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外资入粤逆势跑出加速度

今年1月-2月,广东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12.2%


广东:外资入粤逆势跑出加速度

在湛江,总投资额达100亿美元的巴斯夫广东新型一体化生产基地项目已完成两台800千伏安变压器的加装,基建施工通了电;在惠州,总投资为342.90亿元的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一期项目在获得核准批复后,正在有条不紊建设;在广州,松下电子材料的第四家工厂落户黄埔区,主要提供5G电子材料……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冲击。不过,在外贸大省和吸引外资大省的广东,外资企业正在用热火朝天的行动投下信任票——这里仍是全球最理想的投资目的地之一。


数据显示,今年1月-2月,广东省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3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2%;广东自贸区实际利用外资8.88亿美元,占全省的35%,同比增长15.1%。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影响,叠加春节假期因素,企业大面积停工停产,投资活动受限,投资者等待观望情绪加重。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1月-2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1344亿元,同比下降8.6%。广东今年前两个月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为171.47亿元,同比下降8.3%。


在此形势下,在中国的外资企业的信心是否会受到影响?


“2018年,我们的产值是19.4亿元。2019年是25亿元,今年虽然受疫情影响,但我们预计仍可达到28亿元以上。” 松下电子材料(广州)有限公司总经理一木勉表示。就在今年3月,这家中日外商合资企业新投资了5.5亿元,希望能够在两年内实现5G增产。“我们希望投产后产值能比现在翻一番”。

信心集聚,奠下广东外资企业长足发展基础。4月10日,广东省商务厅副厅长陈越华在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介绍,今年1月至2月,全省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32.4亿元,同比增长12.2%。1月-2月,广东市场采购出口增长1.8倍,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33.4%,均位居全国首位。

对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预期和不曾减弱的信心背后,是中国庞大的市场规模、完善的产业链以及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

“在得知我们的项目需求后,广州市及南沙区政府多次主动接洽了解项目情况,解析区域优势,积极促成合作。”法国的路易达孚集团北亚区工业项目管理总监江洲表示,广州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克服疫情期间的重重困难力促项目落地。

据悉,疫情以来,省商务厅充分运用省长联系跨国公司直通车机制,共协调解决LG、达能、爱立信、嘉吉、日立、东丽、飞利浦等50家跨国企业复工复产遇到的问题,大大提升了跨国企业在粤发展的信心。(羊城晚报记者 陈泽云 杭莹 )  

专家访谈

疫情之下,中国利用外资会受影响吗?专家分析表示:

疫情控制得当稳定外资 大项目有定海神针之效

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对世界各国社会和经济都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在此背景下,有关“外资撤离中国”的一些说法近日引发关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主任陈万灵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外资企业要转出中国要考虑成本问题。中国的成本比美日要低很多,这是各国在中国建厂的主要原因。此外,外资企业仍需要中国庞大的市场。”

他表示,目前来看,中国的疫情控制得很快很好。所以,有些企业原本计划转订单到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地区,但因为疫情全球扩散,反而延缓了步伐,这也说明我国疫情控制得当,稳定了外资,给外资以信心。

“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供应链肯定有影响,但还不会有‘重塑’那么大的力度。因为供应链或产业链由生产成本和市场需求决定,并没有那么容易移动。”陈万灵表示,国外疫情控制住之后,订单就会慢慢恢复了。

此外,陈万灵也肯定了广东以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稳住有效投资的做法。“大项目有定海神针之效,能起到积极示范作用。广东要不断开放市场和产业,这有助于优化外商投资结构”。(羊城晚报记者 陈泽云 杭莹 )  

隔离不隔爱 温暖一直在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不少从境外归来的同胞、外国友人在广州“不期而遇”,他们在这里开启一段特别的经历。14天集中隔离,虽然只是提供一日三餐、健康监测等日常服务,甚至隔离人员和工作人员都很少打照面,但广州战“疫”人日夜守护的情意让来自各地的人们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暖。


广东:外资入粤逆势跑出加速度

留学生在隔离酒店内拍摄Vlog。(视频截图)


留学生拍Vlog “揭秘”隔离生活


“昨天是银耳汤,今天是小米粥”“工作人员24小时都在”“隔离场馆每天都有专人消毒”……3月28日从美国回国后,33岁的留学生艾克在广州进行为期14天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隔离期间,艾克拍摄“我的隔离日记”VLOG,记录归国心路历程及酒店隔离日常,在网络上引发热议。

艾克曾是海南广播电视总台的节目主持人,5年前,他辞职去美国深造,如今已完成学业和实习,打算回国发展,加上签证即将到期,3月下旬,他购买了回国的机票。“美国朋友想知道我在隔离酒店的生活是怎么样的,网络上的不实言论也让我很气愤”,艾克决定通过视频博客将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既能满足大家的好奇心,也是对各种不实报道的有力回击”。

隔离时,有很多细节让艾克感动。“一天早上,工作人员来派早餐,我为了拍视频,提前把门打开了,他们以为我饿了,赶紧跑过来给我发了一份早餐,我好感动。”

“昨晚测体温我是36.8℃,但身体没有不舒服,后来医护人员还回访,叮嘱我,房间多开窗通风,多喝点热水,别感冒着凉,有问题随时找他们。”艾克说,“他们很重视,态度很积极,奋战疫情的这种激情我很少见到”。

在隔离的日子里,艾克时刻换位思考,医护人员每天“全副武装”重复着测量体温、送餐等工作,还要回应127人的隔离微信群里的询问、需求,帮助大家顺利渡过隔离期。“都是和我们一样大的‘80后’‘90后’,我们隔离只是14天,他们却在这里‘被隔离’了一个半月,甚至要持续更长时间去冒着生命危险为隔离人员服务,太不容易了”。


广东:外资入粤逆势跑出加速度


俄罗斯姑娘主动请缨担任翻译


俄罗斯姑娘Varya(中文名娲丽娅)3月13日乘机从莫斯科抵达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后开始了14天的集中隔离,其间她被工作人员认真周到的工作态度深深打动,主动提出承担俄语翻译的工作,通过微信语音帮助工作人员与俄罗斯旅客进行更直接的沟通。14天隔离期满后,她还要继续提供协助。“隔离的感受就是很满意!14天里,所有的工作人员对我都很好,我想表达感谢。”  

Varya抵达广州后,首先入住了越秀区广州宾馆,之后因为她乘坐的航班中有一名与她相邻几排的乘客确诊了新冠肺炎,Varya作为密切接触者,转到越秀区另一家酒店继续进行隔离。

Varya表示,两家酒店的环境都很好,在广州宾馆,因为外国旅客比较多,工作人员的接收任务很重。Varya被工作人员的真诚服务与关怀深深打动,也看到大家工作的不易,她提出担任俄语翻译,希望帮助工作人员减轻负担。于是工作人员接到不会英语的俄罗斯客人,就通过微信联系Varya,由她进行翻译。解除隔离后,Varya对工作人员说,我愿意继续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有需要随时联系我。

广州宾馆是广州最早一批境外来穗返穗人员中转服务及集中隔离点,至今已接待1091名旅客,其中外籍人士293人。越秀区人民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赖卉岚和她的同事们在这里开展健康管理工作,她说前段时间的广州宾馆就像一个“小型联合国”,她和团队接管服务的客人来自世界各地59个国家和地区。为了方便外籍人士尽快了解管理政策,他们多途径补齐语言沟通短板,包括增配现场翻译、翻译笔,联系线上翻译平台,挖掘区内翻译人才以及外籍志愿者等,Varya正是其中一位,特别给力。


广东:外资入粤逆势跑出加速度

澳大利亚华人主动要求与驻点医护人员合影留念。


四海之内皆兄弟 苍穹之下地球村


“四海之内皆兄弟,苍穹之下地球村”,越秀区儿童医院副院长、小儿内科主任医师张涛感慨。他和妻子廖嘉仪3月17日起便开始带领工作队进驻越秀区入境人员集中健康观察隔离点。

驻点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求做到严谨细致,如登记客人资料时的近距离接触、咽拭子采样等高风险操作,又如每天两次面对面的体温监测以及为有不适症状的客人“查房”等。他们经常反复讨论每一项工作的流程和细节,做到不遗漏、不出错,遵守规程又要体现人文关怀,实现工作程序化,沟通人性化。

在驻点时,他们迎来上至80岁的老爷爷、下至刚满月的婴儿;还包括罹患抑郁症的留学生、聋哑的澳大利亚华人以及各国旅客。对于不懂中文的外国人或华裔,廖嘉仪在留学期间锻炼的英语口语派上了用场,她用英语跟他们讲解说明了政策、咽拭子采样的必要性,以及配合采样的要求。聋哑澳大利亚华人被医护人员的细致服务和关怀深深打动,离开隔离点时还主动要求与驻点医护人员合影留念。(广州日报记者 廖靖文、詹晨枫、汤南)


广东:外资入粤逆势跑出加速度

钟南山全程用英文与在穗外籍人士交流防疫经验,用“One world,one fight ”有力告诉世界


全球抗疫,各国在同一个战壕

4月15日,广州市第78场疫情防控新闻采访活动在广州医科大学举行。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与19名在穗学习、工作的外籍人士进行面对面交流。在交流活动中,钟南山全程用英文介绍与作答,他向外籍人士表示,“One world,one fight!”抗击新冠肺炎,不分中外,大家都在同一个战壕。

何时可以摘掉口罩?

钟南山制作了中英文版本的PPT介绍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的经验,包括新冠肺炎在中国发生的时间轴、传播的途径、治疗用药、防控关键以及无症状感染者的情况等。

针对戴口罩能否有效防护的争论,钟南山表示,由于病毒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戴口罩能有效防止飞沫感染。疫情防控的关键就是保持社交距离和戴口罩。

什么时候可以摘掉口罩?加纳籍的布布恩向钟南山发问。钟南山表示,等疫情再稳定一点,在公园等空气流通比较好的场所可以不用一直戴口罩,在教室等人流比较密集的场所则需要戴口罩。他说:“在国外疫情比较严重的地方,还是要戴口罩。”

钟南山表示,要警惕无症状感染者的传播。“如果被传染,在潜伏期的3-7天便具有传染性,在最早的5天中,病毒载量在上呼吸道更多,一周后显著下降。”所以,应更加注意两类无症状感染者,即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来自重点疫区的人员及其密切接触者。

中国防控为何这么严?

19位外籍人士中有9位正在广东高校就读医学相关专业。在南方医科大学神经外科学习的大卫来自刚果(布),他说:“作为一名医学生,我可以理解中国政府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措施。但是我身边有些外国朋友不能理解为什么防控要这么严格。您作为医学专家,您觉得可以对他们说什么?”

钟南山说,研究发现,新冠病毒的传染性特别强,目前确认的传播途径包括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可能还包括空气(气溶胶)传播和排泄物-呼吸道传播,而且还有无症状传染。因此,采取强力的抑制措施,通过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和早隔离才能有效阻断疾病的进一步传播。他认为,中国的强力措施被证明是有效的,国内疫情得到基本控制。

中国与他国如何互助?

在中山大学就读的范玲玲来自越南,她问钟南山,中国与其他国家如何守望相助?

钟南山说:“我们除了支援口罩、呼吸机等,更重要的是开展医学交流合作。现在我们每个星期都跟各国的专家交流。大家多交流可以减少走弯路。”

钟南山说,“下午我将和印度交流。我们愿意和更多国家交流。因为大家做工作,有时是对的,有时是教训,多交流可以避免走弯路。”

钟南山强调,我们处于同一个世界,在这场全球抗疫战中,世界各国都在同一个战壕里。

广东:外资入粤逆势跑出加速度

被治愈的他给钟院士送上一份礼物

来自巴勒斯坦的默罕穆德·欧德·阿布·那茅斯也出现在交流活动中,他是一名在广州被治愈的外籍患者。此前从武汉来广州旅游时,他被确诊为新冠肺炎。经过种种困难终于康复,他说“非常感谢广州”。借着会后合影的机会,他向钟南山送上了一个有巴勒斯坦标志的徽章,以表达他对钟南山院士、广州乃至中国的感谢。(羊城晚报记者谭诤 董柳 )


海外抗疫中药销量显著增加


广州药企海外订单激增,广东特色中药赠与十余国


广东:外资入粤逆势跑出加速度

粤企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对抗疫产品进行分装。石磊 万稳龙 摄

海外疫情暴发以来,中医药备受关注。有美国中医诊所老板表示,抗疫中药销量显著增加;与此同时,广州多家药企的中医药产品海外订单激增。在海外抗疫中药热之下,赠送给在外中国留学生的“健康包”中出现中药的身影,颇具广东特色的“粤抗1号”预防方配方凉茶等也被广泛赠与海外多国。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金世明向记者表示,“中医药在国内抗疫中发挥了显著作用,我们对中医药要有自信”。


中药海外走俏,广州药企生产忙


“疫情发生后,我们诊所的抗疫中药销售量显著增加。纽约甚至有中药脱销。”4月6日,美国华盛顿州贝尔维尤市的中医针灸师孟北告诉记者。

孟北和他的医学团队在华盛顿州贝尔维尤、西雅图开设了两家中医诊所,他获得了当地的“针灸和东方医学治疗师”的职称。

孟北告诉记者,在美国,中医药是替代疗法(AlternativeTherapy)的一种,除了开药扎针外,还会对患者给予生活及饮食方面指导,他所在的诊所主要接诊外国患者,“他们对中医的信任度总的来说是在逐步提高”。

因此,疫情发生后,诊所的中药销量也显著增加,“我们多用玉屏风散、普济消毒饮、小柴胡汤、麻黄汤、清气化痰丸、仙方活命饮等,根据患者体质和病史选择组合”。由于新冠肺炎属于强力传染病,美国各地指定了医院救治以防扩散,一般诊所不可以随意接诊。“目前我们诊所还没有接诊过任何新冠肺炎患者,主要是中药预防。”孟北说。

中医药在海外走俏,国内药企生产正忙。近日,广州香雪制药股份公司董事长王永辉对外表示,近期公司的中药产品出口量猛增,还有客户主动要求空运并表示愿意承担运费。

据他介绍,受疫情影响,该公司抗病毒产品出口额增长了10倍,“以前一年的出口量就是几个货柜,现在一天就可以发几个货柜,需求量很大”。

同时,记者也从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了解到,日前该公司旗下首批500件板蓝根出口订单已经装车发往海外。广药集团旗下中成药生产基地广州白云山和黄中药厂区一名负责人向记者介绍,“3月以来,我们不断接到海外经销商咨询板蓝根出口销售事宜,并收到海外多地客户的订单意向,板蓝根颗粒的海外需求量飙升。”


广东特色中药支援十余国家抗疫


海外疫情暴发以来,中医药逐渐受到外国人以及华人华侨的认可。中国驻外使领馆向中国留学生发放的“健康包”中就有“连花清瘟胶囊”等中药的身影,颇具广东特色的“粤抗1号”预防方配方凉茶等中药也被广泛赠与多国。

近日,不少法国、意大利、英国等地中国留学生在社交网络上晒出从驻外使领馆处领取的“健康包”,其中就包括“连花清瘟胶囊”等抗疫中药。

此外,3月31日下午,广东公共外交协会、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和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等单位举办的“广东中医药支援全球抗疫公益行动”捐赠仪式上,向全球疫情较严重的13个国家捐赠防疫物资。

记者向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了解到,此次公益行动筹集的捐赠物资总价值约1283.41万元,除了口罩、额温枪、消毒液、防护服等防疫物资外,还有颇具广东特色的中药,如香雪制药的“粤抗1号”预防方配方凉茶、一方制药的流感(新冠)预防方等。

参与组织此次公益活动的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金世明告诉记者,这些物资将陆续送到受赠国家的驻穗使领馆,然后发往各国。

金世明透露,除了此次捐赠活动外,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还计划联络海外多国的中医药协会,通过举办线上座谈会向海外国家和地区分享国内中医药抗疫的经验。

“中医药在国内抗疫中发挥了显著作用,我们对中医药要有自信。新冠肺炎是全球性大问题,我们也希望借此机会向海外分享中医药抗疫的良好经验,让更多人传承发展中医理念。”他说。(南方都市报记者 毛淑杰)

(为尊重受访者意愿,孟北为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