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遊戲Spark More中文翻譯:我全都要


騰訊遊戲Spark More中文翻譯:我全都要


2018年騰訊架構新增CSIG、PCG之後,有飯做過幾點預測:


1.被分家的IEG將負責更純粹的遊戲、電競


2.泛娛樂業務大老闆程武會在騰訊泛娛樂體系裡更有power(2019改為新文創)


3.當泛娛樂有自己的一鍋飯,其大老闆還賊有power,那麼原來的遊戲、電競品牌要轉型升級,具備獨立講完整故事的能力


結果也差不多,2020年,程武接過閱文,騰訊遊戲從用心創作快樂,沒錢玩兒xxx變成Spark More——發現更多,也做更多。


不過沒想到的是,新品牌的第一次年度秀是以線上形式,效果還不比線下差。


所謂Spark More


什麼是Spark More?


官方說是去發現,無限可能,我看來,是找更多機會,佔更多點


當企業有足夠資源,且是行業領軍,那它的使命本該就是尋找、創造、把握每一個時代浪潮,作用於行業,之後抬高行業天花板,也鞏固自己領軍地位。


2020年的Spark More就是做選更多樣IP、以更多樣方法(形式、技術)、去做更多樣產品,產品鋪設之外,還佔更多產業鏈環節。


具體來說,是38款新品一個社區平臺一個底層(高校)人才孵化計劃一個技術共享計劃,分別對應產品(市場)、社區(自有流量)、人才和toB合作


其中產品,亮相的有49個,經典產的11個,繼續做世界觀、內容拓展和IP孵化和合作


騰訊遊戲Spark More中文翻譯:我全都要

11款成熟產品內容


相比前兩年統一融合共創和傳統文化等,Spark More指導下的老品牌做了更適合遊戲屬性的拓展。


比如愛消除做萌系IP合作、線下休閒場所拓展,天龍一面重視武俠,一面重視武術,棋牌則做吉祥物IP和民族化。


往更適合、更深的方向佔點。


新品,有38個,其中不少之前已有披露,主要是IP+多品類、多平臺佔點


騰訊遊戲Spark More中文翻譯:我全都要

38款新品


從品類裡可以看到,長線的MMO佔比依舊最多有8個,都有IP加持。


除此之外,其餘細分品類數量較平均,單細分品類下靠IP和題材區分市場,其中有二次元塔防、卡牌和放置嘗試,也有女性向AVG和單機Roguelike等。功能遊戲也在繼續做,且更貼合社會熱點,或者說需要。


騰訊遊戲Spark More中文翻譯:我全都要

創意新品放在極光計劃,大型端遊放在Wegame


光看產品,開放大世界、大IP、萬物皆可卡牌、賽格朋克等等,對比一個月前的網易其實五五開。


Spark More的More,除了IP和市場搶佔,更在於產業鏈環節佔點。


找馬曉軼說法,騰訊遊戲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的主攻方向是“新基建”,也就是做能力,這是能Spark More的前提。


目前來說主要有四:


1.社會責任,減少風險。如未成年人保護,人臉識別要上了。


2.全球化的協作體系,隨時可調動的生產能力。現在有百餘家廠商的技術共享等。


3.更底層的人才孵化機制。從行業下調至高校,做產學研,更早地傳播理念、習慣、玩法,也聚攏人才。


4.流量資源,有其是自有流量的經營。社區性質的產品有許多了,這次又開個閃現一下,定位區別於心悅、掌盟、掌上Wegame等,是更大眾向、福利向的。


此外,還有許多沒有集中披露的,比如新技術方向的雲遊戲,我們之前梳理過,騰訊走的也是“都要”的路子:


騰訊遊戲Spark More中文翻譯:我全都要

截至2020年騰訊雲遊戲領域佈局


我們已經可以看到,從產品、到基建、到拓展,騰訊遊戲,或者說新時期的IEG已經具備了獨立講完整故事的能力。


以目前四大工作室組織架構延續,但分工越來越明顯的趨勢看,全都要,將會是騰訊遊戲長期堅持的追求。


此間與其合作,薅其羊毛的方式、姿態會更多,但合作門檻會更高。至於業內風傳過的“沒有夢想”和“只有流量”幾種說法,成立的可能性也要再做探討才是。


除了這個,能一次性講好這麼多內容,這種先後被網易騰訊實踐的線上發佈也有幾點可說。


200分鐘線上發佈


從媒體視角看,線上發佈會沒有面對面採訪、體驗和抓人機會,難做深度內容和第二三波傳播,不如線下。


但從公關、品牌角度,遊戲的線上發佈性價比更高。


以騰訊遊戲這回的年度發佈說,線上的優勢體現在較優質的C端感受:


1.觀感和諧,有沉浸可能。


除了可錄製調優,減少失誤,線上發佈最明顯的優勢在於更像一期節目,其內容講述人、形式、場景都更符合遊戲玩家習慣。


比如,遊戲人物在遊戲場景內講遊戲特色,直接通過手機、PC播放。不用再看西裝革履的老闆+PPT幹聊的組合。


騰訊遊戲Spark More中文翻譯:我全都要

後方演播室嘉賓,處理互動活動、發表一些專業觀點


2.“平民感”,更親切地找聯繫,灌輸增量信息。


這個詞是昨晚上網易某製作人提出來的,他認為演播室陳銘、餘霜、祝佳音(資深媒體人)組合+發佈環節六神磊磊、張大仙、德雲色等,是以“不官方”的人,講官方內容。


往大了說是借人破圈,小了就是有熟人,好說事兒。在線下的話,很難把這些人插進去。


3.完整體驗,能看、能噴、能玩。


搭配線上的聽、看、抽獎互動,這次騰訊遊戲直接在發佈會頁面做了新品雲試玩


一方面,玩家終於不用只看CG亂猜,看完廣告就能上手一試;另外,這也是直接把雲遊戲習慣推給廣大手遊玩家,告訴他們:


以我們的實力,可以這麼玩兒了,你好好試,好好學。


以上,大廠越要越多,以後樂子其實主要在如何割捨;而用戶嘛,要越來越方便而高質的,這塊兒更精彩,是整個產業的矛盾解決姿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