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餘歡水》:原來這就叫“爽劇”

《我是餘歡水》

導演:孫墨龍

編劇:王三毛 / 王磊

主演:郭京飛 / 苗苗 / 高露 / 嶽暘 / 高葉

爆米花指數:

一句話評價:“爽劇”,是讓看的人過癮的,因為普通人是做不到這些的。


《我是餘歡水》:原來這就叫“爽劇”


原來這就叫“爽劇”

——評《我是餘歡水》

文/電影篩子


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男人餘歡水突然被診斷出患了胰腺癌,這樣的信息在他頭腦裡沒有遭到絲毫的抗拒,反而讓他立馬覺得自己將不久於人世,猛然間就好像換了一個人,行事風格跟先前大不相同。這就是劇集《我是餘歡水》的基本情節。故事架構比較想當然,也有些俗氣,但其間填充的情節和其中所反映出的價值觀還是值得聊一聊的。


《我是餘歡水》:原來這就叫“爽劇”


首先,這部劇的演員水準非常高,不是指名氣,而是純粹的演技上,群體表演達到了相當棒的程度。這樣一來,好處就是不會讓觀眾因劣質表演而出戏,壞處就是如果劇情出現問題,想要賴在演員身上是找不到絲毫藉口的。就拿郭京飛飾演的餘歡水來說,前半部分的唯唯諾諾和後半部分的豁出去,換個人演可能會出現脫節,但這劇裡沒有,始終都是那個人,哪怕劇集在後半部分沒有給出他行事風格發生劇變的足夠原因,演員的表演也還在提醒我們,他做出這樣的轉變也不是完全心甘情願的。


《我是餘歡水》:原來這就叫“爽劇”


關於餘歡水的轉變,整個故事的邏輯就在於,當一個人知道自己不久於人世——僅憑大夫一句話就信了,不復查不去其他醫院,簡直是奔著死去的——他就什麼都不怕了,不光是撒大潑,甚至開始做違法的事,然後他就“成功”了。友人告訴我,用當下流行話說,這就叫“爽劇”,是讓看的人過癮的,因為普通人是做不到這些的。這讓我想起這些年流行的超級英雄影視作品,此類題材受歡迎的原因同樣也是普通人做不到,主人公一下子擁有了超能力,形勢就完全不一樣了。但不同的是,成為超級英雄之後,會面臨更艱難的抉擇,正所謂“能力越大,責任越大”,而不是像餘歡水那樣,拋棄了一切責任——別跟我說他是為了孩子過得好,這明明是自己復仇然後把爛攤子留給孩子。


《我是餘歡水》:原來這就叫“爽劇”


一部影視作品可以被稱為高水平的重要標準,就是當其所講述的故事中有好人、壞人之分時,每個人所做的事都是有足夠的理由的,就是說,壞人並不認為自己是壞人,當觀者站在其位置上的時候,會完全理解其做法。《我是餘歡水》顯然到不了這個水準,很多時候劇中的人物像是007電影裡的大反派,用大段獨白表達自己是有多麼多麼壞。


《我是餘歡水》:原來這就叫“爽劇”


一部影視作品可以被稱為低水平的重要標準,就是以編故事為主要目標,人物只是故事的附庸,為了使故事顯得跌宕起伏,讓人物做出各種不合理的舉動,併為其找藉口。《我是餘歡水》顯然就是這樣的劇集,主人公餘歡水的假話連篇、怯懦無能、有負於身邊所有人,都是外界環境造成的:老闆及其同夥黑心,妻子一家子都勢力,父親蠻橫無理,電視臺負責人利慾薰心……這一切裹挾著餘歡水不停地做著錯事,而他自己——只是一個特別不容易的中年男人。


《我是餘歡水》:原來這就叫“爽劇”


《我是餘歡水》:原來這就叫“爽劇”


是的,中年男人真不容易。可惜這標準沒法套用在中年女人身上。劇中出現的女人們,有的後悔花錢給愛人治病,有的因嫌棄丈夫而出軌,有的習慣於出賣姿色,有的做著器官倒賣生意,還有的完全成為寄生於男性伴侶的花瓶……全劇只有一個正面女性人物,就是年輕的、純—潔的欒冰然,特別符合男性理想中的二傻子女性形象。


《我是餘歡水》:原來這就叫“爽劇”


原來這就叫爽劇,一個普通人變壞人的故事。我倒是並不擔心這劇有什麼負面社會影響,畢竟多數人連變成壞人的勇氣都沒有。就跟這個故事的創作者一樣,對當下普通人的困境,沒有勇氣給出任何可以借鑑的解決方案。但我對創作者的創作初衷很佩服,畢竟這種在生命即將走到盡頭而重新審視人生的點子完全不新鮮,在眾多經典前作之後,依然有勇氣寫出這樣一個爛故事,也不知是出於勇敢還是無知。至於各位觀者,想看這種點子的好故事,去找找電影《生之慾》吧。


《我是餘歡水》:原來這就叫“爽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