977-1979 級)”大學生。升任副處長後,他被組織選派到聯邦德國進修了1年多,成為當時極少數有海外學習和工作經歷的年輕幹部。

此後,他被下派至地方掛職獲得基層工作經驗,修讀在職研究生,參加中央黨校號稱“副省部級後備幹部搖籃”的中青年幹部培訓班,在兩個以上司局級崗位擔任正職,符合組織提拔要求的他此後一路晉升,到2001年,44歲的肖捷由財政部國庫司司長晉升為財政部副部長、黨組成員。

4年後,他“空降”湖南任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又4年,調回中央任國稅總局局長升至正部級。2013年3月,肖捷出任國務院第一副秘書長,負責國辦常務工作,保障李克強總理的日常工作。所以在之後李克強的出訪中,經常可以看見肖捷的身影,特別是今年10月,在李克強在廣州考察的一張照片中,所有人都身著襯衫,只有他一人穿著黑色外套,著實打眼,差點成為“網紅”……

  • 肖捷夫人常稱“兩人互不干擾”

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注意到,2008年,時任中國證監會會計部巡視員副主任姚峰曾在《華夏時報》上發表了一篇題為《我所認識的肖捷》,其中介紹了一些肖捷的故事,特別還提到了他的家庭。當時肖捷剛剛履新國稅總局局長不久。

文章介紹,肖捷的太太“十分聰慧,端莊賢淑,是個職業女性,從來不過問肖捷的工作,也從來不給肖捷提任何要求,用她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兩人互不干擾’,成為肖真正的‘賢內助’。”

肖捷對自己較為嚴格。姚峰稱,肖捷在湖南任職時,表示自己只抽北京產“中南海”香菸,其他品牌抽不慣。但姚峰知道他抽菸很雜,這麼做是為了防止有人給他送湖南知名香菸“芙蓉王”而採取的策略。

國務院第一副秘肖捷時隔11年重回財政部

時任湖南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肖捷為中鋼衡重揭牌

他工作作風也很腳踏實地。依舊是這篇文章中介紹的,肖捷在湖南工作時,湖南按照國務院關於證券公司綜合治理的工作部署,對轄內四家證券公司進行清理。一次一家證券公司就重組方案向他彙報,遞交了厚厚一摞材料。肖捷進場聽了幾句就打斷了發言,說,材料我事前已看過了,你簡潔點,就直說,現在問題在哪?需要省政府怎麼支持你們?重組成功後對省裡有何實際意義?事後有官員感慨好久沒有開過如此短小精悍的會議了。

  • 29年前和樓繼偉合寫文章探討改革

此次肖捷和樓繼偉交接棒,完成了財政部部長更迭,但二人的交情至少在29年前就有了。

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檢索到,1987年,同為副處級幹部,時任國務院辦公廳調研室財金組副組長的樓繼偉和時任財政部綜合計劃司長期計劃處副處長的肖捷分別以第一署名和第二署名在《管理世界》刊發了題為《新舊體制轉換中改革思路的選擇——關於經濟運行模式與財政稅收改革的若干思考》,還有第三署名,當時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工作的劉力群。這是一本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中國經濟管理類權威刊物,是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國家一類核心。

這篇超過2萬字的文章,針對當時的財稅改革直接提出了問題,例如“單純地‘簡政’能不能實現‘放權’?”“價格、稅收、財政的配套改革會不會陷入所謂提價、增稅、補貼的‘百慕大三角’”等等。

有關肖捷的公開報道並不是特別多,最多的是在其擔任國稅總局局長的5年半的時間中,由於稅收關注度高,他經常會回應相關的熱點問題,除了兩會上被記者圍堵,甚至還會發表署名文章,駁斥謠言。

國務院第一副秘肖捷時隔11年重回財政部

肖捷任國稅總局局長時慰問一線稅務人員

2010年肖捷在《中國改革》雜誌上發表題為《走出宏觀稅負誤區》的文章,分析宏觀稅負的同時,駁斥了當時輿情大盛的“中國稅負痛苦指數全球第二”的說法,稱這是謬誤,並認為中國宏觀稅負還有提升的空間。2011年“兩會”,肖捷表示沒聽說個人所得稅將按家庭徵收,2012年3月30日他在中國政府網與網友互動時表示已經部署試點解決二手房交易“陰陽合同”逃稅問題,2013年“兩會”回應了“遺產稅”,稱還沒有時間表。

目前,中國財稅改革已經進行了兩年,地方債管理、預算更加科學化、決算公開如何推進、PPP下一步應如何操作等都是擺在新任部長面前的問題,更不用說關注度極高的個稅、房地產稅的改革,新部長的表現值得期待。

資料 | 華夏時報 中國房地產報 人民網 中國改革 經濟觀察

校對 | 鄭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