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中香:古人寢帳中氤氳低迴的夜香

帳中香:古人寢帳中氤氳低迴的夜香


古人詩詞中凡是提及夜帳的光景,常有各種芳香瀰漫其中。趙彥端《鷓鴣天》:“雲枕蓆,月簾櫳。金爐香噴鳳幃中”。夜帳中,氤氳低迴的芳香,是古人生活中平常的享受。


據《陳氏香譜》記載,早在唐代開元時期,宮中就專門有於帷帳焚燒的薰香——“開元幃中衙香”,明人周嘉胄認為此香是楊貴妃寢帳中所用,在《香乘》中改名為“楊貴妃幃中衙香”:


沉香七兩二錢、棧香五兩、雞舌香四兩、檀香二兩、麝香八錢、藿香六錢、零陵香四錢、甲香二錢(法制)、龍腦少許,右搗羅細末,煉蜜和勻,丸如大豆爇之


將以上香料,研磨成末,以煉蜜調和,搓成豆粒大小的香丸,窨藏半月之後,即可焚燒。


唐代床帳中焚香,流行一種圓球形的燻爐。唐人常稱其為“香囊”,王建《秋夜曲》:“香囊火死香氣少,向帷閤眼何時曉”,詩中用火的香囊,就是圓球形燻爐,球殼上佈滿鏤空花紋,十分別致。


或許,在楊貴妃的寢帳中就有懸掛著香球,徹夜焚燒“衙香”,為寢帳製造清馨、爽淨的氛圍。


帳中香:古人寢帳中氤氳低迴的夜香


夜帳中焚燒的薰香,以南唐李主所用的“帳中香”最為著名,在《香乘》中,名為“江南李主帳中香”的香方就有四首,另外還有“江南李主帳中梅花香”。


與唐代時,煉蜜調和諸香而成的香丸不同,南唐李主所用帳中香多是以香油、花露浸泡成香而成,周嘉胄《香乘》江南李主帳中香之一:


沉香一兩(銼細如炷大)、蘇合香(以不津瓷器盛)。右以香投油,封浸百日,爇之。入薔薇水更佳。


此方中的蘇合香為液體的油露,是由多種香料煎煮而成,張秉成《本草便讀》:“蘇合香,合諸香膏汁煎成。”香方最後提到“入薔薇水更佳”,薔薇水即蒸餾玫瑰花所得的香水,可見花香型的帳中香更受歡迎。


帳中香:古人寢帳中氤氳低迴的夜香


帳中別有留眷法,爇取鵝梨一穗斜。李後主所用“帳中香”,除了用蘇合油、薔薇水浸泡沉香,還有鵝梨汁蒸沉香而成的“鵝梨香”。洪芻《香譜》:“江南李後主帳中香法,以鵝梨蒸沉香用之,號鵝梨香”。


鵝梨香氣極為清馥,是古時制香常用的香果,董弅《閒燕常談》:“河朔十分清氣,為鵝梨佔了八分”。現今存世的四首“江南李主帳中香”,有兩方使用了鵝梨汁或鵝梨果肉,周嘉胄《香乘》江南李主帳中香之一:


沉香一兩(剉如炷大),鵝梨一個(切碎取汁)。右用銀器盛,蒸三次,梨汁幹即可。


把沉香剉成粉末,混合鵝梨汁,放在銀容器裡,再將容器放入甑內,坐在水鍋上反覆蒸,直到梨汁收幹。梨汁蒸過的沉香末,可做成香丸、香餅,窨藏之後使用,鵝梨清新活潑的果香,能使人安心入睡,非常適合寢帳中焚用。


帳中香:古人寢帳中氤氳低迴的夜香


李後主所用的帳中香,也頗受宋代文人賞識,擅長調香、品香的黃庭堅稱其為“寶薰”,黃庭堅《有惠江南帳中香戲答六言》:“百鍊香螺瀋水,寶薰近出江南。”除了前朝流傳下來的“帳中香”,宋人也研發了新的燻帳之香,朱敦儒《菩薩蠻》:


芭蕉葉上秋風碧。晚來小雨流蘇溼。新窨木樨沉,香遲斗帳深。


朱敦儒詞中提到的“木樨沉”,就是宋代新研製的花香型薰香,以木樨與沉香兩味香料製作。


帳中香:古人寢帳中氤氳低迴的夜香


木樨即桂花,香氣清芬馥郁,是宋人床帳中常放置的“香花。桂花開時,折一枝桂花放置在枕邊,是當時流行的做法,黃庚《枕邊瓶桂》詩言:


巖桂花開風露天,一枝折向枕屏邊。

清香重透詩人骨,半榻眠秋夢亦仙。


為了能隨時嗅到桂花香,宋人用“蒸香”的方法,將桂花的香味融入沉香之中,其方法是:


將沉香劈作薄片,與桂花一起放入錫甑裡,小火緩蒸,再用蒸出的香露浸泡沉香片,反覆蒸、浸幾次,讓花香更充分地浸入沉香,“木樨沉”就製作成了。


此法,與薔薇水浸泡沉香而成的“江南李主帳中香”有異曲同工之妙。


帳中香:古人寢帳中氤氳低迴的夜香


製作“木犀沉”時所產生的香露,也被宋人當作薰香使用,高觀國《霜天曉角》:“爐煙浥浥。花露蒸沉液。不用寶釵翻炷,閒窗下、嫋輕碧。”爐中細煙氤潤的“花露蒸沉液”,就是蒸香所產生的“香露”,將香露盛在小碟裡,置於香爐中的爐灰上,經灰下炭火燻烤,香氣徐徐揮發。


爇燻液體香露,香氣潤澤不燥,非常適用於床帳中薰香,虞儔答謝王僑卿所贈“薔薇露”的詩作《廣東漕王僑卿寄薔薇露因用韻》,就描寫了寢帳中爇燻薔薇露的情景:


薰爐斗帳自溫溫,露挹薔薇嶺外村。

氣韻更如沉水潤,風流不帶海嵐昏。


通過“風流不帶海嵐昏”之句,可知虞儔所用薔薇露,非海外進口的薔薇露(玫瑰香水)。虞儔寢帳中薔薇露的氣味,大概是素馨花或茉莉花的香味。


宋代,製作薔薇水的玫瑰品種尚未引入中國,宋人仿造薔薇水常用的香花是素馨與茉莉,蔡絛《鐵圍山叢談》載:“五羊效外國造香,則不能得薔薇,第取素馨、茉莉為之,亦足襲人鼻觀,但視大食真薔薇水,猶奴爾”。


帳中香:古人寢帳中氤氳低迴的夜香


床帳中所焚香品還有印篆香,徐元瑞《搗練子·夜雨》:“人寂寂,夜蕭蕭。斗帳寒侵香印消。”香印又稱篆香、香篆,是將香粉置放於香篆模具中,壓制成不同的圖案焚燒。


燒印香,是古時比較的焚香方式之一,在《香譜》中也有適於床帳中焚燒的印香——“和州公庫印香”,香方中言“於幃帳中燒之悠揚”:


沉香十兩、檀香八兩、零陵香四兩、生結香八兩、藿香葉四兩、甘松四兩、草茅香四兩、香附子二兩、麻黃二兩、甘草二兩、麝香七錢 焰硝半兩 乳香二兩、龍腦七錢。


右除腦、麝、乳、硝四味別研外,餘十味皆焙乾搗羅細末,盒子盛之,外以紙包裹,仍常置暖處,旋取燒之,用切不可洩氣陰溼,此香於幃帳中燒之悠揚,作篆,燻之亦妙。


春醉燈前猶縱博,夜闌帳底更添香。就寢之前,在夜帳中焚爇起一炷香,是古人生活中習以為常的事情,芬芳氣味可使人放鬆精神,舒鬱解壓,其味直入夢魂。


【往期 · 推薦】



帳中香:古人寢帳中氤氳低迴的夜香

帳中香:古人寢帳中氤氳低迴的夜香


帳中香:古人寢帳中氤氳低迴的夜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