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鄉記|如果時間能夠被看見

臘月開始,後臺就有人在問:我們臨朐的媳婦,回來過年了麼?


閩南姑娘麥麥,曾經以《感謝城市以外,我們還有一個回得去的農村》這篇返鄉記,成為數十萬山東人心中的好媳婦。每年年關或返鄉時節,都有人在這篇文章下寫下真摯的留言,很多人說,“看哭了好幾次”。


今年春節,麥麥和先生海都記者呂波,再次回到了臨朐,回到了楸花溝。這一次的返鄉,因為疫情影響,日子變得格外長……


01


2020年新春,我們一家被困在楸花溝裡,竟不知不覺從冬走到了春。

“打春”了。這即將令萬物復甦的春,都孕育在這“末冬”時節裡。

陽光很暖,但天氣著實是冷的,前幾天升溫完全化開的河面,今早又結上薄薄一層冰。清晨起得早,還能看到房前屋後結下的白霜。


返鄉記|如果時間能夠被看見


返鄉記|如果時間能夠被看見


返鄉記|如果時間能夠被看見

我們做了一個迷你雪人,種穗兒的嘴,板栗殼的帽子。

返鄉記|如果時間能夠被看見

在這“末冬”時節,雖然仍是一幅深冬靜寂,但“萌動”也在悄然發生。農人開始上山修剪果樹,喜鵲在枝頭飛竄,啄木鳥總在清晨裡“抖抖抖抖”,像快速地敲著木魚。


兒子看到一大叢掛滿種子的蒼耳,正氣凜然地擦腿而過,唰啦一聲後,彎下腰,開始從身上一顆顆地摘下蒼耳扔進土裡,嘴裡唸叨著:我要播種,播種,播種……


返鄉記|如果時間能夠被看見

融雪下藏著春色,其實萬物並沒有停止生長。


返鄉記|如果時間能夠被看見


一天裡,河水結冰又解凍,也就在這末冬迎春的時節。

陽光會出來的,嚴寒也總會過去,被按下暫停鍵的城市會很快迎來春天。

02

2月14日,竟下了一場雪。我在清晨的被窩裡被喊起來。臉顧不上洗,套上羽絨,拉開房門一看,呦,真下了。院子裡已經鋪了薄薄一層。

能在過年回鄉時看一場雪,是波先生多年來的奢望。今年正月裡原是預報了兩次雪的,左等右等,只倏忽飄了點沫沫。

以至於我再催問:“下了嗎?”“還下不?”他都賭氣一般地回:“不會下了”“不可能下了”。

下不下,雪花可能也糾結,汪曾祺就寫過:“雪花想下又不想下,/猶猶豫豫。/你們商量商量,/自己拿個主意。/對面人家的屋頂白了。/雪花拿定了主意:下。”


返鄉記|如果時間能夠被看見

雪應該是天初亮時才下的,山頭才尚未被填得深白。我們前幾天爬山時,上一場雪已經化得差不多,禿木林底下又是一層厚厚的赭色落葉。每一年回來,能趕上殘雪就不錯了,實在沒想到會有這樣的驚喜。

返鄉記|如果時間能夠被看見

這場雪來得突然,去得也突然,我們卻依然感動。下雪的樣子是很美的,不疾不慢,一片片有條不紊地飄落。即便大雪紛飛,它也能讓你滿身乾淨地走進去。這可親的樣子,好像寂靜的冬天突然張開了手擁抱你。勾起記憶深處某些回憶。


返鄉記|如果時間能夠被看見

成年了才會如此感觸良多,對於孩子,不過總囔囔著:“不要踩呀”,然後趁你不注意,舔口新雪,竟說:“噁心”,便揚長而去。

樹上大多掛不住雪,溪水也無視雪花的突然拜訪,仍自顧自地響動,倒是養了三年的大白鵝和四隻灰鴨子,突然在水溪邊靜止成了一幅畫。高昂的鵝冠,扭向一邊,一動不動的,大概也在賞雪?

返鄉記|如果時間能夠被看見

豐子愷寫鵝,說它“好一個高傲的動物”。我們家這隻,從小沒見什麼人,估計被鴨子們帶蔫了,一攆就跑,只這時候,才算有點“鵝鵝鵝”的樣子。

相反的,樹梢上的騷動卻異常敏感。上山路旁的那棵老杏樹,人經過時,呼啦啦地,飛出十多隻鳥,紛紛往四周高高的白楊樹飛去,重新擇木而棲。

鳥兒很大,應是喜鵲或長尾巴狼。下雪天似乎讓它們更喜歡聚集,尤其要在如墨一樣黑的樹叢裡,也許是白雪掩映過的黑,可以將它們藏得更深一點。


返鄉記|如果時間能夠被看見

返鄉記|如果時間能夠被看見


2020年的冬春過得紛紛擾擾的,靜不下心來寫點東西,寫什麼也總覺得不太對。

我們都在成為一場浩大疫情的見證者,我和波先生甚至在深夜就“該不該總去讀那些催人淚下的疫情故事”激烈辯論。

他說他不讀。可是李文亮醫生過世的消息刷屏時,他卻先紅了眼圈。“不應該是這樣。”他說。

是的。不該是這樣。閃亮和感動應該持續更久。

03

2020年的春節忽然變得很長。2月16日,我們竟然在老家迎來第二場雪。

返鄉記|如果時間能夠被看見

夜裡入睡前,就聽到窗外一陣吵鬧的刺啦刺啦聲,打在窗戶上,枝條上,極不穩定的情緒。猜想著是雪嗎?怎麼如此暴躁。不是嗎?零下好幾度了,還可能是什麼。後來才知道,應該是霰子。也叫雪丸子,專喜歡夾雜在雪裡。夜晚聽起來,很像個不聽話的孩子。

返鄉記|如果時間能夠被看見


返鄉記|如果時間能夠被看見

深夜裡下雪,第二天,就能送我們一片白茫茫。用腳一探,至少20公分深。一腳下去,實實在在的印子。

在雪上走,真正的感覺應該是這樣“舉步維艱”,一步一個腳印,實實在在的,留給身後一片白茫茫的寂靜。

返鄉記|如果時間能夠被看見

這場雪可真是下厚了。鎖到腳踝的棉鞋,在雪裡踩踏十分鐘,就要回到屋裡休整一番。火爐子燒著,暖氣片熱著,大人小孩進屋前,使勁跺跺腳,把雪片子抖乾淨,溼了的襪子,掛到暖氣片上,換上一雙乾的,鬧哄哄地又出去了。


這次回家匆忙,孩子的帽子圍巾手套都沒帶。奶奶竟想到將舊襪子裁了,縫出個拇指指位,往小手上一套,倒真像一雙無指手套了。


返鄉記|如果時間能夠被看見


我也自己找來一雙“手襪”。結果,暖氣片上,全是溼了又幹,幹了又溼的各色襪子。

新雪松鬆軟軟,很像不沾手的奶油,只能捧起來撒,搓不成雪球,也堆不成雪人。我們就在雪地裡追著撒花,一家三口齊刷刷地躺進雪地裡,說要和大雪來一張合影。


返鄉記|如果時間能夠被看見


我躺下竟有點捨不得起來了,跑馬圈地似的,一片一片地躺過去。撐開雙手,孤人對蒼穹,竟是一種“以天為蓋地為廬”的寬廣。

也或許,是身體對土地的熟悉。當我們不再是高高的站在上面,而是平躺著把自己放下時,“我們是誰?”你都會忘記。


返鄉記|如果時間能夠被看見

明知積雪很厚,我們還是想上山看看老房子,忽然發現它變得好老。那面黃色夯土外牆,在細白的屋頂和庭院前,斑駁盡顯,老態龍鍾。當然,它本來就很老了。公公曾想把房子外牆,換成嶄新的水泥牆。幸好沒有。這房子如果沒有了那層“黃土”,我們便欣賞不到,陽光打在它身上的那種歲月“包漿”的美。

返鄉記|如果時間能夠被看見

創造這種美的,是日月山川,什麼時候摧毀它,也該由它們決定。我們?太渺小了。不過低頭拾撿拾撿,偶爾看看這些永恆不變的事物。

返鄉記|如果時間能夠被看見


所以趁著天氣好,我們決定活動活動筋骨,先把院子收拾清楚。

兩天下來,我才發現幹農活也可以有那麼多工具,钁頭、鏟子常備三四把,還有專門摟樹葉的竹耙、鐵耙,專門叉稻草麥秸的三叉戟、五叉戟,以及各種我們沒用上但看起來很特別的小鐵具。


返鄉記|如果時間能夠被看見

有這些工具幫忙,我們又是掘土又是搬磚,靠著人力不僅把院子整清楚了,還在院前的杏樹下,將舊的豬食槽反將過來,搭出一條茶席,邀請了第一位朋友,烹茶談天,看日落斜陽。那一刻,突然很有“門庭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的自鳴得意。


返鄉記|如果時間能夠被看見

我很喜歡這座房子與自然之間的空間互動。它坐北朝南,白天幾乎都是陽光。

有次夕陽西落,正要越過對面的山丘時,一棵果樹上恰好站著一位果農,冬枝搖曳,一伸手就是夕陽,彷彿它們才是能溝通的生靈,被放在一幅畫裡,被那天的時光帶走。


返鄉記|如果時間能夠被看見

這次回來,我見過幾次這樣頗令人心動的山色。

正月十五元宵,魯中南這個小山村,仍有“送燈”習俗。送燈祭祀,以告慰先祖。

當晚除了把“燈”送到祖墳,公公還發明瞭另一種“送”法。他沿著房前的溪岸,點上一排紅蠟燭,一路點映過去,十米一支,從西橋頭到東橋頭,大概百來米。


返鄉記|如果時間能夠被看見


因為波先生的家是獨自一戶,黑夜毫無阻隔。

我們就站在西橋頭往裡望,深黑處燭光閃爍,寧靜肅穆,很適合送燈的寓意——悼念和祝福。因此種種,元宵節素來比春節,多出一份想象的浪漫。

返鄉記|如果時間能夠被看見


後來第二天,也就是正月十六,我們去賞月。

夜幕初臨,月亮還沒爬過山頭,躡躡怯怯地躲在遠山的背後。個子矮的女人,得踮起腳尖才能隱約望見山的那頭有光,散狀的金光。個子高的男人拉起女人的手,“到這邊來。”他拉著她爬到對面小山坡。呀,月亮的那張大圓臉,全看見了。紅紅的,透亮得如蠶絲帳裡擎著燭光,像極了一位豐腴的女子。女人拉男人蹲下一點,遠山便把月亮也遮去一半,站起來,又相互看見。快樂在空氣中瀰漫開來。

返鄉記|如果時間能夠被看見

返鄉記|如果時間能夠被看見

我從未見過如此含羞半露的月亮,如此嬌豔欲滴的明媚。她和遠山之間,像是天地孑遺不小心上演了一幕柔情蜜意。這樣的景象,此生都是難忘的。還是那句話,城市以外,感謝我們還有一個回得去的農村。不是因為這裡貧瘠而樸素,相反,是因為這裡富有而樸素。這裡土地寬闊,天地寬敞,這裡剛好有我們的一個家。

04

月亮圓了又缺,銀行準時從賬號上划走了按揭。看一眼存款賬戶,那點餘額已經撐不過四月。

如果時間能夠被看見,一段隔離,花已滿枝。


返鄉記|如果時間能夠被看見


返鄉記|如果時間能夠被看見


返鄉記|如果時間能夠被看見

我不是不焦慮,但是生活總得繼續。與其哭喪著臉,不如得意地過。

有位朋友常常感嘆:人到中年不如狗。我說,撐撐吧。撐過這幾年,就要到老年。在老之前,我們就循著時節去生活。

該付出時付出,該收穫時收穫。比如此時在這大山裡,我就只關心雨何時來,花何時開,殘雪還在不在。

哪天春日暖洋洋了,就上山去,吃茶,作畫,看殘雪。


返鄉記|如果時間能夠被看見

返鄉記|如果時間能夠被看見

雪後初晴,一口氣看遍皚皚白雪。


返鄉記|如果時間能夠被看見

然後跟村裡的小夥伴湊份子,一起動手煮了一隻山羊。

放養的山羊,戶外,大鍋,是全羊湯的靈魂;木柴,泉水,火候是對山羊最起碼的尊重。

返鄉記|如果時間能夠被看見


返鄉記|如果時間能夠被看見

返鄉記|如果時間能夠被看見

返鄉記|如果時間能夠被看見


全羊湯一直在齊魯鄉間流傳,團份子吃羊從我有記憶開始就存在了。

以前,只是在中秋節才會興師動眾做這全羊湯,現在,做不做全羊湯取決於鄉民什麼時間想吃,以及朋友什麼時間來。

朋友來了有羊湯,好客山東歡迎你。


文/麥麥、呂波 圖/呂波 視頻音頻/呂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