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待幼兒打人行為的分析和對策

幼兒打人行為

幼兒打人是很常見的現象,父母不要大驚小怪,但也不可置之不理。而應理性看待,並正確引導,幫助孩子糾正打人的習慣。那麼,怎樣改掉幼兒打人的毛病?緩解幼兒打人行為的方法有哪些?另外,幼兒打人可以預防嗎?

對待幼兒打人行為的分析和對策


· 幼兒打人的原因 ·

寶寶愛打人,這種現象很正常,一般來說是不需要家長去幹預、協調,他們很快就會和好如初,構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也是多種多樣:

1.寶寶不懂分享

現在的家庭大多是獨生子女,生下來就是家裡的寵兒,他們不懂得分享。當他們和別的小朋友玩耍時,彼此都會對對方的東西產生興趣,既想玩對方的,又不允許他人玩自己的玩具,自然而然就會產生爭執。

2.寶寶喜歡模仿

現階段的寶寶特別喜歡模仿別人,看到別的小朋友在打鬧,覺得好玩,就會去模仿學習。

3.家庭環境影響

如果家長之間經常發生爭吵,也會影響到寶寶的日常行為,變得愛打人,用暴力解決問題。

4.錯誤的成長教育

父母害怕寶寶受到欺負,便教寶寶“有人打你,就打回去”等錯誤方法,導致寶寶變得愛打人。

· 如何看待幼兒打人行為 ·

·理性看待

寶寶打人行為,在一定程度上是正常現象,是他們自我意識不斷髮展的表現,他們可以分清“你”、“我”,通過打人的方式來來保護自己的“利益”,這有利於寶寶的心理發育。

·正確引導

但是過於習慣、激烈的爭鬥會讓孩子得暴躁,失去耐心,這時家長要安慰、撫平孩子的情緒,如果家長沒有對此現象進行正確的引導,很容易使寶寶養成打人的習慣。

對待幼兒打人行為的分析和對策


· 對待幼兒打人行為的對策 ·

不管是什麼原因造成寶寶打人,家長都要引起重視,不能以孩子年幼,不會造成後果等為理由放任不管,也不能一味地打罵寶寶。

1.瞭解寶寶的想法

很多時候,寶寶打人是沒有理由的。如果寶寶打人後,家長的反應非常激烈,甚至動手打他,這樣的行為在寶寶眼裡會成為一種鼓勵”,讓他們變本加厲。

2.時刻保持冷靜

不要和孩子一般計較,離開他保持一定距離,或者是將他進行隔離,讓他反思一下。

3.正確引導孩子

讓孩子明白喜歡打人的寶寶是不受人喜愛的,引導寶寶明白什麼是正確的,應該做的,什麼是錯誤的,不應該做的,讓他有一個清晰的是非觀念。

4.必要時用強制手段

寶寶打人情況較嚴重,一時無法通過教育來改正,那麼家長可以通過一些強制性的手段來幫助他,如短時間內禁止他和小夥伴玩耍,沒收其喜歡的玩具,禁止吃喜愛的零食,以此來讓他認識到打人的錯誤。

· 怎樣改掉幼兒打人的毛病 ·

1.父母要換位思考

家長要站在寶寶的角度上來考慮問題,理解並接納他在社交上的缺點。寶寶並非天生就具有社交能力,無法一開始便彬彬有禮,乖巧懂事。他們的社交能力也是在練習和實踐中逐漸發展的,作為父母,應該理解他們的情感,接受他們的行為,然後再開始慢慢教導。

2.理性應對孩子間的衝突

寶寶之間發生爭執,父母都會感到非常頭疼,擔心孩子受傷,也擔心孩子間的關係會破裂,甚至會擔心家長之間的關係會受到影響。父母需要認識到的是,有時候寶寶之間的衝突是一種正常的現象,不需要家長的刻意干涉。有時無需理會,過不了多久孩子們也會一起開心地玩耍。

3.父母要以身作則

家長的行為對於孩子是具有很重要的導向作用,所以家長可以通過實際行動來對孩子做到言傳身教。例如見面要打招呼、見到長輩要主動問好、離開的時候要說再見等等,禮貌用語經常掛在嘴上,讓孩子耳濡目染,長久以往,孩子自然而然會融入進去,變得越來越有禮貌。

4.引導孩子懂得分享

很多孩子打人都是因為不願分享,他們對自己的東西擁有強烈的佔有慾。父母不要強迫孩子去分享,要尊重孩子的意願,讓他自己做主要不要和別人分享。在家裡一定要分清每個人的所有權,不允許孩子亂動父母的東西。在外面,倘若孩子想玩他人的玩具,一定要先向他人請求,得到允許後才能玩耍,如此一來孩子才懂得分享的意義,不會用暴力解決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