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慶後:娃哈哈轉向全面數字化和智能化,希望與高新技術企業合作

“娃哈哈創立32年來,雖然屬於傳統的食品飲料製造業,但是早在二十多年前就開始了數字化的探索和佈局,數字化可以提高企業的技術水平與管理水平。”

11月6日,在第二屆進博會浙江省分論壇上,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宗慶後以“娃哈哈在數字轉型中的實踐”為題發表演講。他談到,當前中國經濟越來越呈現數字化特徵,娃哈哈也積極順應數字經濟發展潮流,利用數字技術推動企業進行創新變革,實現高質量發展。

宗慶後:娃哈哈轉向全面數字化和智能化,希望與高新技術企業合作

宗慶後在第二屆進博會浙江省分論壇發表演講

宗慶後表示,娃哈哈的數字化實踐大體上可以歸納為企業管理信息化、生產智能化、營銷數字化三個部分。

首先,管理信息化讓企業管理變得更加簡單、透明、高效。娃哈哈早在1997年就開始引進信息系統,財務、生產、採購、倉庫等多個核心業務逐步實現信息化。2009年,娃哈哈自主研發的信息技術得到了普及應用。2015年,娃哈哈引入BPM概念,實現了業務全流程的移動化和智能化。

其次,生產智能化推動企業從“製造”走向“智造”,讓生產變得互聯、智能、安全、綠色。娃哈哈很早就設立了精密機械公司、機電研究院等科研機構,致力於智能化飲料生產線和智能裝備產業化研究。2015年,娃哈哈“食品飲料智能化工廠項目”入選全國首批工信部智能製造試點示範項目。2017年初,娃哈哈建成了中國第一條智能化飲料生產線,生產效率提高10%以上,能源利用率提高20%以上,確保產品100%合格。娃哈哈還將建立完善的智能倉儲系統,實現基於大數據優化的運輸物流智能化。

最後,營銷數字化讓企業能夠更好地滿足消費者需求,推動行業模式升級。娃哈哈在2018年搭建“哈寶遊樂園”平臺,以及其女兒的宏勝集團在2016年推出KellyOne定製果蔬汁,其主要目的都是想加強消費者溝通,挖掘消費者需求,讓消費者參與到飲料研發生產過程中來,增強品牌黏性,推動飲料企業由大批量、標準化生產向個性化、定製化、柔性化生產轉變。

宗慶後:娃哈哈轉向全面數字化和智能化,希望與高新技術企業合作

宗慶後演講主題《娃哈哈在數字轉型中的實踐》

宗慶後在演講中強調,對企業來說,沒有淘汰的產業,只有落後的產品、技術、管理和運營模式。隨著傳統產業與數字經濟的融合逐漸深入,未來娃哈哈將深化應用數字技術,轉向全面數字化和智能化。

一是要進行供應鏈數字化升級,將供應商、經銷商、終端等納入娃哈哈整體的供應鏈管理系統中,實現供應鏈全過程的數字化動態管理,打造快速響應的市場服務能力。

二是要利用數字化改造企業運營模式,在堅守主業的基礎上,以飲料行業為基礎,以產業數字化為手段,向上下游產業鏈延伸,重點對工業機器人、高端智能裝備領域進行開拓創新。

三是要提升企業決策的數字化,運用大數據來優化生產、倉儲、銷售和服務全階段,以達到消費者數字化、門店數字化、庫存數字化,實現“人、貨、場”的重構。

宗慶後:娃哈哈轉向全面數字化和智能化,希望與高新技術企業合作

娃哈哈智能化生產線中控室

宗慶後在接受採訪時說,此次娃哈哈有50多人來參加第二屆進博會,“我要求他們按照自己學的學科以及實際對應的行業去尋找對象,學習先進的東西,我們希望在進博會上能夠引進先進的技術和先進的設備,找到有高新技術的企業合作。娃哈哈一直在轉型升級,我們希望在高新技術產業上有所發展。”

據瞭解,在首屆進博會上,娃哈哈與德國西門子公司達成簽約合作,主攻食品飲料行業智能製造領域,在設計軟件、程序、原器件等方面進行了深入交流。

附:宗慶後演講全文

各位領導、各位嘉賓:

下午好!非常榮幸再次來參加進博會浙江省分論壇,與各行各業各領域的企業家朋友們進行交流學習,圍繞“數字重塑產業和貿易創新”這一議題,共同探討數字經濟帶來的機遇和挑戰。藉此機會,我結合娃哈哈在數字化轉型方面所做的一些實踐和探索,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體會和看法:

“萬物皆數”是2500年前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提出來的命題,如今正在成為現實。以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日新月異,推動了數字經濟的飛速發展,當前我國經濟越來越呈現數字化特徵,數字化已經深刻融入到我國經濟的各個領域。據上海社科院測算,2016年到2018年,中國數字經濟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分別達到74%、57%和60%,預計2019年仍會持續上升,社會各層面對數字經濟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

娃哈哈創立32年來,雖然屬於傳統的食品飲料製造業,但是早在二十多年前就開始了數字化的探索和佈局,數字化可以提高企業的技術水平與管理水平。在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高質量發展要求的現實背景下,娃哈哈順應數字經濟發展潮流,利用新一代數字技術推動企業進行創新變革,在生產製造方式、管理方式和銷售方式上進行創新轉型,提升企業競爭力和增長動力。

一、娃哈哈在數字化轉型中的實踐

娃哈哈的數字化實踐大體上可以歸納為企業管理信息化、生產智能化、營銷數字化三個部分。

1、企業信息化

在實現企業管理信息化方面,最早可追溯至1997年第一次引進信息系統,此後大致可以分為四個發展階段:

一是1997年到2003年的起步階段,娃哈哈初步實現了銷售和財務的業務信息化。

二是2004年到2008年的ERP應用階段,娃哈哈引進SAP ERP系統,財務、生產、採購、倉庫等多個核心業務實現信息化管理。

三是2009年到2014年的全面升級階段,娃哈哈自主研發的信息技術在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均得到了普及應用。

四是2015年至今的移動智能化階段,娃哈哈引入BPM概念,搭建了流程管控平臺,實現業務全流程的移動化和智能化。

信息化使管理變得更加簡單、透明、高效。娃哈哈2012年起分別成為工信部和浙江省的兩化融合示範單位,進行了信息化與自動化的融合創新,實現了從經銷商下訂單,到制定採購計劃、生產計劃、發貨計劃、物流管理,再到客戶結算全部實現了信息化管理,通過信息化網絡把供應商、企業、客戶、消費者連接到一起,實現供應鏈的橫向集成。工作人員坐在電腦屏幕前,就可以對整個流程進行管理,整個過程變得高效透明。

2、生產智能化

數字化推動了娃哈哈從“製造”向“智造”的轉型,使生產變得互聯、智能、安全、綠色。我們在飲料行業率先踐行“中國製造2025”,先後設立了精密機械公司、機電研究院等科研機構,致力於智能化飲料生產線和智能裝備產業化研究。到2015年,我們完成了串聯機器人、並聯機器人、平面機器人的研發,並用於集團飲料生產線上產品裝箱、碼垛、生產物料投放等領域。同年,我們的“食品飲料智能化工廠項目”入選全國首批工信部智能製造試點示範項目,在打造食品飲料全數字化管控的智能工廠上進行了實踐探索。在我們娃哈哈的智能工廠,通過現代傳感技術與自動化技術,基於生產數據系統可以進行實時的數據採集、狀態監控與分析,實現了設備互聯互通、配方自動化管理、質量實時監測和全程透明追溯,所有的物料供給都由系統根據訂單信息和實際生產進程自動完成精準控制。2017年初,我們對杭州下沙第二生產基地的一條生產純淨水和含汽飲料的生產線進行了升級,打造了中國第一條數字化與智能化飲料生產線,打破了各個設備的信息孤島,讓全部的數據從設備層到管理層徹底貫通,成功實現了對整條生產線的中央監控。今年我們還將建立完善的智能倉儲系統,實現基於大數據優化的運輸物流智能化,實現倉庫庫位智能化管理,包括自動碼垛、自動入庫、出庫、發貨及自動裝車卸車,建設飲料倉庫無人化控制。

經過數字化和智能化改造,一條飲料生產線工人數可由18人縮減為3~4人,人員勞動負荷降低20%以上,生產效率提高10%以上,能源利用率提高20%以上,確保產品100%合格。一方面保證了我們產品的質量,另一方面也提升了能源效率和機械效率,更加綠色環保。一個典型的節能案例是,在製作瓶胚的過程中,PET粒子會被吸入乾燥塔進行約四個小時的預熱,這個過程需要消耗大量的電能。在過去,操作員有可能在所有生產過程都結束時才會去關閉乾燥塔。現在,技術人員可以通過中控系統,在制瓶任務完成後就立刻關閉乾燥塔,由此節約了大量電能。

3、營銷數字化

娃哈哈通過線上線下一體化營銷推動營銷數字化變革,滿足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2018年我們打造了“哈寶遊樂園”移動端平臺,通過與消費者互動深入挖掘消費者偏好,生產什麼產品由消費者決定。我們還利用微博、抖音、微信等社交網絡平臺進行品牌推廣,實現口碑傳播,增加顧客粘性。此外,隨著消費者個性化需求不斷凸顯,消費者需求逐漸轉向多元化,飲料生產企業的生產模式需要由大批量、標準化的推動式生產向市場需求拉動的個性化、定製化、柔性化生產轉變。娃哈哈宏勝集團旗下的KellyOne定製果蔬汁模式,就是滿足互聯網人群的個性化需求,通過線上收集消費者需求,然後讓消費者參與到飲料製作過程中,利用客戶端下單,自主選擇配方,系統據此安排生產,並可根據用戶一年的訂單來分析需求,得到用戶專屬的營養方案,最後根據這個數據,產生一條用戶專屬的生產線,打破了傳統飲料的生產消費模式。

二、娃哈哈在數字化升級中的思考

“數字就是生產力”已成為越來越多企業家的共識。特別是傳統產業基本上是解決人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這些基本生活需求的,絕大部分都有長期甚至永久存在的理由,只是會不斷地‘升級’。因此,對我們企業來說,沒有淘汰的產業,只有落後的產品、落後的技術、落後的管理、落後的運營模式。近年來國家提出要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拓展“智能+”,為製造業轉型升級賦能,浙江省亦把數字經濟作為“一號工程”來抓,通過“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促進產業深度融合,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這些都為我們製造業企業指明瞭方向。

隨著傳統產業與數字經濟的融合逐漸深入,企業需要進一步思考如何獲得更高階的數字化能力,通過數字技術的深化應用,促使我們進行生產模式變革、管理變革、產品變革和營銷變革,通過變革來帶動產業重塑與貿易創新,轉向全面數字化和智能化。娃哈哈在數字化升級上主要從以下方面進一步探索:

一是進行供應鏈數字化升級,打造快速響應的市場服務能力。娃哈哈的客戶覆蓋面廣、數量多,需求靈活多變,當前數字化、網絡化的營銷方式也對原有生產供應方式、營銷方式產生了挑戰,導致呈現出越來越多的生產計劃和銷售計劃不確定性、分銷渠道和物流配送的複雜性。目前我們對於產品生產線上的數字化能力建設較為重視,但在產品研發和設計方面對於數字技術的利用程度還是比較低,對現在快速變化的市場需求不能及時作出反應。一方面,我們需要通過大數據分析,時刻監控我們的市場需求,全面提高生產計劃準確性和發貨及時性,快速響應市場需求。另一方面,我們需要通過數字技術全面及時地洞察消費者對於產品功能、樣式、包裝等方面的需求,據此不斷改進產品研發設計方案。此外也可以讓消費者直接參與產品設計,開放創新平臺,提升研發設計能力和效率,再通過智能生產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因此,我們計劃在原有的營銷網絡優勢的基礎上,通過將供應商、經銷商、終端等納入娃哈哈整體的供應鏈管理系統中,從關注局部向統籌全局轉變,實現供應鏈全過程的數字化動態管理,提升供應鏈的整合和控制能力,提升快速滿足市場的服務能力。

二是利用數字化改造我們的運營模式。我們需要思考怎麼在聚焦主業的基礎上,利用數字化向上下游產業鏈延伸,開拓新業務。娃哈哈作為生產製造企業,在堅持食品飲料主業不變的前提下,向產業鏈延伸,進軍高端裝備製造業,不僅提供有形產品,並且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同時,隨著傳感器、機器人等更多智能裝備的利用,結合工業互聯網、5G技術等的助力,將會有大量數據反饋至人工智能,進行分析、決策後反饋至工廠,嚴格保證產品質量。海量數據的業務價值可以被完全挖掘,用於指導優化裝備生產、預見設備問題、自主產線修復等。我想未來的製造業將從生產型企業向服務型企業轉變,不再只是單純的第二產業,而是成為新型的智能化製造業。數字化高新技術產業是中國創造的真正體現。娃哈哈一直非常注重技術創新,是國內食品飲料行業少有的具備自行研發、自行設計、自行安裝調試設備能力的企業,下屬精機公司亦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未來,娃哈哈仍將專注於主業發展,以飲料行業為基礎,以產業數字化為手段,開發面向全行業的高端自動化裝備、工業機器人的集成應用,重點對工業機器人、高端智能裝備領域進行開拓創新。

三是提升企業決策的數字化,即企業如何開發、洞察、利用數據進行智能決策和提高管理水平。數據是發展數字經濟的根本。娃哈哈在長期運營過程中,沉澱了大量的數據信息,這是我們積累的優勢,但海量數據的價值並沒有得到真正的開發應用,業務融合不完全,存在較多信息孤島,信息化效率不高,阻礙了企業進行高效決策和提升管理水平。近兩年我們在數據開發應用方面已經做了一些探索,2017年用Hadoop和Spark建立了全新的大數據分析平臺,今年打造了數字化營銷管理平臺,運用大數據來優化生產、倉儲、銷售和服務全階段,以達到消費者數字化、門店數字化、庫存數字化,實現“人、貨、場”的重構。這不僅能夠為企業決策提供全流程支持,為企業決策提供智慧大腦,還可以用來開拓新的數據業務,作為傳統業務的附屬和增值部分,提升既有用戶的體驗。例如,當消費者在購買飲料時,可以根據消費者的健康數據、消費偏好等提供飲用建議;在飲料包裝上,藉助圖像識別技術,可以驗證購買行為,實現與消費者之間的信息互動等等。

在數字經濟時代,技術革命帶來了挑戰,同時也帶來了新的發展動能和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作為企業,我們必須懷著開放積極、時不我待的心態,不斷學習、把握機遇,跟上世界科技浪潮,利用新技術為產業賦能,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創造新的價值,作出新的貢獻。

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