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癌症,到底要不要告诉她?

今年年初,第77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的影后大奖颁给了一位亚裔女孩——奥卡菲娜,让她得奖的是一部中文译名叫做《别告诉她》的电影。

影片讲述奶奶罹患癌症,但家人选择隐瞒她,并假借一场婚礼让所有家人回家见奶奶最后一面的故事。

奶奶得了癌症,为什么不告诉她?

影片以一个谎言开始,一个在千千万万个普通家庭里真实存在的谎言。

女主角碧莉要回国参加表弟的婚礼,而25年未曾团聚过的一家人,也都从世界各地回到中国长春。但实际上他们都是为了见身患癌症的老人最后一面。

只有患癌的老人——碧莉的奶奶一人被蒙在鼓里,她不知道自己的病情有多严重,因为大家都告诉她“病是良性的”。

得了癌症,到底要不要告诉她?

《别告诉她》剧照

在这个谈癌色变的年代,所有的人都对癌战战兢兢,因为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逝去和一个个触目惊心的调查数据不得不让我们对癌症心存恐惧。

当癌症突然降临,不论是对患者本人或者是家属,都是一件让人难以接受的事情。

有老人身患重病,往往会不自觉地对病人进行消息封锁,选择隐瞒,在中国家庭中并不罕见,大家都觉得,不告诉她是为她好,因为“如果你告诉一个老人她得了癌症,她就会死得很快”。

在电影里,碧莉的妈妈也是这样告诉她的。

说与不说,如何抉择?

其实,该不该告诉病人实情,见仁见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或苦衷。

不告诉病人,或许病人会在疑惑不解中默默接受安排,或许会有很多事情没有来得及做,以致充满遗憾;又或者家属会在未来充满遗憾和懊悔。

选择告诉病人,却又担心病人心理承受不了。

比如前几日,一位觅友在后台给科普君留言说到:

“没有告诉我爸得了癌症是我这辈子最遗憾的事,我永远都不会忘记他离世前不解的眼神,好像在说,我只是个普通的病啊,为什么就这样了。

这也是多数中国家庭面临癌症时的困境,瞒着,能瞒多久是多久,直到那些应该说的话没有说出口,那些重要的事情也没来得及做。

其实,每位患者都会经历很长的心理路程,“接受现实”往往才是癌症治疗的开始,良好的心态才能保证治疗取得最好的效果。而且就目前的医疗而言,癌症,真的不等于死亡。

许多心理健康的癌症病人,对坏消息的承受能力也远比人们预料的要强。对绝大多数患者来说,告之实情还是有必要的。

一位医生曾做过一个2000人的调查,74%的人在亲人患病时会选择隐瞒病情。而如果是自己生病,则有

85%的人希望能知道所有信息。

得了癌症,到底要不要告诉她?

医生都是支持告诉患者实情的。

因为隐瞒病情既不合法,又不符合患者意愿。身体是患者的,他们有权有了解自己身体情况,隐瞒病情违背了《侵权责任法》。

而且瞒也是瞒不住的,总有一天患者也会猜到患癌的事情,与其让患者一直怀疑坐立不安,莫不如直接告诉实情。

此外,癌症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的配合,如果患者不配合,影响治疗,反而得不偿失。

适当告知原则教你怎么说

从疾病治疗来说,医生、家属、患者三方能够站在同一立场共同面对癌症,形成医患联盟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而告知亲人患病这件事,也是非常讲究方法的,此时“适当告知原则”就可以上场了。适当告知原则就是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告诉患者适当的部分。

那么,适当的时候,大概是什么时候呢?

一般在接受治疗三四个月后,可以让患者知道自己的部分病情,这是基于三个考虑:

  • 从生病不适,怀疑生癌到这时,已过了三个月,患者的心理危机期已基本度过。即使部分获知,患者情绪波动也不会很大了,对治疗或生存不会产生太大的负面影响。

  • 这时很多患者已经做了手术,需要接受放化疗,如果没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很难积极配合。

  • 此时患者一般也有了接受这一坏消息的心理准备了,三至四个月的到处奔波寻医治疗,他们心理也开始平静些了。

适当的方式和部分又是什么呢?

适当的方式”,是指根据患者自身特点的不同,以不同方式,让其获知。一般不主张直截了当地陈诉。一定要辅以正面的、成功的实例,积极予以鼓励,让其获知真实病情的同时,燃起战胜病魔的强烈意愿。

适当的部分”,是指可适当保留部分病情。比如说,对于一个晚期有转移的患者,转移部分不一定要明示。但不变的只有一条,把患者的意愿放在第一位,这是最重要的。

其实,在当下,在与癌症的斗争中,我们人类已经前进了一大步,新治疗方式以及新药物的出现也让很多癌症患者的生存时间更长。

特别是对于乳腺癌患者来说,虽然目前我们尚未战胜癌症,但很多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的药物都相继问世,正逐渐将乳腺癌变为“慢性病”。

所以,未来无论是患病者,还是健康的人,都应该好好了解癌症,了解自己的健康问题,乐观看待,并活在当下,敬畏生命!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正版图库

本文作者:觅健咖喱医生

责任编辑:乳腺癌互助君

参考资料:

[1] Tong Su, et al.,(2020). Association between early informed diagnosis and survival time in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Psycho-Oncology.

[2] 刘端祺. 告诉还是不告诉,这是个问题——关于病人知情权的对话[J]. 癌症康复(1):4-8.

Her你一起掀开“黑蝴蝶”的秘密,离治愈更进一步难啃的“硬骨头”!三阴性乳腺癌全面剖析,告别难治时代

肺转移神奇消失后,我依然“赚”了两年

癌细胞就喜欢糖?识别真相,踢走抗癌路上的“绊脚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