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陝縣鞏固脫貧成果,快步鄉村振興

今年2月27日,寧陝縣同全市其他8縣區一道,迎來了脫貧摘帽喜訊。這一喜訊的背後,是該縣長期立足產業發展,推動脫貧攻堅工作的成果展現。發展產業,也是該縣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築牢鄉村振興基石的致勝籌碼。

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寧陝縣,境內工業企業少,就業渠道有限,如何才能實現長期穩定脫貧?深入思考之後,該縣決定立足縣域實際,大力發展產業脫貧。該縣成立縣產業領導小組,並下設辦公室,負責全縣產業扶貧日常工作。制定下發《寧陝縣產業脫貧及農業特色產業獎補辦法》《寧陝縣產業脫貧獎扶辦法(暫行)》、《寧陝縣牲畜養殖業風險補償暫行辦法》等激勵性政策文件,進一步明確“林果、藥菌、特色養殖、有機種植”四大主導產業佈局,提出十大脫貧增收行動,為群眾發展產業提供堅實政策保障,實行“一套規劃方案、一套班子人馬、一套獎補辦法、一套產業臺賬、一支技術隊伍、一批經營主體”的“六個一”工作機制,縣、鎮兩級領導抓點示範活動,縣上四大班子主要領導、分管領導縣級領導抓8個示範點,11個鎮五職領導(書記、鎮長、人大主席、副書記、分管鎮長)抓54個產業點,並通過曬做法、曬進度、曬圖片形式,定期在縣脫貧攻堅微信群平臺推送。縣政府每季度召開產業現場點評會,現場進行觀摩、點評、通報工作,充分調動農戶、經營主體發展產業的內生動力,推進全縣產業發展。

該縣以村為單位建立全縣有產業的6523戶貧困戶到戶產業發展臺賬,建立6114戶貧困戶中長線產業到戶發展臺賬,明確了每戶貧困戶長短結合的產業、包幫責任人、幫扶措施和收入計劃,進一步夯實貧困戶產業幫扶指導工作。成立產業扶貧科技服務110指揮中心體系,聘請省市知名專家建成產業技術服務專家組,整合農業、林業、科技部門專業技術人員組建專技組,2017年在全市率先成立首個縣級職業農民協會,向40個貧困村每村指派幫扶幹部1名,印製技術服務明白卡、致貧困戶一封信,採取科級領導包片,技術幹部幫村的方式,開展有機水稻、魔芋、中藥材等產業技術服務整村推進。2019年聘請9名特聘農技員和163名產業發展指導員,充實產業扶貧技術服務專業隊伍,建立產業指導員管理臺賬,實現貧困村產業發展,貧困戶技術服務全覆蓋。

同時,該縣在全縣68個村和3個農村社區培育新型市場主體336個,40個貧困村每村至少培育1個農業產業園區。建立經營主體幫帶貧困戶機制,明確各類經營主體幫帶貧困戶標準,將貧困戶和新型市場主體緊密結合起來,把貧困戶嵌在產業發展鏈條上。秦南菌業、黃波食用菌合作社的“五統一”保底模式,綠寶、梨子園專業合作社“合作社+基地+貧困戶+訂單”模式,新場鎮同心村“貧困戶+互助資金+陽晨聯盟”模式等利益鏈接模式,帶貧益貧明顯。以“三變”改革為抓手,開展林地、土地“三權分置”改革,盤活資源,入股經營主體,為全縣6080戶貧困戶配股資金3648萬元,採取資產股份經營模式、資金配股推動模式、企業帶動模式、村集體+合作社+龍頭企業聯動模式,固定收益分紅。2019年7月前,71個村(社區)開展村集體經濟組織首次分紅,分紅金額133萬餘元,惠及貧困戶6080戶,戶均增收210餘元。

此外,該縣通過主動對接中辦、金壇區、膠州市和各級聯村幫扶單位,以及與碧桂園集團、永輝超市等社會扶貧企業簽訂營銷協議,積極參加北京、上海、甘肅等地農產品展銷,舉辦農產品推介活動,大力推介、宣傳、展示、展銷寧陝的農產品進入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寧陝縣消費扶貧金壇總店揭牌啟動,碧桂園集團在寧陝縣設立鳳凰優選實體店將土蜂蜜、核桃油等特色農產品銷往全國各地,與梨子園合作單次銷售寧陝蜂蜜5000份,永輝超市與秦南合作,每月銷寧陝香菇6萬斤左右,新場的辣椒、榮庚的林麝、龍王鎮的家禽,花石村、竹山村的黑豬等,都與知名企業建立了合作和營銷關係。

該縣組織各經營主體加大對已脫貧戶的後續幫扶,鳳華農貿公司進駐沙壩搬遷點,進行中藥材及板栗收購加工,帶貧30戶98人。中華村高粱酒廠已進駐永紅社區,進行高粱訂單收購和釀酒用工,帶貧42戶126人。興隆蜂蜜養殖專業合作社已進駐興隆安置點,進行蜂蜜生產加工,帶貧89戶238人。油坊坪村天麻合作社已進駐油坊坪安置點,進行天麻收購加工,帶貧59戶189人。蓮花村生態農業綜合開發公司已進駐和平安置點進行蜂蜜加工,帶貧10戶37人。永前農林特產專業合作社已進駐東溝村安置點進行金絲皇菊加工生產,帶貧30戶75人。北溝村集體經濟組織在猴子坪安置點建設的天麻初加工和蜜環菌生產廠房主體工程已經完工,通過天麻訂單收購及用工等方式,帶貧152戶438人,欣向榮公司進駐四畝地安置點進行中藥材生產加工,帶貧30戶96人,目前各經營主體運轉均處於啟動階段,相關配套設施正在進一步完善。

2017年至2019年,該縣發展農業產業投入資金8805.5萬元,發放獎補資金5500餘萬元,取得農產品省級名牌2個,著名商標1個,農產品加工SC認證3個,寧陝天麻、寧陝豬苓通過農業部地標產品認證,新建或擴建農民新型經營主體82個,各類農業市場經營主體336個。今年,該縣將突出果、菌、藥、畜、蜂、芋六大特色產業,實施主體培育、政策支持、精準幫扶三大工程,堅持經營主體幫帶農民群眾產業增收,持續推進產業振興“十百千”工程,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形成縣有特色、鎮有亮點、村有園區、合作社的產業發展格局。目前,寧陝縣已安排兩批涉農整合資金4174萬元用於58個園區新建和提升工程,為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打下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