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孫桐桐 每經編輯:張北
吉利正在不斷加快“上天”的腳步。
4月24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利控股集團)宣佈,目前,浙江時空道宇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時空道宇)自主研發的雙衛星即將轉入衛星裝配後的各項環境試驗,如模擬衛星隨火箭上升階段狀況的振動試驗、模擬衛星在近零下270℃的太空運行狀況的熱真空試驗等,預計雙星將於6月進行星箭合體試驗。
時空道宇首發衛星示意圖
圖片來源:吉利控股集團官微
完成這些試驗考核後,衛星就可在符合質量標準的前提下正式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入軌,預計年底前完成發射,為用戶提供高精度定位服務。同時,領克汽車宣佈與時空道宇共同啟動雙衛星發射計劃。
“上天”計劃加速
據瞭解,時空道宇還將同步推出國內首個航天AI數據雲OmniCloud,將航天AI數據、工業互聯網等行業進行融合。OmniCloud平臺以衛星技術(通信、導航、遙感)為核心,以衛星信息服務為內容,提供衛星雲產品、定製化行業解決方案等在線服務。
圖片來源:吉利控股集團官微
近日,時空道宇發佈的招聘“火箭總師”職位引起熱議,實際上,這正是為年底成功發射雙星鋪路。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楊學良還公開回應稱:“火箭是買的,衛星是自己做的。我們招火箭總師是為了星箭融合,不是為了自己做火箭。”
吉利入局商業衛星領域並非臨時起意。自2018年起,吉利就開始戰略投資航天科技公司時空道宇,佈局天地一體化的出行生態。啟信寶顯示,吉利控股集團旗下投資公司杭州邁捷投資有限公司是時空道宇的大股東,持股比例為70%。時空道宇的經營範圍包括技術開發、技術服務;衛星通信系統、光電技術、電子產品、電信業務等。
值得一提的是,吉利的“上天計劃”進展頗為迅速。今年3月3日,吉利控股集團開始全面佈局商業衛星領域,吉利科技集團在浙江台州打造的國內首個脈動式模塊化衛星智能AIT(總裝集成測試)中心項目正式開工,規劃建設衛星研發中心、部組件智造中心、測控中心、雲計算大數據平臺等設施,借鑑汽車行業先進的總裝工藝,打造模塊化、柔性化、智能化製造工廠,可以靈活滿足不同型號規格的衛星總裝與測試。
此後,時空道宇加緊為衛星項目“招兵買馬”。除上述火箭總師外,時空道宇近期在招聘的職位中還包括硬件工程師、衛星綜測專家、射頻工程師、衛星載荷設計師、雷達工程師(光學)、電子信息工程師(遙控遙測)等近40個職位,最高月薪達5萬元。
卡位自動駕駛
在吉利之前,特斯拉CEO馬斯克已經試水過“上天”計劃。
2015年1月,SpaceX創始人埃隆·馬斯克提出“星鏈”計劃,該計劃的目標是建立覆蓋全球的衛星互聯網星座。根據馬斯克的計劃,2020年底將有800顆星鏈衛星投入使用,並且初步組建成網,為美國北部和加拿大的客戶提供“星鏈”服務,並在2021年初步實現全球的覆蓋。2024年,將4425顆衛星送到軌道平面,為全球客戶提供高速寬帶互聯網服務。按照規劃,整個“星鏈”項目要十年的時間才能完成全部部署。
實際上,從美國的馬斯克到中國的李書福,車企的競爭已經從陸地“燒”到了太空。這與傳統汽車產業向智能網聯化轉型不無關係,提前佈局低軌衛星,可以為實現無人駕駛搶佔先機。據普華永道此前預測,在乘用車領域,到2030年,中國將有50%的汽車實現無人駕駛,全球無人駕駛4/5級的汽車也將達到8000萬輛左右。
吉利方面表示,低軌衛星佈局形成後,將提升導航高精度達釐米級,為高級別智能駕駛提供高精度定位服務,提升用戶智能出行體驗,不僅有利於自身立體出行佈局,還將與汽車製造、未來出行、大數據等行業深度融合。
據瞭解,低軌衛星互聯網利用低軌衛星星座可實現全球互聯網無縫鏈接服務。相對於傳統的光纖接入龐大的地面網絡和基站,低軌衛星互聯網在偏遠地區部署更加簡便、成本更低,可彌補未來無人駕駛領域由於成本問題偏遠地區基站建設覆蓋率低的短板。
當前,衛星互聯網技術也已成為通訊領域科技競爭的新焦點。根據摩根士丹利預測,航天業的規模將從2016年的3500億美元增長至2040年的超過1.1萬億美元,其中一半的增長將源自新型互聯網衛星。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