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父母都應該學習小豬佩奇家的教育方式,真的不一般

中國父母都應該學習小豬佩奇家的教育方式,真的不一般


《小豬佩奇》成功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一句評價足可概括:《小豬佩奇》提供了一種最讓人認同的家庭生活。

是的,在這一家子裡有溫和的媽媽、寬厚的爸爸,父母很相愛。

這樣的說法有何根據嗎?


中國父母都應該學習小豬佩奇家的教育方式,真的不一般


來看看社會人小豬佩奇一家的家庭生活,你就會明白為什麼孩子那麼喜歡看小豬佩奇了。

最好的教育是有一個情緒平和的媽媽

佩奇的媽媽,可以說是現代社會諸多媽媽的榜樣:從來不生氣,永遠是和藹可親的樣子,遇事從來從容面對,即使有不高興的時候,也只是那麼一小會兒,連大聲說話都不會有。

佩奇常常喜歡跳泥坑,滿身汙泥,媽媽只會輕輕地說“只是些泥而已”;

佩奇無意中犯了錯誤,她也只是說:“佩奇,你不該……”

因為從來不生氣,所以這種溫和的批評反而更有力量。每次佩奇都會及時認識到錯誤並道歉,也總能換來媽媽的諒解。

在教育孩子方面,豬媽媽堅持原則,比如佩奇和喬治永遠在晚上7點上床睡覺,但偶爾也會允許寶寶們打破規則。

某天晚上,佩奇睡覺前忽然很想看星星,豬爺爺有一架天文望遠鏡,豬爸爸想借來,但是怕豬媽媽反對,便猶豫地說現在太晚了。

作為家裡的“領導”,豬媽媽說了一句“或許我們不該錯過這樣難得的機會”;隨後就和豬爸爸一起,帶著佩奇和喬治來到豬爺爺和豬奶奶家裡看星星。


中國父母都應該學習小豬佩奇家的教育方式,真的不一般


旁白裡說,這是佩奇和喬治第一次在晚上外出,作為孩子,他們一定覺得很新奇很開心。

而正是這種偶爾打破規則的小插曲,才會給平淡的生活帶來驚喜。

試想一下,換了中國父母,誰會准許孩子為了“看星星”這樣的近乎娛樂的事情而耽誤睡眠呢?

一個情緒平和的媽媽,是孩子童年最大的幸運。


中國父母都應該學習小豬佩奇家的教育方式,真的不一般


一個從不缺位家庭教育的爸爸


要說《小豬佩奇》裡的搞笑擔當,非豬爸爸莫屬,他承擔了至少80%的笑點。

豬爸爸是上班一族,但總是喜歡吹噓自己是某個領域的專家,可惜只要他指路,從來都把地圖拿倒,就這麼個人,但不得不承認,豬爸爸天賦是很高的,其運動細胞和音樂細胞都相當強大!

豬爸爸不僅是跳泥坑的世界紀錄保持者,長跑、游泳、跳水、滑冰樣樣精通,他的手風琴一樣拉得有模有樣,架子鼓同樣拿手。

更值得一提的是,豬爸爸在孩子的教育方式上也是有著自己的獨到見解。

喬治的恐龍丟了,豬爸爸幫著一起找,並先發現了恐龍但沒有說,而是引導佩奇自己去發現,然後大方地稱讚:“幹得好,你真是個出色的偵探!”

很多時候父母沒必要跟自己的孩子較勁,放手讓他們去“贏”,這種勝利的喜悅是幫助孩子建立自信的最好方式。

教佩奇滑冰的時候,佩奇第一次滑冰就摔到了,沮喪地說“我再也不滑冰了”;

豬爸爸這時候沒有說教告訴佩奇要勇敢,而是用自己的摔倒來告訴佩奇,大人也會摔跤,摔跤並不可怕,重新站起來就好。

小豬佩奇學騎自行車這一集,可能會喚起很多大人童年的經歷。

佩奇學騎兩輪自行車,知道後面有豬爸爸扶著,所以不再害怕,等到豬爸爸適時放手,佩奇發現自己已經學會了騎車。

雖然佩奇最後撞碎了豬爸爸心愛的南瓜,但豬爸爸說的是:“佩奇,你沒事就好。”

這就是非常真實的父愛,平凡中帶著感動的力量。


中國父母都應該學習小豬佩奇家的教育方式,真的不一般


父母的相愛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小豬佩奇》中豬爸爸和豬媽媽的親密互動,讓我們充分體驗到父母感情相處對孩子成長產生的影響。

豬媽媽生日這天,豬爸爸專門給她放假,讓她出去玩。豬爸爸自己則和孩子一起為豬媽媽準備神秘的禮物,做早餐、做蛋糕......折騰了一天,最後禮物出爐:豬爸爸和豬媽媽的單獨約會。

看著爸爸媽媽穿戴一新去赴浪漫的約會,孩子心裡也會埋下一顆種子,這對他們未來自己建立的家庭提供了一個模仿的範本——父母的互相尊重和彼此相愛。

對於孩子來說,爸爸媽媽恩愛,會給他們最大的安全感。

溫和的豬媽媽不僅對寶寶們和顏悅色,對自己有點懶、愛犯傻、愛逞強的老公也從不批評指責,而總是用一種非常溫柔的態度來對待他。

有一天週末,豬爸爸想什麼都不做,就坐在院子裡看報紙,豬媽媽說花園裡“亂七八糟的”,爸爸警惕的問:“這句話什麼意思?”

豬媽媽笑著告訴他該割草了,但犯懶的豬爸爸說喜歡這種原始的感覺,沒有動。

豬媽媽什麼也沒說,就在一旁靜靜地等待。

直到佩奇的球滾進草叢找不到了,豬爸爸才真的要去割草。

到了豬爸爸的生日這天,豬媽媽和孩子給爸爸送上了一雙靴子和一個自制的大泥坑,豬爸爸像孩子一樣開心。

幸福的婚姻有一個“孩子定律”:

◆孩子永遠是孩子,丈夫也是孩子。

◆當你的丈夫引起你的不滿時,請讀一遍第一條。

豬爸爸和豬媽媽從來不避諱在孩子面前表達愛。

有一次,豬媽媽不小心陷在藍莓灌木叢裡,豬爸爸勇敢地上去救下了豬媽媽,並在孩子面前甜蜜的一吻。

在孩子面前展現父母的相愛,恰恰是教給他們學習如何去愛的最好方式。


中國父母都應該學習小豬佩奇家的教育方式,真的不一般

回到本文最初的問題,《小豬佩奇》的成功之處,我想就在於真實吧!

動畫片不好做,尤其看起來簡單的故事,其實更紮根於生活。

跟現在很多模仿紅太狼式教育的家庭不同,小豬佩奇擁有一個近乎完美的家庭,彷彿外國來的這頭小豬離孩子們更近。

寫在最後:

也許,我們給不了孩子小豬佩奇那樣的童年,至少我們能做到:認真陪伴孩子,享受做父母的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