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中科學進化的串鉤

串鉤釣組淵源古老,至少有兩千年以上的歷史,在休閒和漁業生產釣魚活動中,被華夏先民發明和使用了。

實踐中科學進化的串鉤

漢畫像石.人物在用串鉤水榭亭釣

本人使用串鉤釣組也有五十年以上了,一直在調整改進中,至今也不敢自謂定型。但是看到有釣友發佈的串鉤釣組綁制方法,基本是無返捻洩力的簡陋形式,效果是很差的。與國外流行很久、採用三叉8字環組合的串鉤,也相較落後太多。

釣魚裝置,本人體會,僅靠頭腦設計是不行的。不論簡單複雜,實踐中更會發現改進餘地。幾十年來,釣魚實踐中摸索,製作經驗的進步,商業配件的增多,具體改進不一定是更繁瑣,也可能是實際製作上簡化。

本人多年實踐中,設計改進了一種有多維返捻效果的串鉤釣組。比用三叉8字環方便簡易,但效果更好。最近在松花江釣魚,水大流急,準備新綁制幾付,用於正江海竿大流釣魚。藉機拍下綁制過程照片,介紹給釣友們。

先看下這次用的墜,是80克環保鑄鐵墜,自己加上個託餌器。

實踐中科學進化的串鉤
實踐中科學進化的串鉤

大家看看就會搞了吧,零件是扁圓鐵墜、美式8字環別針,釣魚橄欖式託餌彈簧。

海竿串鉤釣大流打窩幾乎沒用,而在託餌器上捏上增粘誘餌,上魚效果大增,哪怕用剩飯糰捏上都很有效。

如果不喜歡可以不用,釣組用別針與墜相連接。

先作點準備。

介紹如何打“止動結”。單結是繞一下,連續繞6~8下,拉緊便是“止動結”。

實踐中科學進化的串鉤

下面是半拉緊狀態

實踐中科學進化的串鉤

粗線拉緊前最好沾水或油潤滑下

實踐中科學進化的串鉤

這個“止動結”,拉緊並平整才能保留更多拉斷力。少於6繞,保留拉力也會減少。

串鉤釣組材料。

要準備釣組線,並不須與主釣線直徑匹配。可能比主釣線粗或細,根據釣場情況或魚種決定。我這次釣正江大流的串鉤,釣組線可用6~8號(主釣線是5~6號),但手裡只有6號,綁制照片中便也是6號的。

再準備這些小部件

實踐中科學進化的串鉤

8字環快速子線夾(去掉膠套);玻璃米珠(服飾配件,1.5~2mm,網上及相關實體店皆有售);太空豆(形狀無所謂);毛細硅膠管(0.5*1.5,網上賣十米幾元)。

實踐中科學進化的串鉤

預穿到鉤組線上,下方栓墜,線盤那頭先不要斷開。

下方綁墜上,也可綁釣魚別針上,釣前再連墜。我還製作過一種帶託餌器別針,也便於現場連接,但這次在哈工具材料不湊手,直接栓墜上了。

實踐中科學進化的串鉤實踐中科學進化的串鉤

先綁墜(一定要),用雙線過環綁法,要綁整齊保留線拉力才好。綁不齊最好剪斷再綁,成功為止。後套個膠套,是子線夾上拿下的,不用也行。

這時要確定鉤組總長,主要由鉤數和子線長決定。鉤數一般3~6枚,子線長8~15cm。我這次綁三鉤串鉤組,子線長定為12cm。三鉤有兩個“鉤間距”,“鉤間距”定為1.5N(N為子線長),12cm*2*1.5N等於36cm。下鉤至墜、上鉤至線環再各加1N,等於60cm,再加線環和結縮約至65~70cm(最後總長),在此處彎線結個連接線環。增加鉤數大至如此換算,每加一節(枚)鉤加1.5N。

實踐中科學進化的串鉤

這個是上部線環,用來以別針與主線相連。打結與“止動結”相同繞法,只是雙線6繞,拉緊後與線盤剪斷。

建議主線頭綁個可過竿子所有線環的8字環,釣魚現場用雙連別針連接釣組與主線。

繼續完成,打“止動結”。

實踐中科學進化的串鉤實踐中科學進化的串鉤

最下鉤和上面第2鉤之間打個“止動結”(照片中尚未上鉤,只有用來上鉤的子線夾),位置在綁墜環處上溯2.5N。由此結位置再上量1N距離,2鉤和3鉤之間再打個“止動結”,都要儘量拉緊。

最下鉤和墜之間不用“止動結”,多加個太空豆摩擦力大點即可,照片中用紅色是隨意。

綁鉤,很簡單,不詳細描述了,注意子線尾部線環儘量小些。

實踐中科學進化的串鉤實踐中科學進化的串鉤

這次我用10號丸乜鉤,包括尾線環總長13cm的子線。用的東麗優質1.2號原絲(子線儘可能用好些)。硅膠管剪成4cm段,預穿子線上。

掛鉤組線上

實踐中科學進化的串鉤

套上一些防脫

實踐中科學進化的串鉤

上到鉤組子線夾過程示意。

實踐中科學進化的串鉤

除防脫子線外,硅膠管橈性支撐進一步減少改善子線纏繞軸向鉤組線概率

實踐中科學進化的串鉤

成品樣子。最下鉤可向下無級調節位置,但與上鉤不宜低於1.5N距離。

這種串鉤特點:

1.子線與鉤組主軸線纏繞概率大大減少。

2.上小魚後收線魚會旋轉,子線夾8字環部分能返掉這種捻力,避免子線提前報廢。

3.快速更換損壞魚鉤,保持良好中魚率。這點非常重要,魚鉤倒尖或失尖,串鉤上魚概率會極大減少,或空有魚訊提竿不中。

………………

發現這是我釣魚相關文章很快就被閱讀較多的,因此打算再寫點,介紹本人使用的有效的類似衍生釣組。但是請釣友不要催,可能不定時和慢些。因為本人是幹大事的人,很忙的!天好忙著釣魚,下雨在家也要關心世界大事,思考人生哲理。百忙之中擠出時間還要心平氣順才能寫點東西,請釣友們多多諒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