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商品房“預售制”,終結爛尾樓,何時才能實現?

對於買房,大家最怕的是啥?我相信最怕的應該就是花了很多錢把房子買了卻發現根本住不進去,這比房屋出現質量問題還難受,畢竟房子出現質量問題,還能找開發商理論,再不行殼子還在。但爛尾的話,就什麼都沒了,連個殼子都沒,每個月還要還月供。

尤其是在今年,因開發商銷售不暢,過於高槓杆,導致爛尾樓的事情頻發。比如在昆明,30戶居民住進爛尾樓上了熱搜,業主在樓前空地開荒種菜,毛坯的牆面,四處漏風的屋 子,缺水斷電,沒有門窗,靠電瓶和蠟燭照明,在工地水坑取水做飯,有房主辛苦擺攤打工花50萬買房,爛尾後丈夫患癌。

取消商品房“預售制”,終結爛尾樓,何時才能實現?

還有在石家莊,一個宣稱投資170億的超級大盤,已爛尾5年多,如今成了當地頗有名氣的“網紅”地標,不少年輕人來這裡拍寫真甚至婚紗照。

而在大連,一小區爛尾8年,部分業主搬入樓里居住,由於小區沒水沒電,過起群居生活,十一節日裡有人生火有人做飯。

可見,爛尾樓給大家造成了多少不便。要知道,根據58、安居客研究院給出的數據顯示,今年爛尾樓事件對比往年同期上漲了8%,那為啥爛尾樓的事件頻發呢?不是有國家在背後監控著他們嗎?今天我們就好好來扒一下到底是什麼情況。

取消商品房“預售制”,終結爛尾樓,何時才能實現?

01

其實爛尾樓事件頻發就在於一個制度,這個制度的創始人是霍英東,在香港被稱為“賣樓花”,在國內被稱為“預售制”。這也是當前樓市最為常用的銷售模式。買過房子的朋友都知道,期房就是指買房人提前把買房錢給了開發商,開發商拿到錢之後在一段時間內把房子建好,這種買房方式的最大好處在於價格要便宜一些,但其風險也相對較大。

為啥說風險大呢?

因為買期房的話,會遇到很多未知的事情。首先,就是爛尾的問題,有些開發商拿地的時候,都是通過高槓杆,也就是跟銀行借錢。如果是在樓市是上行的期間,那就沒問題,反正房子容易賣,只要賣了馬上有錢給銀行就沒事了。

但要是遇到樓市下行的期間,房子賣不掉,或者賣不起價格,房子只能滯銷。而開發商這邊每個月就得去找錢還銀行利息,一旦沒錢還利息,或者銀行追債的話,開發商沒能力還,就只能選擇跑路了。

其次,就是質量問題。就算你沒遇到爛尾,買這類房子後期交房的時候常常會出現質量問題。比如房子牆體開裂或者格局設計不合理,又或者是小區草地、配套設施出現損壞或劣質等情況。有小夥伴可能會疑惑了,為啥開發商不搞質量好點,這樣不是砸品牌嗎?

還是回到之前那個問題,如果開發商房子賣的好,賣得起價格,那材料用好點沒問題。但要是賣不起價格,就只能從材料中縮減,從而賺錢。

取消商品房“預售制”,終結爛尾樓,何時才能實現?

最後,就是承諾的配套“貨不對板”。比如開發商承諾未來小區會配套重點小學,以此來做賣點,使得很多購房者上當,買了房子,最後搞了個沒啥知名度的小學,購房者也只能聽之任之,尤其是房產小白,沒有把這個承諾籤進合同中的,基本沒辦法退回房款。

因此,結合以上三點,大家終於知道,為啥購買期房的風險那麼大了吧。所以,很多購房者們都希望能夠取消預售制,採用現房銷售,這樣才能更大程度的保障購房者的權益。

取消商品房“預售制”,終結爛尾樓,何時才能實現?

對此,人民日報也發佈了《取消商品房預售制,調研可先行》,文中直言,從長期來看商品房預售取消不可避免。

其實早在2016年調控之初,為了抑制房地產市場的熱度,杭州、南京、蘇州等城市就曾經要求土地競價達到一定程度後必須現房銷售, 而在2018年福州、廈門、深圳、中山、合肥就熱點城市就開始了現房銷售的試點。今年的話,海南作為首個城市,直接宣佈“取消預售制”。

由此可見,取消預售制離我們真的不遠了,爛尾樓的時代我相信隨著現房限售,終究會被終結了。

02

當然,取消預售制只是其中一步,最為關鍵的還是取消預售制之後,留存下來的問題如何解決。比如現房的話價格一定會是最貴的,那對於價格方面,國家是否會抑制呢?還有,如果開發商為了賣更高的價格,捂盤不售呢?如何處理。

當然,更為重要的是,一旦現房銷售,必然會打擊開發商的建房速度,這樣一來,供需不平衡,價格說不定會進一步被推高。而且對於每個城市的政府來說,也是一項考驗,畢竟賣地少了,土地財政又將如何維繫呢?

這一切就得等待事件給出我們答案了。

大家覺得取消預售制對於購房者來說,是弊大於利,還是利大於弊?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

取消商品房“預售制”,終結爛尾樓,何時才能實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